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实验的原理是;实验中所需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坡度较小,目的是。
(3)小车通过AB段时通过的路程sAB=cm,测得时间tAB=1.6s,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为tAC=2.6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m/s。
(4)以下能够反映小车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情况的是。
(5)由于对测量仪器的使用不够熟练,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选填“大”或“小”)。
(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
(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温度/℃ | 85 | 86 | 88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98 | 98 |
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观察到的沸腾现象是图3中的(选填“图甲”或“图乙”)。
(3)撤去酒精灯后,发现在一段时间内水持续沸腾且温度不变,而后沸腾停止,说明水在沸腾时的主要特点是,其中“水持续沸腾段时间”这是因为。
(4)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所用时间不同,属于第二次实验图像的是(选填“甲”“乙”)。
(1)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2)汽车从B地到深圳需要行驶的时间。
(1)运动员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
(2)直升机悬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
猜想A:声音响度可能跟频率的大小有关;
猜想B:声音响度可能跟振幅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他的猜想,小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是音叉产生的,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
(2)用小锤施加较小的力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轻触音叉后被弹开的距离较(选填“大”或“小”);用小锤施加较大的力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轻触音叉后被弹开的距离较(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验证小东的猜想(选填“A”或“B”)是成立的;
(3)如图乙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该实验现象能说明:①声波可以在中传播;②声波能传递能量。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或“小水滴”),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靠近壶嘴的位置温度(选填“高”或“低”),仍然保持气体状态。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形成“白气”。“白气”进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后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2)小王正在洗手,妈妈叫他把冰箱冷冻室里的冻肉拿出来。当他把冻肉送到厨房里时发现手和冻肉粘在一起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小王正要用力把手与冻肉撕开,有经验的妈妈告诉他,赶紧放到水里,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v/(km•h﹣1) | s1/m | s2/m | s/m |
45 | 9 | 14 | 23 |
75 | 15 | 38 | 53 |
90 | 18 | 56 | 74 |
105 | 21 | 76 | 97 |
(1)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s;
(2)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由于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比不饮酒时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3)一起发生在限速60km/h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40m,则肇事司机在驾驶时(选填“有”或“没有”)超速;(已知该车的制动性能与甲汽车一致)
(4)以下驾驶行为会增加紧急停车距离的有 (多选);
A.酒后驾驶 B.打电话 C.吃东西 D.疲劳驾驶
(5)图2是甲、乙两汽车在同一路面上紧急刹车过程中制动距离s2与车速v的关系图像,则(选填“甲”或“乙”)汽车的制动性能较好;
(6)以下能正确描述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图象是(填字母)。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