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4-05-14 浏览次数: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将其选出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
  • 1. (2024七下·田阳期中) 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多次乘坐大龙舟巡游江南,还三次东征辽东,兵役徭役无度,人民无法正常生产劳动。材料表明,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
    A . 滥用民力 B . 农民起义 C . 官吏贪污 D . 刑罚严苛
  • 2. (2024七下·玄武期末) 贞观时期,唐太宗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列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 虚心纳谏,广开言路 B . 重用贤才,知人善任 C .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D .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 3. (2024七下·田阳期中) 唐代音乐、舞蹈、雕塑吸收了波斯、天竺等外来艺术精华,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活动等也受到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这些反映了当时( )
    A . 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文化自信 B . 北方游牧民族文化成为主流 C . 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D . 繁荣的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
  • 4. (2024七下·田阳期中) 唐朝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这一惨状的历史事件是( )
    A . 八王之乱 B . 黄巢起义 C . 安史之乱 D . 陈桥兵变
  • 5. (2024七下·田阳期中) 下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骆驼背上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正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 )

    A . 边疆巩固 B . 国力强盛 C . 兼容并包 D . 政治清明
  • 6. (2024七下·田阳期中) 观察下图《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等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等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延续了唐朝末年以来的( )

    A . 宦官专权 B . 藩镇割据 C . 赋役繁重 D . 统治腐朽
  • 7. (2024七下·田阳期中)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示意图表。①处应该是——( )

    时期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辽宋夏金元

    明清

    阶段特征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A .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 8. (2024七下·田阳期中) 《新元史·琉球》记载:“其地(澎湖)属泉州晋泉县。土人煮海为盐,酿秫为酒,采鱼虾为食。至元初,设巡检司,东为琉球,与澎湖相对。”这有力佐证了元朝政府( )
    A . 商品经济发展 B . 政治中心南移 C . 有效管辖台湾 D . 加强西藏管理
  • 9. (2024七下·田阳期中) 图中四个大字“还我河山”是他的愿望,他是宋朝一位深受百姓敬仰的名将,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但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所杀害。他是( )

    A . 寇准 B . 岳飞 C . 元昊 D . 文天祥
  • 10. (2024七下·诏安期中)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以上内容体现了王安石变法中的( )
    A . 募役法 B . 方田均税法 C . 农田水利法 D . 保甲法
  • 11. (2024七下·田阳期中) 宋朝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时代,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它开放的是( )
    A . 在港口设置市舶司 B . 城市出现早市和夜市 C .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D . 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 12. (2024七下·田阳期中) “小钱币里有大历史”。下图物品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它的出现可以印证北宋时期( )

    A . 商业贸易繁荣 B . 制币水平高超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服饰发生变化
  • 13. (2024七下·田阳期中) 他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毛泽东称他“只识弯弓射大雕”。他是(   )
    A . 成吉思汗 B . 忽必烈 C . 魏征 D . 文天祥
  • 14. (2024七下·田阳期中)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以下科技成就都属于宋代的是(    )
    A . 《本草纲目》和《农政全书》 B . 改进造纸术和火药的发明及应用 C . 《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 D . 发明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用于航海
  • 15. (2024七下·田阳期末) 据统计,唐朝共取士近3万名,平均每年取士约100名;宋朝共取士11万5千余名,平均每年取士约360名。宋朝在科举取士上的做法(    )
    A . 确保了科举取士公平 B .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昌盛 C . 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D . 形成了完备的考试制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题10分,第35题10分,36题10分,共30分。请用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 16. (2024七下·田阳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

      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另一方面,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须转运南方的物资。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图示中①②③处的地名。

    2. (2)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朝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于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

      根据材料文字信息,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及其作用。

    3. (3) 根据材料二,指出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盛的朝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
  • 17. (2024七下·田阳期中) 制度创新关乎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隋朝时,创立进士科,确立了新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它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确立“新的选官制度”的名称。并概括这一制度的特点和在政治方面的积极作用。

    2. (2) 材料二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的治国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项体现该治国政策的具体措施。

    3. (3) 材料三……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种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以后历代各省的设置,基本上都是从这一制度中派生出来的。

      ——摘编子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请概括它的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 18. (2024七下·田阳期中) 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同学们围绕“盛唐气象”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完成以下三项任务。
    1. (1) 【任务一经济发展与农业进步】同学们通过阅读材料,初步感知“唐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材料一

      材料一两幅图片是唐朝发明和推广的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农具)示意图,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功能。

    2. (2) 【任务二文化繁荣与文化交流】同学们整理了关于唐代文化的相关史料。

      材料二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唐文化融合域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反映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举出“把大唐文化传四方”的史实一例。

    3. (3) 【任务三唐朝治国与兴盛原因】同学们梳理了关于唐朝治国与兴盛原因的相关史实。

      材料三

      人物

      治国措施

      盛世名称

      原因分类

      唐太宗

      (1)治国思想:吸取隋朝速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2)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3)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民族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对外关系上:玄奘西行。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引入了中国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

      (6)任用人才上: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重用敢于进谏的魏征,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贞观之治

       

      唐玄宗

      (1)政治上:稳定政局,励精图治,实行改革;

      (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3)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4)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5)对外关系上:鉴真东渡。

      (5)民族关系上: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6)任用人才上:重用贤能。重用姚崇和宋璟为相,在他们的辅佐下,实行一系列改革。

      开元盛世

       

      根据材料三,请以“造就唐朝盛世局面的原因”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总结提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