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
1.
(2024七下·从江期中)
为了解北宋初年的统治政策,王老师在某资料上节选了下表的史料。可见宋初( )
| 考试次数 | 合计取士人数 | 年均取士人数 |
贡举 | 81 | 600 352 | 360 |
武举 | 28 | 868 | 5 |
A . 科举考试几乎停止
B . 政府放松军事设防
C . 文臣才能高于武将
D .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
2.
(2024七下·从江期中)
苏轼曾评论王安石变法:“熙宁(宋神宗年号)以前……诸役人常苦逆送,自新法以来,官吏皆请雇钱,役人既便,官亦不至阙(耽误)事。”苏轼所称的“新法”指( )
A . 保甲法
B . 方田均税法
C . 募役法
D . 农田水利法
-
3.
(2024七下·从江期中)
唐太宗认为“人智有长短,能有巨细”“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他用人的办法是“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这体现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 )
A . 吸取教训,以德治国
B .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C .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D . 心存百姓,以民为本
-
A . 废除丞相制度
B . 设立“三司”
C . 设立锦衣卫
D . 实行“八股取士”
-
5.
(2024七下·徐闻期末)
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 )
A . 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 . 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C . 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 . 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
6.
(2024七下·从江期中)
明朝时期,小说创作处于黄金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将唐朝时“玄奘西行”故事进行加工再创作,写成的长篇神话小说是( )
A . 《三国演义》
B . 《水浒传》
C . 《西游记》
D . 《红楼梦》
-
7.
(2024七下·从江期中)
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好读物。下列各选项为某部历史题材连环画的几个故事标题。其中能够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的是( )
A . 三国归晋
B . 黄袍加身
C . 成吉思汗
D . 李自成起义
-
8.
(2024七下·从江期中)
(2023四川南充期末)据下表可知,当时的政治局势特点是( )
时间 | 事件 |
1616年 | 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
1636年 | 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
1644年 | 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
A . 外重内轻
B . 王室衰微
C . 政权更迭
D . 南北对峙
-
9.
(2024七下·从江期中)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一线划定为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
A . 宋金和议
B . 辽宋和议
C . 夏宋和议
D . 金灭辽
-
10.
(2024七下·从江期中)
《大唐西域记》记载葱岭的环境时说:“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通过这一记载,我们可以( )
A . 分析张骞通使西域的目的
B . 感悟玄奘西行的艰难过程
C . 总结文成公主入藏的成果
D . 感受鉴真东渡的精神内涵
-
11.
(2024七下·从江期中)
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唐朝国势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标志是( )
A . 八王之乱
B . 藩镇割据
C . 外戚专权
D . 安史之乱
-
12.
(2024七下·从江期中)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
A . 宦官专权
B . 藩镇割据
C . 黄巢起义
D . 安史之乱
-
13.
(2024七下·澄海期末)
乾隆末年,人口相较于清初猛增两倍,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可耕种土地的增长率只有3%左右,富户占了全国田地百分之五六十,出现“一家而有数千百家之产”的现象。这表明( )
A . 人地矛盾趋于缓和
B .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C . 盛世之下隐藏危机
D . 商帮拥有雄厚资本
-
14.
(2024七下·从江期中)
清朝规定出海商船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这些规定体现清朝( )
A . 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B . 户籍管理制度严格规范
C . 限制中国商民出海贸易
D . 严格约束外国商人活动
-
15.
(2024九下·深圳模拟)
京剧在清朝末期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不同于昆曲只注重雅文化的传承,而是代表着民众的心声,使民众乐于接受。材料旨在说明京剧( )
A . 具有高超审美价值
B . 符合民众价值追求
C . 成为全国性的剧种
D . 体现清朝社会风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6.
(2024七下·从江期中)
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创立了一项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约1 300年,此制度是
。
-
17.
(2024七下·从江期中)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
-
19.
(2024七下·从江期中)
为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的叛乱,康熙帝曾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
,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
20.
(2024七下·从江期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该诗描述的是中国古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长篇小说《
》。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
-
(1)
观察图一,图中人物是谁?你如何评价这次远航?
-
(2)
观察图二,它揭示的是清王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消极影响?
-
(3)
通过图一与图二的对比,联系明清对外关系的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5分,第23题16分,共31分。)
-
22.
(2024七下·从江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 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材料二 他收复和经营台湾,一直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崇敬,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了隶属于福建省的统治机构。
材料三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以上材料均出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
(1)
材料一中“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个事件的性质如何?
-
(2)
材料二中被台湾同胞尊称为“开台圣王”的人是谁?我们应如何评价此人?
-
(3)
材料二中“清朝在台湾设置了隶属于福建省的统治机构”,这个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这个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
(4)
材料三中“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谈判的结果是签订了哪一条约?
-
(5)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民族为了捍卫领土主权,自古就有的精神是什么。
-
23.
(2024七下·从江期中)
清朝前期,中国仍处在典型的农耕文明时代,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18世纪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应归功于其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
——[法]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 如图
清·雍正《耕织图》(局部)
材料三 如果将康雍乾时期纵向与汉唐时期相比,无论是人民的精神风貌,还是统治者的气度胸襟均相差甚远,难以并称“盛世”;如果与同时代欧洲社会比较,无论在科学成果上还是社会发展上,康雍乾三朝都已逐渐被西方列强抛在后面,也难以自称“盛世”。
——李娜《“‘康乾盛世’再思考”学术研讨会综述》
-
(1)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对研究清朝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
(3)
史学界关于“康雍乾盛世”的说法存在不同的意见,请任选材料一、材料三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表达清晰,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