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中国手工制造的丝绸可供迦太基和地中海周围其他城市的权贵富豪们穿戴,产自印度的调味品可以用在新疆和罗马的厨房,中亚畜养的马匹骄傲地驰骋在千里之外的东方。 |
材料一 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尧死后,舜继位,经过治水考验,又以禹为继承人。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第一》
材料三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每年贡士3人,后设不同科目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选拔人才,就是以应策取士。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朝代 | 组织机构 | 作用 |
明朝 | A | 是特务机构,刺探官民隐情,进行监视和侦察 |
清朝 | B |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机构,标志着君主集权达到顶峰 |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局面。
材料二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儒学大师、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经文经学大师。董仲舒于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公元前134年,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将儒家思想结合社会需要,并融合各家思想,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公元前104年病故,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材料三 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材料四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统治者要以“仁政”治国;这一思想学术繁荣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而清朝蛮横地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维护封建统治。直接地、人为地造成当时中国整个社会的落后,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史实
时期 | 对外交往的事件 | 产生的影响 |
西汉 | 张骞出使西域 | 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互相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西域频繁,开通了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即“丝绸之路”。 |
唐朝 | 鉴真东渡 | 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玄奘西行 | 玄奘弟子根据他的口述,成书《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 |
明朝 | 郑和下西洋 |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朝洋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
戚继光抗倭 | 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消除。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倭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 |
清朝 | 郑成功收复台湾 | 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朝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
——表格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整理
材料二 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主张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活动中目标一致、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发展。
——《人民日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