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曲五首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24《诗词曲五首...

更新时间:2024-05-23 浏览次数:6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舂谷(chōng)狗窦(dòu)松柏(bó) B . 瀚海(hàn)风掣(chè)兜鍪(mú) C . 都护(dū)零丁(dīng)羌笛(qiāng) D . 踌躇(chǔ)宫阙(què)惶恐(huáng)
  • 2. 对下面的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B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C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3.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贞元”是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 .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 . “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其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 . “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 4. 文学常识填空。
    1. (1) 《十五从军征》出自《》。全诗描绘了一个长年在外征战的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该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2.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西域的壮丽景色,抒写了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了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3. (3)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词人的作品。此词通过对古代的歌颂,表达了词人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
    4. (4)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在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全诗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5. (5)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时所作的。此曲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者与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 5. 按要求默写。
    1. (1) 直接型默写。

      ①兔从狗窦入,。(《十五从军征》)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年少万兜鍪。(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 (2) 理解型默写。

      ①《十五从军征》中和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②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

      ③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

      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明以死明志的决心,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句子:

      ⑤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谴责的词句:

  • 6.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诗歌学习的重要方法。请你大声朗读本课的五首诗歌,为每首诗找出对应的感情和语调,并将相应字母填在诗歌后面的括号中。

    ①《十五从军征》( )

    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③《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④《过零丁洋》( )

    ⑤《山坡羊•潼关怀古》( )

    A.为国捐躯的慷慨激昂

    B.娓娓道来,哀而不伤

    C.沉郁中有豪情

    D.豪壮气概

    E.思古幽情,兴亡之感

  • 7.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只填序号)
      A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E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 (2) 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谜底)陶渊明

      (谜面)——(谜底)陆游

    3. (3) 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课内赏析
  •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从军征(二)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 (1) 请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内容。
    2. (2)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
    3. (3) 品读“泪落沾我衣”,试着体会“十五从军”者的心情。
  • 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人名)。
    2. (2) 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
    3. (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B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臼,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 D . 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概,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 10. 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 (1) 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问答入词,层层深入。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B . 千古兴亡,往事悠悠。“悠悠”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话用典故,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魏蜀吴三国战事频发,也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 D . “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主和派的愤慨以及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 11.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1) 本诗颔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人生遭遇。
    2. (2) 紧扣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说你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 12.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山坡·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请自选角度品析“峰峦如 , 波涛如 , 山河表里潼关路”句中的加点字。

三、比较赏析。
  • 13.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注释】①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宋将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②摇落:零落,凋残,这里指古台已倾废。③静: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

    1. (1) 选出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 . 甲词以“问”贯穿始终,一问“神州”,二问“兴亡”,三问“敌手”,三问三答,简洁有力,结构严谨。 B . 甲词中“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写孙权年轻气盛,统帅千军,割据一方,暗含词人对他穷兵黩武,以致战乱不休的批评之意。 C . 乙诗颔联描写登台所望之景,上句写近景,下句写远景——台上的寺庙已经荒凉,人踪稀少;隔水远眺山峦,皆在云罩雾绕之中,显得格外幽深。 D . 乙诗颈联中的“依”字有“靠着、傍着”之意,仿佛夕阳对旧垒恋恋不舍,赋予夕阳人格化的形象,为尾联情感的抒发营造氛围,极有韵味。
    2. (2) 甲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中的叠词音韵和谐,意蕴深厚,请赏析“悠悠”一词。
    3. (3) 甲乙两首诗词都是怀古之作,请分别说说它们所抒发的情感。
四、课外赏析
  • 14. 古诗词鉴赏

    鹧鸪天①

    (清)纳兰性德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注:①友人梁汾回南方奔丧,作者送友人一幅小肖像画,并为之题词。

    1. (1) 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句描写出一幅在萧瑟秋风之中,与友人握手话别,泪水止不住滑落的场景。 B . 回忆起以前交往的种种:有分离时的孤灯相伴,也有相聚时在雪后观山的快乐。 C . 诗人特意叮嘱友人别后注意饮食,保重身体,并约定要在桂花时节从南方回来。 D . 全词描写生动传神,富有画面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关心,情感真挚浓烈。
    2. (2) 借助注释,分析“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两句的虚实结合的手法。
  • 1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李侍御赴安西①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②。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③燕支④北,秦城太白东⑤。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安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县。②骢(cō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③虏障:类似碉堡的防御工事。④燕支:山名,在今甘肃。⑤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之作,两首诗的情感基调相同。 B . “行子对飞蓬”与“征蓬出汉塞”中的“蓬”都表达出漂泊无定之感。 C . 颈联既照应“万里”的漫漫征途,又引出“离魂莫惆怅”的殷切劝慰。 D . 最后一句中“雄”字颇有表现力,让人联想到挥刀奋击的战斗场面。
    2. (2) 请结合全诗,说说颔联的“一杯”中饱含诗人的哪些“心事”。
五、微写作
  • 16. 请阅读三则补充材料,结合本课所学,谈一谈你对英雄的认识(不少于150字)。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习近平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郁达夫

    我是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通经史兼长诗文,散曲尤为人称道。

    我自幼为学勤苦,弱冠后受荐入京师为官。

    我尽职尽责,直陈时弊,却为国君所不容。看遍骄奢淫逸,深感宦海沉浮、风云莫测,终辞官归隐,著述山林。

    我十年居家,朝廷七召不起。

    再召时,尽管年近花甲,我却再没有推辞的理由,并做好了此去一别无归期的准备……

    ——张养浩自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