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

更新时间:2024-06-24 浏览次数: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 1. 国家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指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携带手机进入校园”。一部智能手机受到的重力约为( )
    A . 200N B . 20g C . 2N D . 0.2kg
  • 2. 下列过程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 . 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 B . 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 C . 用力将实心球掷出 D .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 3. 世界上第一位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
    A . 牛顿 B . 伽利略 C . 亚里士多德 D . 帕斯卡
  • 4. 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 ).
    A . 轴承中装有滚珠 B . 磁悬浮列车车身悬浮 C . 给自行车加润滑油 D . 下雪天给轮胎套上铁链
  • 5. 以下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B .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 . 刀刃磨得很锋利 D .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 6.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牲畜自动饮水机
    B .
    用吸管吸饮料
    C .
    往下吹气两张纸合拢
    D .
    覆杯实验
  • 7. 下列交通提示语和惯性无关的是( )
    A . 车辆转弯,请扶好坐稳 B . 雨天路滑,请减速慢行 C . 注意安全,请保持车距 D . 遵守交规,请靠右行驶
  • 8. 如图所示,飞行中的飞机机翼下方压强和上方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

    A . B . C .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9.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B . 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 C . 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D . 若换成水做该实验,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
  • 10. 中国高铁技术国际领先。如图所示,“和谐号”高铁满载旅客在水平铁轨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列车对铁轨的压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放在列车内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力非平衡力 C . 列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 . 列车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 11. 如图所示,一块质量分布均匀、长度为L的长方体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右侧与桌面边缘齐平,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为6000Pa。对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使木板缓慢向右移动2cm,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变为7200Pa。由此可以推断,木板的长度L为( )

    A . 12cm B . 13cm- C . 14cm D . 15cm
  • 12. 用水平力F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木箱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时,木箱静止,不受摩擦力 B . 时,木箱所受的摩擦力为3N C . 时,木箱所受的摩擦力为2N凝显下 D . 在第6s时,若撤去水平推力F的作用,则木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 13. 由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的撑杆,是决定撑杆跳高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制造撑杆的材料应具有较小的密度和较好的(选填“弹性”或“塑性”)。运动员压杆腾空时撑杆弯曲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4. 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弹簧会伸长,用手压弹簧,弹簧会缩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如图甲,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选填“长”或“短”)根据此原理制作成了弹簧测力计。

  • 15. 如图所示,右边小船上的人用力撑开左边那一只小船,结果两只小船将向(选填“相同”或“相反”)方向移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 16. 如图,用钢尺快速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那些棋子由于要保持原来的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 17. 冰壶比赛时,运动员需要不断调节自己的运动。一名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并不相同:蹬冰脚的鞋底为制成,而滑行脚的鞋底为制成。(均选填“塑料”或“橡胶”)
  • 18. 将重力为30N的物体A置于水平桌面上,在的拉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N,若将物体A用50N的水平压力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N,方向为(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 19. 如图,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6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a;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0. 小明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如图所示,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的水由于受到的作用而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此时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大气压。

  • 21. 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约为Pa(保留整数)。

    1654年,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人们把两个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当两侧的马匹达到16匹时,才将半球拉开,并发出巨大的响声。图为同学们利用直径26cm的压力锅代替空心铜半球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情形。他们将压力锅拉开大约需要N的力。(取3.14)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 22.
    1. (1) 如图所示为放风筝时的情景,请在O点画出风筝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 (2) 水库大坝总是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图为大坝的截面图,请画出大坝上A点受到的压力示意图。

    3. (3) 在平直的地面上,一个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一辆小车匀速向西运动,请在O点画出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
  • 23. 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某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次数

    1

    2

    3

    4

    质量m/Kg

    0.1

    0.2

    0.3

    0.4

    重力G/N

    1

    ____

    3

    4

    1. (1) 在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请将此时测力计的读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2. (2) 请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3. (3) 由图象可知: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 24.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 (1) 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运动,根据的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 (2) 比较甲乙两次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3. (3) 在实验中发现,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该装置的好处是木板(选填“不必”或“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则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N。(丁中长木板B和甲丙中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 25.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

    1. (1) 用压强计和盛有水的容器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若在调试中用手指轻压探头的橡皮膜时,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选填“明显”或“不明显”),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良好。
    2. (2) 比较A、B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比较A、C可知: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置禁示很有关。
    3. (3) 用图乙所示容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用此容器进行的两次实验情形如图丙的D、E所示。由此可推断:a、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是;a、c两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两空均选填“>”“<”或“=”).
五、计算题(25题4分,26题6分,共10分)
  • 26. 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若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求:
    1. (1) 宇航员及其装备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2. (2) 月球对宇航员及其装备的引力。
  • 27. 如图所示为某班打扫卫生用的洒水壶,水壶质量为1.5kg,底面积为 , 壶中装有质量2.5kg的水,水的深度为30cm。(洒水壶的厚度不计)

    求:

    1. (1) 水对壶底的压强;
    2. (2) 水对壶底的压力;
    3. (3) 水壶对桌面的压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