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封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10-28 浏览次数: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 1. (2023八上·封开期中) 下列关于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为1.8dm B . 课桌的宽度大约为1.2m C . 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 D . 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
  • 2. (2023八上·封开期中) 许多诗句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 B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是指音调高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 3. (2023八上·封开期中) 白天,我们在汽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外的景物;晚上,打开车内灯时,在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内的乘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前者是折射成像;后者是反射成像 B . 前者是反射成像;后者是折射成像 C . 前者看到的就是实物,而后者是反射成像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4. (2023八上·封开期中)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用作图方法记录下的“光的反射”实验现象,图中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ON是法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入射光线一定是AO B . 反射光线一定是OB C . 入射角为35° D . 反射角为55°
  • 5. (2023八上·封开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中超声波清洗机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 B . 乙中烛焰摆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 丙中可以利用超声波确定火山爆发强度 D .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给汽车定位
  • 6. (2023八上·封开期中) 如图所示,用照相机给物体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较远,物体在胶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为使成的像再小一些,可采取的方法是(  )

    A . 减小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 B . 增大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 C . 增大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同时减小胶卷与镜头之间的距离 D . 减小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同时增大胶卷与镜头之间的距离
  • 7. (2024九下·武冈开学考) 如图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

    A . 甲和乙 B . 甲和丁 C . 丙和丁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题,每空1分,共21分)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题,共8分)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题,每空1分,共18分)
  • 18. (2023八上·封开期中) 如图是常用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机械停表秒针走一圈需要,该停表的读数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长度是

  • 19. (2024八上·佛冈期中) 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图是(选填“甲”或“乙”)。

    (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选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有关。

  • 20. (2023八上·封开期中)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如果小明将光源“F”与光屏位置对调,屏上(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清晰完整的像;如果在光源“F”与透镜间加一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向左移动光屏,像再次变清晰,则该眼镜为(选填“凸”或“凹”)透镜;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A.     B.     C.     D.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题,共12分)
  • 21. (2023八上·封开期中) 为了测量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的直径,小雨同学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然后他再用标准的刻度尺来进行相关的测量,如图所示,则:

    (1)细铜丝的直径是多少c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小雨同学改变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的圈数后,再测量线圈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L1=7.81cm、L2=7.8cm、L3=7.82cm、L4=7.28cm、L5=7.82cm、L6=7.821cm、L7=7.82cm。线圈的长度是多少?

  • 22. (2023八上·封开期中) 如图所示为核潜艇停在海面某处探测水下暗礁的深度的情景。声呐发出声波信号后0.4秒收到暗礁反射回的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1)求核潜艇到暗礁的距离;        

    (2)这种测量方法能否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每空1分,共20分)
  • 23. (2023八上·封开期中) (1)寻找你身边的“尺”和“表”:

    ①用刻度尺测量一下:你的手一柞(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间的距离)的长度是 cm;食指的宽度是 cm

    ②用手表测量一下:正常情况下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是 次;平静时1min呼吸的次数是 次。

    (2)估测长度:在身体上找出1m相当于 的长度;1dm相当于 的长度;1cm相当于 的长度。

  • 24. (2023八上·封开期中) 阅读短文,问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小红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着以下这段内容:最近我十分苦恼,因为我家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墙就好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墙的反光也使我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我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光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选填“镜面”“漫”)反射,物体经过玻璃幕墙反射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2)文中有一处出现科学性错误,请把错误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从上文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

    (4)凹形玻璃幕墙会导致对面的建筑物局部温度升高,对光线的作用与(选填“太阳灶”或“汽车后视镜”)原理相同;放大镜也能聚光,两者的原理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放大镜是利用光的(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原理。

    (5)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25. (2023八上·封开期中) 太阳光在通过透镜时会被会聚或发散,那么声音在传播中遇到不同介质时,会不会像光一样也被会聚或发散呢? 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用音叉、三个相同的气球(内部充有不同气体)、示波器、麦克风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调整音叉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让音叉发出的声音只通过空气传播,用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此时的波形如图中的甲所示;

    ②分别将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空气和氢气的气球,依次放在音叉和麦克风之间,保持音叉和气球之间的距离不变,让音叉发出声音,记录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如图中的乙、丙、丁所示;

    分析以上实验过程和现象可知;

    (1)实验过程中,敲击音叉,使其发声,且应控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选填“相同”或“不同”);

    (2)比较乙与甲后发现声波在通过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后,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响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此时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对声波具有会聚作用,比较丁与甲后,发现充有氢气的气球对声波具有作用,由此猜测,声音与光可能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3)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生物体组织在激光照射下,会因升温膨胀而产生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人的耳朵(选填“能够”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生物医学上通过特殊介质和装置使这种声波集中并成像,克服纯光学成像的不足,更加有效地进行病情诊断、跟踪和治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