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碳酸钠和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反应 |
B | 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碳粉 | 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混合物 |
C |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 | 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将铜丝、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鉴别涤纶和羊毛面料 |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
B |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
C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气体 |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粉末 |
D | 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 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 |
B | 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2 | 滴加适量NaOH溶液,过滤 |
C | 分离Cu粉和Fe粉的混合物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鉴别固体NaOH与NaCl | 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硬水和软水 | 取样,煮沸,观察现象 |
B |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C | 鉴别硫酸钾和氯化铵固体 |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D | 除去氧气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 先通过灼热氧化铜,再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烧杯中溶液的pH值减小 |
甲中木条无明显变化,乙中木条熄灭 |
气球变鼓 |
天平指针不发生偏转 |
实验结论 |
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更高 |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
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
|
|
|
A.区分硬水和软水 | B.探究水的组成 | C.研究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 D.探究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
|
|
|
A.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D.鉴别氯化钾和氯化铵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
B | 鉴别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 观察颜色 |
C | 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 分别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 |
D | 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
A.比较金属和合金的硬度 | B.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C.检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气体产物 | D.证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方案 | ||||
实验目的 | 探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探究物质溶于水时吸放热情况 | 探究铁钉锈蚀条件 | 测定空气中含量 |
实验 | ||||
异常情况 | 未看到火星四射 | 实际质量偏大 |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 测定结果偏大 |
解释 | A.可能是刚点燃火柴立即伸入 | B.砝码可能生锈 | C.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气体 | D.可能是红磷过量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检验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 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干冷小烧杯 |
B |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 加水溶解后,蒸发溶剂 |
C | 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 加入溶液和稀 |
D |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 将气体通过加热的 |
物质 | H2C2O4 | Na2C2O4 | CaC2O4 | CuC2O4 |
状态 | 无色晶体 | 无色晶体 | 白色固体 | 浅蓝绿色固体 |
溶解度/g | 14.3 | 3.7 |
请预测草酸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填写表。限选试剂:H2C2O4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CaCl2溶液、Na2CO3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铜片、镁条。
预测 | 预测的依据 | 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
①能与碱反应 | H2C2O4溶液中含有 | 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如果观察到,则预测成立。 |
②能与(填物质类别)反应 | H2C2O4溶液中含 | ,如果观察到,则预测成立。 |
③能与(填物质类别)反应 | H2C2O4溶液中含有 | ,如果观察到,则预测成立 |
浸入液氮后,试管内产生约占其容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导致木条熄灭的原因是。
上述实验利用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实现分离,由实验现象可知,两种气体中沸点比较高的气体是。
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填“”或“”。
早期空间站利用过氧化钠、超氧化钾等物质制氧,其原理表示如下: , 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水氧碳”的循环转化,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
电解水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氢气,系统需要对氢气进行转化
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
已知: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能与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部分家庭还在使用井水,井水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主要用于饮用和浇灌菜园。向适量的井水中加入少量,搅拌后,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井水为硬水。
探究水垢的成分
【查阅资料】当地井水中含有较多的、等离子,在加热时会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不溶于水);氢氧化镁溶于酸时无气泡产生,当加热至380℃时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作出猜想】
猜想1:水垢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猜想2:水垢的主要成分是;
猜想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和。
实践小组取水壶底部的少量水垢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A、B的两支试管中。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向试管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 固体溶解,产生气泡 | 猜想不成立 |
2 | 加热试管B,且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 试管内壁有 | 猜想3成立 |
实验1产生气泡,其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井水的合理利用
【查阅资料】
同学们了解到,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某硬水水样进行软化,其原理如图所示,树脂的作用是除去硬水中的(填离子符号),在生活中也可以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为了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应选下列物质中的(填字母)。
a.盐水 b.料酒 c.食醋 d.洗洁精
【项目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认识到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该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