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六安市轻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4-05-30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 11. (2024九下·六安期中)  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 . 吹瓶口,是空气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 B . 吹瓶口,是瓶和水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高 C . 敲打瓶身,是空气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 D . 敲打瓶身,是瓶和水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低
  • 12. (2024九下·六安期中)  元宵节晚会,宇航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弹奏《茉莉花》给全国人民送祝福。关于琴声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琴弦振动产生了琴声 B . 琴声通过空气传播到空间站的每个角落 C . 拨动不同粗细的琴弦,琴声的音调发生变化 D . 琴声在空间站里的传播速度约是
  • 13. (2024九下·六安期中)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了热量,则温度一定升高 B . 0℃的水结成0℃冰后,其内能减小 C . 一壶水加热后,其含有的热量增多 D .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 14. (2024九下·六安期中)  兴趣小组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c=4.2×103J/(kg·℃)],下列分析与计算正确的是(  )

    A . 甲液体在0℃时,分子停止运动,内能为零 B . 若其中一种液体为水,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1.4×103J/(kg·℃) C . 加热2min,甲液体吸收的热量比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D . 用甲液体作柴油机的冷却剂效果更好
  • 15. (2024九下·六安期中)  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学科素养。小明对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用酒精湿巾擦手,手会感到凉爽,这是酒精液化吸热 B . 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的伤情更严重,这是水蒸气液化放热 C . 深秋的清晨,有时会看到路边草木上的露珠,这是凝华现象 D . 北方的冬天,人在室外说话时口中会呼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 16. (2024九下·六安期中)  小丽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cm

    60

    30

    20

    15

    12

    像距v/cm

    12

    15

    20

    30

     

    A . 第4次实验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B . 物距不变,用焦距8cm的凸透镜替换该透镜,则像距会变大 C . 第5次实验的像距应为60cm D . 当u=9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清晰实像
  • 17. (2024九下·六安期中)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烛焰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倒立的虚像,且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有关 B . 乙图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 丙图中,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 . 丁图中,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入射到某种液体中,其光路表明该液体是不均匀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 18. (2024九下·六安期中)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强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如图甲所示,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玻璃板的位置;

    1. (1) 将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利用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寻找并记下蜡烛A像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A,再做两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沿放置玻璃板的直线折叠,发现a和a、b和b、c和C对应点的位置基本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填字母);
      A . 平面镜成虚像 B .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 .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 (2) 实验中,小强正在玻璃板前观察蜡烛A的像,小雨同学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表面,那么小强(选填“能”或“不能”)继续看到蜡烛A的像;
    3. (3) 在实验中如果把玻璃板向右倾斜,如图丙所示,蜡烛像的大致位置应在图丙中的(选填“A”或“B”)处。
  • 19. (2024九下·六安期中)  如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 (1) 开始实验后,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2. (2)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 (3) 如图丙是“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图甲、图丙两个实验都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____(填字母)。
      A . 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 . 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 . 图甲是为了受热均匀,图丙是为了控制温度 D . 图甲是为了控制温度,图丙是为了受热均匀
  • 20. (2024九下·六安期中)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 (1)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ρ煤油)。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间时间内
    2. (2) 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由实验数据可知水和煤油的比热容之比为
    3. (3) 如图丙所示,为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用两只相同规格的烧杯装相等质量的水,取质量相等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分别给烧杯中的水加热,直到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完,通过比较(选填“水的加热时间”或“水升高的温度”)来确定酒精和碎纸片热值的大小。
四、计算题(21题5分,22题6分,23题7分,共18分。)
  • 21. (2024九下·六安期中)  如图是我国“奋斗者”号无人潜水器.在某次下潜实验中,潜水器从接触水面开始以的速度匀速下潜,时悬停在海中某一深度,并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回波。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 , 求:

    1. (1) 潜水器下潜的深度;
    2. (2) 此海域的深度。
  • 22. (2024九下·六安期中) 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水中,充分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若不计热损失,求:
    1. (1) 水吸收的热量;
    2. (2) 铅的比热容。
  • 23. (2024九下·六安期中)  有一款无人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这款车以72km/h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8km,消耗汽油1.5L。假设汽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30%,已知:汽油的密度为 , 汽油的热值为。在这段运动过程中,求:
    1. (1) 1.5L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 (2) 这款无人驾驶汽车发动机做功的功率;
    3. (3) 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