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

更新时间:2024-06-17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 1. (2024七下·南昌期中) 中国历史诸王朝各有特点,与图中①所代表的王朝特点相符的是( )

    A . 制礼作乐,封邦建国 B . 修筑长城,焚书坑儒 C . 统一国家,科举取士 D . 开辟丝路,沟通中外
  • 2. (2024七下·沧州期末) 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 . 晋惠帝 B . 隋文帝 C . 隋炀帝 D . 唐玄宗
  • 3. (2024七下·南昌期中)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某同学将隋朝与秦朝比较后的结论,以下内容还能补充进去的是( )

    A . 科技发达 B . 开创制度 C . 轻徭薄赋 D . 缔造盛世
  • 4. (2024七下·南昌期中) 做笔记是历史学习方法之一。有同学学习某历史人物时在笔记中写到“君舟民水”“天可汗”“贞观之治”,由此判断该历史人物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5. (2024七下·南昌期中) 从下表可知,唐太宗、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

    唐太宗

    唐玄宗

    为了考察地方长官,命人把各地都督刺史的名字都写在屏风上,记录其功过行能,以备赏罚。

    亲自考察新任命的县令,遣返了德行较差的官员,并贬斥了主持县令选任的两位重要官员。

    A . 发展农业生产 B . 善于虚怀纳谏 C . 大力发展科举 D . 重视整顿吏治
  • 6. (2024七下·南昌期中) 《新全球史》中记述:“唐朝初期,绝大多数官员都是贵族,然而到唐朝后期,教育机会广泛存在,官员们更多地来自普通人家。”导致唐朝官员来源前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推进科举取士 B . 唐太宗打击官僚贵族 C . 完善三省六部制 D . 唐玄宗大力整顿吏治
  • 7. (2024七下·新沂期中)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
    A . 对边疆统治加强 B . 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 . 经济文化的繁荣 D . 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 8. (2024七下·南昌期中) 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 . 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 . 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 .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 9. (2024七下·南昌期中)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今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组成部分)。”“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这两首诗句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
    A . 戚继光、鉴真 B . 鉴真、玄奘 C . 鉴真、戚继光 D . 玄奘、鉴真
  • 10. (2024七下·南昌期中) 学习历史要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 两国之间货币通用 B . 当时日本国内也使用汉字 C . 日本受到唐文化的影响 D . 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 11. (2024七下·东阿月考) 天宝初年,边镇兵力达49万人,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材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 )
    A .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B . 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C . 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D . 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 12. (2024七下·衡南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杜甫诗中所描绘的“世乱”的影响是( )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节选)

    A . 使唐室内地空虚 B . 引发了黄巢起义 C . 使唐朝由盛转衰 D . 导致了唐朝灭亡
  • 13. (2024七下·南昌期中) 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你能判断出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 )
    A . 靖康之难 B . 陈桥兵变 C . 玄武门之变 D . 黄巢起义
  • 14. (2024七下·江南期末) “尝考五代之际,政治上之大患有二:曰腹心之患,即禁兵;曰肢体之患,即藩镇。”为解决“腹心之患”,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 . 创设三省六部制度 B . 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C . 取消节度使收税权 D . 设锦衣卫监视百官
  • 15. (2024七下·南昌期中) 宋代134位宰相,123人科举出身,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这表明当时(   )
    A . 进士科仍然是当时最为重要的科目 B . 科举制度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 C . 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 D . 科举制度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
  • 16. (2024七下·娄底期末) 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   )
    A . 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 B . 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C . 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 D . 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
  • 17. (2024七下·南昌期中) “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南宋的契丹人,其社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逐渐失去其民族特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民族交融 B . 基因改良的需求 C . 社会繁荣开放 D . 经济重心南移
  • 18. (2024七下·淮南期末) 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
    A . 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 . 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C . 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 . 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 19. (2024七下·衡南期末)  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了如下材料: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由此判断他们讲述的是( )
    A . 岳飞抗金 B . 王安石变法 C . 玄奘西游 D . 戚继光抗倭
  • 20. (2024七下·西青期末) “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 北方地区战乱频繁 B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 . 政治中心逐渐南移 D .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 21. (2024七下·南昌期中) 宋代经济远较唐代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下列不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北宋出现纸币“交子” B . 北宋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 C . 宋朝重视科举考试 D . 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广告
  • 22. (2024七下·南昌期中)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A .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B . 建立元朝 C . 灭南宋,统一全国 D . 创立行省制
  • 23. (2024七下·南昌期中) 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 )

    A . 中华文明起源 B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 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大一统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 24. (2024九下·兴宁月考) 元朝各行省的重大民政、军政事务均须呈报中书省和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由此可见( )
    A .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B . 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 C . “腹里”直属中书省 D . 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25. (2024七下·南昌期中) 《元史•地理志》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都)不逮(及)元。”为管理台湾地区,元朝设置了( )
    A . 西域都护 B . 北庭都元帅府 C . 澎湖巡检司 D . 台湾府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 26. (2024七下·南昌期中) 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时空观念】

      材料一:如图

      右图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中A、B两处的地名,并简要回答该运河开通后的积极作用。

    2. (2) 【史料实证】

      材料二:如图

      ①(焉耆)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六七里,西面据山,道险易守。泉流交带,引水为田。土宜糜、黍、宿麦、香枣、蒲萄、梨、柰诸果。气序和畅,风俗质直。

      ——玄奘《大唐西域记》

      《步辇图》

      开元通宝

      《雨中耕作图》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

      蕃人旧日不耕犁,

      相学如今种禾黍。

      ……

      城头山鸡鸣角角,

      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主要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文集、简牍等,主要实物史料包括:器物、遗迹等,主要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等。据此判断以上史料的类型(填写序号即可)。

      属于文献史料的有:属于实物史料的有:属于图像史料的有:从材料一中选择一则史料(写出序号),说明唐朝的经济状况。

    3. (3) 【历史解释】  材料三: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地区

      朝代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材料三中南北方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4. (4) 【家国情怀】

      材料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诗词向来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从诗歌中我们感受到的民族气节是?

  • 27. (2024七下·南昌期中)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唐至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利可汗)太宗当面数明她的罪状后,还是授予官爵,赐给田宅,……对东突厥各部的首领,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一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再举一例体现唐太宗奉行此政策的史实。

    2. (2) 材料二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辽宋议和”订立的盟约叫什么?结合材料分析,盟约的订立有何意义?

    3. (3) 材料三“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逐渐变得相同)”。

      ——(明)方孝孺

      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

    4. (4) 材料四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代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中作者认为中华文明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被中国化的游牧部族。

    5. (5)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认识?
  • 28. (2024七下·南昌期中) 改革和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 (1) 【经济篇】

      图1                                        图2                                        图3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1和图2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2. (2) 如图3是历史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什么朝代?它的出现有何意义?
    3. (3) 【政治篇】

      材料三: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皇帝还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贞观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中的“皇帝”是谁?他统治期间完善了隋朝开创的哪一政治制度?

    4. (4) 材料四: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首先,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受到儒家教育的文人担任政府高级行政官员。其次,宋代物质文明取得很大成就,其中海外贸易蓬勃发展、超越前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重要的商港设立机构进行管理。

      ——摘编自库恩《宋代文化史》

      根据材料四,概括北宋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海外贸易?

    5. (5)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创新的感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