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第二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4-05-17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九下·文山月考) 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要去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你应去( )
    A . 浙江河姆渡 B . 北京周口店 C . 云南元谋 D . 陕西半坡
  • 2. (2024九下·文山月考) 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距今约70万—20万年”“周口店龙骨山”“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打制石器”等信息相符合的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居民
  • 3. (2024九下·文山月考) 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对浙江余姚一处古人类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该处遗址最有可能是(   )
    A . 半坡遗址 B . 河姆渡遗址 C . 大汶口遗址 D . 北京人遗址
  • 4. (2024九下·文山月考) 某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面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    )

    A . 元谋人博物馆 B .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C . 西安半坡博物馆 D .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 5. (2024九下·文山月考)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夏商周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 秦汉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C . 史前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6. (2024九下·文山月考) 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 电视剧《封神演义》 B . 某同学编写的历史剧本《盘庚迁殷》 C . 司马迁所著纪传体通史《史记》 D .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上的卜辞
  • 7. (2024九下·文山月考) 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多达上百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就只剩下十几个了。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诸侯国之间的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 . 人民安居乐业 C . 社会比较安定 D . 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
  • 8. (2024九下·文山月考)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 . 石锤的使用 B . 骨耜的使用 C . 青铜农具的使用 D .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 9. (2024九下·文山月考) 根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四川地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现象是出现于哪一水利工程建成后(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长城 D . 兵马俑
  • 10. 卫青和霍去病都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他们死后,都陪葬在汉武帝茂陵附近,得享殊荣。他们的“赫赫战功”是( )
    A . 平定七国之乱 B . 镇压农民起义 C . 率军击败匈奴 D . 打压地方豪强
  • 11. (2024九下·文山月考) 下列示意图中所含信息,呈现的历史现象是( )

    A . “光武中兴”的局面 B . 外戚王莽建立新朝 C .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D . 东汉末年农民进行起义
  • 12. (2024九下·文山月考)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韩非子 D . 庄子
  • 13. (2024九下·文山月考) 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书及作者是( )
    A . 《齐民要术》贾思勰 B . 《史记》司马迁 C . 《资治通鉴》司马光 D . 《论语》孔子
  • 14. (2024九下·文山月考) 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秦末为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 )
    A . 陈胜和吴广 B . 项羽和刘邦 C . 韩信和张良 D . 刘秀和朱元璋
  • 15. (2024九下·文山月考)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 . 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 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强调以法治国 D .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 16. (2024九下·文山月考)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 )
    A . 以法家思想治国 B . 实行郡国并行制 C . 推崇儒家学说 D .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 17. (2024九下·文山月考) 以下材料论证了丝绸之路是( )

    2000多年前,中国手工制造的丝绸可供迦太基和地中海周围其他城市的权贵富豪们穿戴,产自印度的调味品可以用在新疆和罗马的厨房,中亚畜养的马匹骄傲地驰骋在千里之外的东方。

    A . 战争之路 B . 贸易之路 C . 变革之路 D . 和平之路
  • 18. (2024九下·文山月考) 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之为( )
    A . “光武中兴” B . “文景之治” C . 中央集权 D . 百家争鸣
  • 19. (2024九下·文山月考)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 . 玄奘西行 B . 郑和下西洋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遣唐使到来
  • 20. (2024九下·文山月考) “最早的纸币诞生于四川,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铁钱。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铁钱的笨重,促使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材料意在说明( )
    A . 四川茶叶和马匹贸易最为繁荣 B . 四川地区独立于北宋政权之外 C . 交子在四川出现的原因 D . 战乱中金属货币携带不便
  • 21. (2024七下·长垣期末) 假如你正在观赏一部描述元朝的电视剧,在剧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 忽必烈采纳儒臣建议,重视农业 B . 关汉卿的《窦娥冤》上演 C . 成吉思汗实行行省制度 D . 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
  • 22. (2024九下·文山月考)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宋代推动人类文化传播交流的发明成果是( )
    A . 指南针 B . 火药 C . 活字印刷术 D . 造纸术
  • 23. (2024九下·天祝模拟) “15世纪初期的中国将领,几乎于葡萄牙人乘船绕过非洲抵达印度一百年前,就率领海军对印度洋做过七次远征。”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 . 鉴真东渡 B . 玄奘西行 C . 郑和下西洋 D . 戚继光抗倭
  • 24. (2024九下·文山月考) 以下示意图反映了历代中央政府在新疆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其共同作用是( )

    A .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改变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D .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25. (2024七下·平武期末) 洪式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伏诛后,皇帝朱元璋下诏“今我朝要丞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至此,中国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终结,一切权力归皇帝。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根本目的是( )
    A . 提高行政效率 B . 精简政府机构 C . 加强中央集权 D . 限制大臣权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 26. (2024九下·文山月考)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尧死后,舜继位,经过治水考验,又以禹为继承人。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第一》

    材料三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每年贡士3人,后设不同科目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选拔人才,就是以应策取士。

    1. (1) 材料一记述的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哪一制度?
    2.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当时在位的国君是谁?并分析这次变法的积极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是我国开创的选拔人才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的开创有何意义?
    4. (4) 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国家制度变革的认识。
  • 27. (2024九下·文山月考)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这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及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朝代

    组织机构

    作用

    明朝

    A

    是特务机构,刺探官民隐情,进行监视和侦察

    清朝

    B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机构,标志着君主集权达到顶峰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有关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思想是由百家争鸣时期哪位思想家提出的?从材料内容看,这个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实行了什么制度标志着我国现行省级行政区划的开始?
    3. (3) 请补充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
  • 28. (2024九下·文山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局面。

    材料二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儒学大师、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经文经学大师。董仲舒于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公元前134年,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将儒家思想结合社会需要,并融合各家思想,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公元前104年病故,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材料三 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材料四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统治者要以“仁政”治国;这一思想学术繁荣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而清朝蛮横地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维护封建统治。直接地、人为地造成当时中国整个社会的落后,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1) 材料一中的这一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
    2. (2) 材料二中董仲舒的哪一主张成为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思想上的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是清朝实行哪一文化专制政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4)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思想与社会发展的认识。
  • 29. (2024九下·文山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史实

    时期

    对外交往的事件

    产生的影响

    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

    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互相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西域频繁,开通了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即“丝绸之路”。

    唐朝

    鉴真东渡

    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奘西行

    玄奘弟子根据他的口述,成书《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明朝

    郑和下西洋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朝洋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戚继光抗倭

    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消除。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倭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清朝

    郑成功收复台湾

    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朝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表格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整理

    材料二 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主张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活动中目标一致、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发展。

    ——《人民日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1. (1) 根据材料一表格内容,总结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方式。
    2. (2)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3. (3) 中国古代非常注重对外交往,请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对外交往的角度,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立论有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