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南充市2024年初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道德...

更新时间:2024-06-26 浏览次数: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在______ 举行。本次运动会共有射箭、体操、田径等18个竞赛项目,产生了269枚金牌。( )
    A . 杭州 B . 北京 C . 上海 D . 成都
  • 2.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但诸葛亮利用其气量狭小的缺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了性命:《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多年考不中举人,直到50多岁时,终于金榜题名,却“喜极而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情绪不稳定、也是不可调节的 B . 要学会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C .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D . 人的情绪复杂多样,无法控制
  • 3. 在如今信息时代,网络安全隐患随处可见,它与我们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参与网络安全建设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共建网络安全”,我们才能“共享网络文明”。这是因为( )

    ①权利和义务都是由法律规定的 
    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③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④权利义务相互统一、相互转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4.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要求在未来发展建设中要( )

    ①实现共享发展,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

    ②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人民同步富裕

    ④遵循现代化国家的共同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A .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5. 2023年11月23日18时0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随着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等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然而部分关键元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等科技发展滞后问题仍然严峻。材料反映了我国( )
    A . 已经建成创新型强国 B . 科技创新能力已走在世界前列 C . 科技发展水平总体较高 D . 科技发展还有卡点瓶颈,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 6. 从微博到微信,从各类小程序到二维码,网络问政、网络理政、网上信箱、网上民主听证会、“互联网+监督”“互联网+信访"等,使得网络已成为集聚民智民力和拓宽人民参与监督的新渠道。这( )

    ①有利于推动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佳途径

    ③表明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④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7. 观察漫画《一网通办》,漫画中政府的举措旨在( )

    A . 规范政府权力,促进政府依法执政 B . 保障公民权利,更好参与民主生活 C . 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D . 促进民主管理,强化公民民主意识
  • 8.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邀请九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歌手与中国音乐家起云端相聚,合作演奏演唱 《一带繁花一路歌》,尤其是最后的九国歌手云端合唱中国经典民歌《茉莉花》更是让人久久难忘,唱出了“一带一路”的团结与繁荣。这体现了( )
    A . 中华文化以外为主,兼收并蓄,博大精深 B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C . 贯彻“一带一路”倡议是全世界的共同心愿 D . 只要推动文化交流,就能缓解国际矛盾
  • 9. “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半,去看看那情歌阿里山还有那神奇的日月……”去台湾,坐上那动车去台湾,祖国必将统一。歌曲《2035年去台湾》火遍全网,网友直呼等不及,歌词中的美好愿望一定能实现。网友的自信来源于( )

    ①两岸和平统一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②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共同心愿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0.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进博会见证了国家之间经贸互利合作空间广阔、为国家交往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让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市场,为推动全理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务实行动。这体现中国( )

    ①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②抢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③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 ④在全球经济复苏中起主导作用

    A . ②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③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 11. 【弘扬民族精神】

    杭州亚运适逢国庆,中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劈金斩银、奋勇争先,为新中国74周年华诞献上最恰逢其时的贺礼,也让中华体育精神再次随共和国的旗帜高高飘扬。和平年代,体育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我们更加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1. (1) 伟大精神,永不退场。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一脉相承、 一以贯之。请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2. (2) 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我们为什么更加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12. 【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深邃思考和不懈奋斗中,“法治”始终是令人瞩目的关键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凸显了法治建设事关根本的战略地位,又明确了法治建设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全局性、战略性位置,向着全面建成法治中国不断前进。

    1. (1)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 13. 【积极谋求发展】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紧紧围绕中央部署要求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积极谋求发展,实现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结合教材知识回答: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积极谋求发展?

  • 14. 实践探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材料一:2024年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其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文章。文章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败,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2023年,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绿色变革渲染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奔赴地方考察调研,主持召开重要会议,一如既往重视和强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个“国之大者”。总书记无论是在春天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在夏日凝望驿道旁千年古柏;还是在秋雨中远眺壮阔长江、在冬季考察八桂大地都在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美丽中国建设布局,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结合上述时事材料,某校决定开展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 (2)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也是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请你描述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3. (3)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说说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无论是地方考察还是召开会议都重视和强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个“国之大者”?
    4. (4)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结合教材知识回答:我们应该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5. (5) 小君同学阅读了上述材料,向全校同学发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在行动”的倡议。请你将小君的倡议书补充完整。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我们和子孙后代既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安居乐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倡议:

      ① 

      ② 

      ③ 

      ④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君

      2024年3月1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