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4 山水画的意境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素养提升练习

更新时间:2024-05-24 浏览次数: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过关全练
  • 1. 给下面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四川人说:“眉天下秀,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 (1)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chóu chàng,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
    2. (2) 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xuàn rǎn,意境会更鲜明。
    3. (3) 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mù ǎi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
    4. (4) 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qì gài
  •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
    A . 李可染的山水画似乎给了山水以生命,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B . 夕阳西下,杭州西湖的湖面上光影交织,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C . 小林看了老师今天布置的作业,胸有成竹地说:“我肯定能全部答对。” D . 没有了亲友朝朝暮暮的陪伴,我们需要坚强起来,独自迎接挑战。
  • 4. 【语法综合】品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____

    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 , 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A . 画横线的“这一点”所指代的内容是“写景是为了要写情”。 B . 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条件复句。 C . 加点的“优秀诗人”“认识现实”“崇高境界”短语类型相同。 D . 语段最后一句的宾语是“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二、能力提升全练
  • 5. 【学科素养·审美创造】阅读下列实用类文本,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经有个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的外国学生读完《静夜思》后,一脸茫然地问他的朋友:月亮跟故乡有什么关系呢?

    这位外国学生之所以有此疑问,是因为他不懂中国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

    什么是意象呢?意象就是“意”加“象”的组合。自然界里,一切看得见的物体,如山、水、草、木等,都可以称之为“象”,即物象。物象一旦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样的物象就成了意象。如“梅”是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有色,具备某种形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

    诗歌为什么要用意象呢?

    因为诗歌讲究含蓄,忌直接宣泄主观情思。只有将抽象的情思转化为意象,才能构成诗的艺术。如诗人鲁藜的《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诗歌用“珍珠”和“泥土”两个极平常的意象进行对比,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对人生的思索和追求,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直接讲述道理,诗歌的艺术境界就荡然无存。

    “立象”可以“尽意”。诗是心之精微,要把主观情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古人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为能“尽言尽意”,古人想出了化意为象的方法,以“不言出”来代替“言不出”和“言不尽”,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填充、去思考,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这种“立象以尽意”的方法是诗人表达满腔情思的最好方式。如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一种十分抽象的情绪,要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但诗人把抽象的乡愁转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把“乡愁”物化,继而写出了母子离别之愁、新婚离别之愁、母子永别之愁和家国之愁,令人动容。

    诗歌离不开意象。有意无象的诗,很难让人得到审美的满足;有象无意的诗,难以让读者获得深刻的认识。意象是沟通诗人与读者的桥梁,读者通过领悟意象的寓意,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旨,感知诗人情感。

    (摘编自王宜振《诗是意象的艺术》,有改动)

    [材料二] 如果说意象是一些砖石,那么意境就是一座完整的建筑。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与意象构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这种意境不仅能包括诗里所有意象的审美指向,更能集中突出全诗的主旨。只有物象,或意象散乱,都不能构成一首有意境的诗。诗人要围绕诗的主旨将一组或多组意象有机组合,才能营造出意境。就像一幅画,多个意象围绕画的主题有机组合,构成的整体画面营造出的境界就是意境。如《江雪》图。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改动)

    [材料三] 从诗歌写作的本质来讲,诗歌以表达诗人情感为首要目的,意象只是将诗人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的载体,但是它也可能限制读者的想象力。例如,如果诗人写月亮代表思念,那么当读者读这首诗时看到月亮,必然觉得月亮就只是思念的象征物。但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月亮除了代表思念,还能寓意团圆、爱情、凄冷等,寄托思念的也不只月亮,还有杨柳、酒杯、歌曲等物象,但读者读这首诗时却认为思念只能用月亮来寄托,想象力就被限制了。另外,意象的模糊性和多义性,让读者难以准确理解诗歌意蕴;而无意象的诗歌直抒胸臆,能直接传达诗人的情感,易于读者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所以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只要诗人能写出最真实动人的情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这样的诗歌也具有艺术性。

    (创编自冯天、袁毅《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

    1. (1) 根据上面三则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
      A . 一切看得见的客观物体,如山、水、草、木等只要进入作品,就成了意象。 B . 诗和画的意境都是用物象组合而成。如《江雪》图,把“山”“雪”等物象组合,就构成了孤独寂寞的意境。 C . 由于每首诗都由众多的物象构成,所以每首诗都有多种意境,这使得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 D . 由于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一种物象可以寄托多种寓意,一种寓意也可以寄托于多种物象。
    2. (2) 请根据材料一,解释什么叫“立象以尽意”。
    3. (3) 材料一中说“诗歌离不开意象”,材料三却说“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从学过的诗歌中举例阐明理由。(不能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诗歌以及《天净沙·秋思》为例)
    4. (4) 【新考法·关联教材】请你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意象和意境的阐述,为小文解决疑惑。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三、素养探究全练
  • 6. 【学科素养】学完本课,班内开展关于画家李可染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 (1) 【审美创造】【跨学科·美术】下面是李可染的画作《归牧图》,请为画作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语意简明,语句通顺。

    2. (2) 【语言运用】美术馆周末举行“李可染书画作品展”,酷爱绘画的小舟听说这件事后想去参观,但他的妈妈想让他在家好好学习。假如你是小舟,会怎样劝说妈妈同意自己去参观书画展?

      小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