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4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08 浏览次数:3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郁南模拟)  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遗址北边西苕溪谷地,出土了专用的分体式石犁,还有两种石镰,一种掐穗用的爪镰,另一种标准的割杆子的镰刀。这反映了当时( )
    A . 社会生产力发达 B . 专业农具的出现 C . 稻麦轮耕制产生 D . 社会阶级的分化
  • 2. (2024·澄海模拟)  唐朝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世家》中说:“当周之东迁,王室大坏,于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文中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出( )
    A . 王室衰微诸侯国崛起 B . 东周王朝统治被推翻 C .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 D . 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 3. (2024九下·揭阳模拟)  历史上的“国之大者”内涵丰富。如表中对“国之大者”的论述( )

    论述

    出处

    薄税敛,轻刑罚,此为国之大礼也

    【周】《管子》

    农殖者,为政之本,有国之大务也

    【唐】《晋书》

    保国之大计,在结民心

    【宋】《千虑策》

    A . 主张轻徭薄赋 B . 倡导以农为本 C . 关注民生福祉 D . 反映社会矛盾
  • 4. (2024·澄海模拟)  秦直道是秦朝通往北方边境的交通干道,它与万里长城相互配合,使以步兵为主的秦军得以抵抗强悍的匈奴铁骑。由此可见,秦朝修筑直道( )
    A . 保护了过往商旅的安全 B . 加强了思想控制 C . 满足了对外扩张的需要 D . 巩固了国家统一
  • 5. (2024·澄海模拟)  汉武帝时重开西南夷,新设很多郡县,但仍然保留了当地部族的王、侯等首领。如滇王属地置为益州郡的同时,重新赐给滇王印信,让他继续统治当地。这些措施( )
    A . 具有因地制宜的特色 B . 源于汉朝固有的制度 C . 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D . 促进了中外友好交流
  • 6. (2024·郁南模拟)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膨胀,把持政权,寒门子弟靠读书入仕困难重重,因此,重武轻文观念甚嚣尘上,有人认为“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而不是“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 社会动荡激发爱国情怀 B . 时局影响社会观念 C . 士族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D . 选官制度发生变化
  • 7. (2024七下·中山期中)  下图为唐高宗章怀太子墓的壁画《马球图》,描绘了唐代宫廷中开展马球运动的场景。作为史料,该图可用于说明唐代(    )

    A . 对外交往成效显著 B . 宫廷生活奢靡无度 C .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D . 社会风气刚劲豪迈
  • 8. (2024·澄海模拟)  从现在的角度说,衡量国家强弱的标准更主要是看综合国力。所以,以“积贫积弱”来概括宋代的特点是不准确的,这主要是因为( )
    A . 宋代军队数量巨大 B . 宋代官员队伍庞大 C . 宋代经济贸易繁荣 D . 宋代中央集权强化
  • 9. (2024七下·港南期末) 朱元璋认为明朝的刑法难以达到明刑弼教的目的,又制定《大诰》。《大诰》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大诰》为依据,降一级。此措施体现了(  )
    A . 追求法律平等 B . 加强思想禁锢 C . 维护官员利益 D . 强化君主专制
  • 10. (2024七下·南海期中) 有学者认为,《尼布楚条约》使清朝对疆域、边界的认识从漫无边际的“天下”向近代国界观念转变,此后还划定了与藩属国朝鲜的边界。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 ( ) 
    A . 华夷观念逐步消亡 B . 民族关系和谐稳定 C . 疆域领土不断缩小 D . 国家主权意识萌发
  • 11. (2024·澄海模拟)  如图为《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该图所示现象( )

    A . 表明自然经济结构未发生变化 B . 导致列强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C . 引发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D . 表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 12. (2024·澄海模拟)  在短短二十余年间,清政府跨越了西方军队花费数百年才得以完成的由冷兵器到前装火器、由前装火器到后膛速射枪炮的两大发展阶段,缩小了与西方各国在武器装备上的差距。材料说明清政府( )
    A . 推动了军事的近代化 B . 使国防安全得到保障 C . 巩固了君主专制制度 D . 使中国成为军事强国
  • 13. (2024九下·山西模拟)  1891年北洋水师访问日本,福泽谕吉在《时事新报》上感叹道:“舰体巨大、机器完备、士兵熟练。”日本舆论也大力渲染日本国内“对强大的中国的舰队的威力感到恐怖”的社会心态。据此判断,日本这些宣传旨在( )
    A . 表达向中国学习的意向 B . 肯定洋务运动的成就 C . 阐述甲午战争爆发原因 D . 为扩军备战制造舆论
  • 14. (2024·澄海模拟)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指出:辛亥革命绝非简单的旧式革命,它有现代化的成分,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铸造的是千年壮举。该书主要强调辛亥革命( )
    A . 推动了革命高潮到来 B . 揭开了民主革命序幕 C . 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 D . 推翻了北洋政府统治
  • 15. (2024九下·揭阳模拟)  梁启超评论说,五四运动使欧美一般人的头脑里渐渐有了中国问题,也使日本人渐渐觉得中国民气和世界舆论可怕,从而不能不稍作让步。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五四运动( )
    A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B .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C . 改变了中国屈辱的外交史 D . 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6. (2024·澄海模拟)  下面是一首民主革命时期流传于江西的歌谣(节选)。据此分析,当时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主要原因是( )

