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历史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热身卷(二)

更新时间:2024-05-30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3七下·高要期末) 某班开展“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展示其收集的资料。两个节日的习惯说明人们重视 ( )

     

     

    A . 民族认同和传承 B . 节日的娱乐性 C . 美好生活追求 D . 历史事件的追忆
  • 2. (2024七下·涪城期末) 朱元璋曾明确提出:“纪纲法度,为治之本……礼法立,则人志定,上下安。建国之初,此为先务。”由此可见,朱元璋(  )
    A . 极力强化皇权 B . 聚焦社会民生 C . 重视法制建设 D . 关注监察制度
  • 3. (2023七下·阜新月考) 明清时期被认为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这一时期皇权高度集中,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加剧,工厂手工业出现并有所发展,思想受严格控制。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 . 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大交融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4. (2023七下·东莞期末) 下表为不同文献对江南经济的记述。据此可知,北宋(    )

    记述

    出处

    “天下无江淮,不能以足用;江准无天下,自可以为国。”

    北宋·李觏《寄上富枢密书》

    “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舟车南北,日夜灌输京师者,居天下十之六七。”

    北宋·沈括《扬州重修平山堂记》

    A . 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 . 江淮已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C . 北方地区物质严重匮乏 D . 南方社会经济影响力提升
  • 5. (2023七下·子洲期中) 某同学进行单元复习时整理了部分典型图片资料,由此可判断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6. 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某一历史事件及其背景、历史意义,其中①应为( )

    A . 签订《尼布楚条约》 B .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C . 平定噶尔丹叛乱 D . 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 7. (2023七下·宁津月考)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下面示意图中的空缺部分“▲”处应该填写(      )

    A . 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和豪强 B . 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并三年一换 C . 设立多重机构取代相权 D . 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 8. (2023七下·尤溪月考) 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玄奘                   鉴真

    A . 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 .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 .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 .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 9. 明末李清在《三垣笔记》中说道:“宁(远)锦(州)之溃,北边精锐几尽,而中州寇祸正张、上意亦欲以金币姑缓北兵,专力平寇。”文中的“北兵”是指( )
    A . 后金军队 B . 蒙古军队 C . 倭寇 D . 李自成起义军
  • 10. (2022七下·榆树期末) 七年某历中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它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A . 民族政权并立 B . 宋代国家统一 C . 宋代民族融合 D . 宋代商业繁荣
  • 11. (2024七下·宽城期末) “它毕竟在中华大地上点燃了一种快速蔓延的希望之火,使无数人才陡然振奋,接受竞争和挑选。国家行政机构与广大民众产生了一种空前的亲和关系,它对社会智能的吸纳力也大大提高了。”据此材料可知(    )
    A . 贞观之治缓和了社会矛盾 B . 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C . 唐蕃和亲促进了西藏发展 D . 澶渊之盟维系了社会安定
  • 12. (2022七下·东莞期末) 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这种认识主要是基于以下哪一史实( )
    A . 鉴真东渡日本 B . 郑和七次下西洋 C .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 张骞通西域
  • 13. (2022七下·潮安期末)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
    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
    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
    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
    签订和约
    A .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B .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 14. (2022七下·禹州期末) 下列思维导图空白处应该填写(    )

    A . 君主专制的加强 B . 中央机构改革 C . 统一多民族的巩固 D . 皇权旁落
  • 15. (2022七下·本溪期中) “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字,……元灭金,绝宋世。”上面这段话反映的结束长期分裂、统一全国的朝代是( )
    A . 秦、隋、宋 B . 秦、隋、元 C . 秦、元、明 D . 隋、元、明
  • 16. (2022七下·惠城月考) 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但在全国的版图,上还存在着辽、大理等政权,后来更陆续出现了西夏和金,因此北宋的局部统一区别于大统的汉唐。材料旨在强调这一时期( )
    A . 分裂割据 B . 政权并立 C . 民族交融 D . 国家统一
  • 17. (2022七下·朝阳期中) 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绘制了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 .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 繁荣与开放 C . 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18. (2022七下·坦洲镇期中) 有人经过研究发现:两宋时,四川远离中原战火,局势一向较为安定且富庶,成都、眉山成为四川刻书中心。到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兵攻占四川地区,大肆抢掠,成都、眉山的版刻业自此一蹶不振。由此可见(    )
    A . 战争是破坏经济文化发展的罪魁祸首 B . 社会安定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C .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雕版印书业的发展 D . 两宋时四川地区活字印刷术比较发达
  • 19. (2022七下·新会期中) 关于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史记》记载:“然张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促进了西南边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B

    唐蕃会盟碑记载:“于贞观之岁,迎娶文成公主。”

    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

    《元史》记载:“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基本奠定

    D

    谢金銮的《续修台湾县志》:“元之末,于澎湖设巡检司,以隶同安。”

    说明了元代对西北疆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2022七下·潮州期中)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A .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 .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D .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4七下·永定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杜佑《通典∙州郡典》

    材料二:“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论止盗》

    材料三:见右图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运漕商旅,往来不绝”的著名水利工程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为实现“民衣食有余”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写出材料三所示纸币的名称,并分析纸币出现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请你就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给出合理建议。
  • 22. (2024七下·巴东)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松赞干布像             文成公主像

    材料三: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城市,每天聚集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亚欧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1. (1) 材料一中“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 (2) 材料二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这件事有何历史作用?请你任意列举出两列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与交融的方式。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文化圈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