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教共体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

更新时间:2024-06-18 浏览次数: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0题,满分40分。)
  • 1. (2024八下·婺城期中)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种子安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右下图是我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小题。

    1. (1) 四川育种基地位于我国( )
      A . 南方地区 B . 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2. (2) 与甘肃、四川育种基地相比,海南最突出的优势是( )
      A . 光照充足,温差较大 B . 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C . 地形平坦,黑土广布 D . 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 2. (2024八下·婺城期中)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我国( )
    A . 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B . 国家性质的规定 C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规定 D . 公民当家作主地位的规定
  • 3. (2024八下·婺城期中)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时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这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
    A . 实现共产主义 B .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 尊重和保障人权
  • 4. (2024八下·婺城期中) 2023年,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特别设立“宪法卫士”专栏,对在线完成宪法学习任务并达标的同学,授予“宪法卫士”标识。这引导青少年( )
    A . 增强宪法意识 B . 追究违宪行为 C . 保障宪法实施 D . 监督宪法修改
  • 5. (2024八下·婺城期中) 2024年3月15日,一年一度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播出。晚会曝光了灭不了火的灭火器、用劣质槽头肉制作的梅菜扣肉、“喝了能回春”的听花酒、频频出现异响的宝马车……这引起了八年级学生小熙的关注,他认为应该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规定写进最有权威的宪法。对于这一建议,你的观点是( )
    A . 不赞成,宪法作为根本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 B . 不赞成,宪法作为其他法律的总和,已经包含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 C . 赞成,宪法作为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应该有相关的规定 D . 赞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可以严惩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 6. (2024八下·苍南月考) 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是指对计划期内国民经济主要活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作的部署和安排。下列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正确的有( )

    ①到2020年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②到建国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2024八下·婺城期中) 邮票的方寸空间能体现一段历史。下图邮票体现了中国( )

    ①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②援助朝鲜,保家卫国

    ③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④进一步巩固新生政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24八下·婺城期中) 下列最能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阶段特征的是( )
    A . 社会主义建设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B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C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世界瞩目
  • 9. (2024八下·苍南月考) 下列年代尺中能体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伟大成就的是( )


    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包兰铁路建成通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2024八下·婺城期中) “汽车产业是我国重要支柱性产业,2023全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有望首次跃居全球第一”。新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于( )
    A . 解放战争初期 B . “一五”计划期间 C . “文化大革命”期间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11. (2024八下·婺城期中)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与之相符的史实是( )
    A . 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 . 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12. (2024八下·婺城期中) 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 B . 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 . 完成“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 . 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13. (2024八下·婺城期中) 下面对两幅图片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B . 中国已经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C . 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 .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 14. (2024八下·苍南月考) 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因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西藏的和平解放——中国实现统一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立中国根本政治制度 D . 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实现了“文化大革命”后的拨乱反正
  • 15. (2024八下·苍南月考) 电影《长津湖》所取材的史实是抗美援朝战争,下列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边

    ②中国出兵作战是为了援助朝鲜,保家卫国,巩固新生政权

    ③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开赴朝鲜战场作战

    ④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2024八下·婺城期中) 口号、标语是浓缩的历史,在我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按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蘑菇云腾天地间,核爆惊变破空山” 
    ②“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 
    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A . ②①④③ B . ②④①③ C . ④②①③ D . ④②③①
  • 17. (2024八下·婺城期中) 以下材料摘自某重要历史文献,该文献( )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必须负责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A .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 .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C .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完全统一 D .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8. (2024八下·婺城期中)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说到底是坚定文化自信。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文化成就是( )
    A .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红岩》 B .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C . 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 D .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 19. (2024八下·苍南月考)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以上材料摘自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一部法律,这部法律体现出( )

    ①两岸实现了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是“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④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 20. (2024八下·婺城期中) 汉藏一家亲,共筑团结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线图(右图)。

    材料二: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680年逝世),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了许多工作。公主入藏,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谷物、纺织、冶金、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等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吐蕃的农业技术原来比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没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汉族农业技术传入后,吐蕃劳动人民开始挖畦沟,田野间阡陌纵横,大大提高了产量。

    材料三:改革开放后,青藏地区以一块藏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璀璨。传统藏毯为纯手工制作,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但因其制作工艺复杂,导致产量少、价格高。近年来,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将藏毯制作列为重点产业进行扶持和培育,推出机织藏毯,使藏毯“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现实。

    1. (1) 文成公主入吐蕃时,选择的是冬季还是夏季?简述你的理由。(可结合不同季节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
    2. (2) 谷物在吐蕃种植,使谷物生长地域大为扩展。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一当地特色谷物名称,并分析谷物在吐蕃种植的有利条件。
    3. (3) 有人提议因传统藏毯价格较高,今后应大规模发展机织藏毯。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出两条理由。
  • 21. (2024八下·婺城期中) 《时代》周刊是西方观察认识研究中国的一把标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观察者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0多年里,《时代》始终以一种偏见式悲观视角来遥望东方。1978年以后,《时代》开始以一种新的姿态和笔触来审视中国。当然,起初的审视充满着质疑和忧虑,但现在这种情绪被一种肯定代替。

    材料二:

    1. (1) 联系所学知识,运用史实分析材料一中的划线句子。
    2. (2) 请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分析“1978年后《时代》周刊以新的姿态和笔触来审视中国”的理由。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中国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22. (2024八下·婺城期中) 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一部探索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材料二:1976年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欧阳淞《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材料三:

    1. (1) 1949年我国完成了什么历史任务?如何理解该历史任务的实现“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2. (2) 面对材料二所述的第二个“重大历史关头”,我国领导人作出了怎样的正确抉择?
    3. (3)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年的中国开始“走进万象更新的春”。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探索中国特色建设道路有何启示。
  • 23. (2024八下·婺城期中) 风雨历百年,问道铸丹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主题: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史实: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通过土地革命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战争时期,又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通过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结论: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适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1. (1) ⑤⑥⑦哪一处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请填写史实及历史意义。
    2. (2) 把1978至今这段历史若分为两个阶段,你会以哪一年为界?划分依据是什么?
    3. (3) 请根据上述示例,以“理论创新”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党的奋斗历程。(温馨提示:本小题分层给分,要求仿照示例,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24. (2024八下·婺城期中) 溯古通今,“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在中华大地有根、有源、有生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求同存异·凝聚共识】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第二次演说》

    【求同存异·休戚与共】邓小平用求同存异这种新方法来解决台湾、香港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

    ——李英梅《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意义》

    【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全体中华儿女团结起来,求同存异、共同奋斗,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胡锦涛在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讲话

    1. (1) 从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的角度分析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求同存异”原则创新应用的成功实践并分析其意义。
    3. (3) 中华民族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求同存异”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什么创新应用?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求同存异原则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