    A . 武昌起义的发动 B . 土地革命的开展 C .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 西安事变的解决
  • 17. (2024·澄海模拟)  如表是抗日战争时期部分美国记者描述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主题词。从中可以看出,这些记者( )

    记者

    对国民党的描述

    对共产党的描述

    毕恩来

    “封建中国”

    “民主中国”

    白修德

    “颓废衰微”

    “生气勃勃”“光芒四射”

    斯坦恩

    (重庆)“哀怨之城”“场噩梦”

    (从延安飞往重庆犹如)“从中国的一个世界到了另一个世界”

    A . 客观描述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 B . 代表美国政府评判国共两党 C . 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协调人 D . 已转变为国际无产阶级战士
  • 18. (2024·澄海模拟) 1946年7月-1948年12月,渤海区(涉及现山东省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淄博市、济南市、德州市、河北省沧州市和天津市南部部分县区)共出动支前民工1296685人(次),运送到前线的军粮1.35亿公斤。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 )
    A . 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背景 B .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C . 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策略 D . 三大战役胜利的影响
  • 19. (2024八下·内黄期末) 下表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1956-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从表中可以看出( )                                                                                                                                                                                                

    时间(年)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030.7

    1071.4

    13123

    1447.5

    1470.1

    12323

    1162.2

    1248.3

    1469.9

    1734

    A .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 B .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C . 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D .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 20. (2024八下·定州期末)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二十国集团(G20)不仅引入了“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还引入了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中国治理观。由此可知,中国( )
    A . 致力于应对全球危机 B . 打破了西方的强权政治 C . 倡导世界和平与发展 D . 为全球治理贡献了力量
  • 21. (2024九上·濠江月考)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妇女外出的时候,穿的衣服不许超过3件,带的饮食的价值不许超过1奥波尔,饭篮不许高过1英寸(2.54厘米);她们不许夜行,除非是坐在四轮车上,并在车前挂灯照路。这说明,当时雅典妇女(   )
    A . 出行安全无忧 B . 权利受到限制 C . 是主要劳动者 D . 受到特殊优待
  • 22. (2024九下·兴宁期中)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宣传“上帝造人说”,主张人的肉体在死后是不能解剖的。而博洛尼亚大学的医学院则认为只有将尸体进行解剖,才能全面知晓人体的构造。据此推断,中世纪大学( )
    A . 冲击传统观念 B . 实现学科自主 C . 弘扬人文精神 D . 不受教会束缚
  • 23. (2024九下·兴宁期中) 当时许多意大利人深信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生活的目的是发展自己本身的潜能。该观念体现了(  )
    A . 种姓制度的特点 B . 西欧庄园的性质 C . 大化改新的内涵 D . 文艺复兴的核心
  • 24. (2024九下·兴宁期中)  15世纪的欧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在这一过程中,欧洲人使各大陆相互间发生了直接交往,从而在世界历史上结束了欧亚大陆阶段,开始了其全球性的阶段”。这表明“大航海时代”( )
    A . 人们逐渐相信地圆学说 B . 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道 C .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 . 欧洲大西洋沿岸成为经济中心
  • 25. (2024·澄海模拟)  在如图漫画《法国的姜饼大师》中,拿破仑被画成甜点师,正用欧洲封建旧贵族做燃料烤制姜饼,旧贵族们已燃成灰烬。作品反映了( )

    A . 拿破仑在称帝后疯狂地剥削欧洲贵族 B . 拿破仑对外扩张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 . 《拿破仑法典》被称为欧洲民法的蓝本 D . 拿破仑把欧洲各国反法联盟一网打尽
  • 26. (2024·澄海模拟)  在早期工业化时代,家庭经济表现为父母与子女合营或在同一家工厂中工作。后来,家庭成员一起工作变得不常见了,工人每天在工厂中平均工作14个小时,家庭成员越来越过着彼此不同的生活。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 . 强化了人们的家庭观念 B .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 . 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D . 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 27. (2024九下·兴宁期中) 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体现“望着过去”的做法是(   )
    A . 允许农奴获得自由 B . 拒绝给予农奴自由 C . 赎买土地价格高昂 D . 允许农奴获得土地
  • 28. (2024·澄海模拟)  下图为日本画家宫川春汀在19世纪末所做的绘画《有喜世之华》,画中岸边的两个女性,一个穿着和服,一个穿着欧洲人的泳装。据此可推知,明治维新后日本( )

    A .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 . 文明开化全面推行 C . 生活习俗新旧并存 D . 棉纺织业异军突起
  • 29. (2024·湖南模拟)  1938年苏联政府在一份文件中指出:企业中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他们常常只工作4~5小时,国家和人民因此每年损失几百万个工作日和几十亿卢布。材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 . 工人阶级思想觉悟低下 B . 工业发展呈现衰退景象 C . 牺牲农业换取工业发展 D . 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显
  • 30. (2024·澄海模拟)  “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阶层蒸蒸日上。”此观点意在强调罗斯福新政( )
    A . 使美国彻底摆脱经济危机 B . 放弃传统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 . 保障大众生活以活跃市场 D . 根本目的是让大众生活幸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 31. (2024·澄海模拟)  “丝绸之路”绵延漫长的时间、穿行遥远的距离、跨越巨大的区域而长盛不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一 关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学界说法不一。第一种观点认为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第二种观点认为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了丝绸之路。

      史料A

      《穆天子传》

      该文献出土于战国墓,记载了约三千年前周穆王西游至西域一带会见西王母的故事,并有周穆王送给西王母“锦组百纯(匹)”的记录。

      史料B

      新疆阿尔泰巴泽雷克墓出土的丝织品(约公元前5世纪)

      史料C

      东罗马金币,发现于西安何家村唐代陶罐内

      史料D

      新闻报道

      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秦始皇兵马俑馆前的一处砖瓦窑址时,发现了百余具骨骸。DNA检测显示,在提取的15个骨骸样本中,有一个属于比较典型的“欧亚西部T类群个体”。

      若你支持材料一中的第二种观点,可选择哪些史料作为主要证据?

    2. (2) 材料二 仔细观察下图,与宋代对外贸易路线A段相比,明代郑和航海路线B段有了新发展。

      根据材料二、从地理角度说出明代郑和航海路线中B段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一新发展的主要因素。

    3. (3) 材料三 “丝绸之路”并非只是丝绸贸易的通道,也是东西方之间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通道。

      请你从“开放、创新、文明”中任选一个关键词,并结合汉代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予以解释。

  • 32. (2024·澄海模拟)  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不懈追求,也是富强之梦的必经之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份

    生铁

    1912

    0.099

    0.06

    0.004

    1936

    8496

    0.88

    1.725

    上表1912年、1936年中国煤、钢、生铁人均占有量情况表(单位:千克)

    如图1936年中国、苏联、美国、英国钢产量人均占有量示意图(单位:千克)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91)》

    材料二 

    材料三 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从1986年起,4个经济特区致力于发展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农牧渔和旅游业并举的外向型经济……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国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认识。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一五计划”开展的领域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五计划”得以顺利开展的条件。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发展变化?
  • 33. (2024·澄海模拟)  战争是折射现实的镜子,以史为鉴,认识和平的珍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各个国家通过外交活动,寻找自己的盟友,通过结盟以对抗自己的敌人或潜在的敌人,这种结盟活动就形成了“集团安全”模式。在一定时期,当敌对集团之间势力处于均衡时期,它可以对敌方产生威慑力量,从而保证同盟内的个体安全;然而,一旦这种均衡被打破,其产生的破坏性后果更大。

    ——摘编自陈勇《集体安全制度溯源》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秩序变化的观点(节选)

    观点

    内容

    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仅就此而言,冷战时代确实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美国的霸权与冷战紧密相关,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的全面遏制就不可能爆发冷战……美国不仅掌握全世界的巨大财富,而且拥有世界一流的军事力量。

    ——摘编自叶江《冷战、美国霸权与全球化——冷战史研究新视角》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经济地位一落千丈,西欧也是满目疮痍……不可否认战后美国在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朱玲云《战后初期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照顾”》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任举一例现代历史上出现过的“集团安全”模式,并从历史、政治
    2. (2) 根据材料二、从观点一至三中任选一个加以提炼;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合理,学科语言表达通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