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历史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热身卷(二)

更新时间:2024-06-02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4八下·东阿月考) 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
    A . 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 B . 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C . 标志着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 D .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 (2024八下·南昌期中)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和在行业内有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在20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包括(  )

    ①黄继光②王进喜③邱少云④雷锋。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 3. (2024八下·沅江期中) 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
    A .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 土地改革运动 C . “文化大革命” D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4. (2023八下·麻章期末)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段话总结的是(    )
    A . 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B . “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重工业 C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 5. (2024八下·淮安期中) 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

    A . 彭德怀 B . 邓小平 C . 刘少奇 D . 陈毅
  • 6. (2024八下·邯郸月考)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下列哪位领导人说的 (  )

    A . 温家宝 B . 胡锦涛 C . 江泽民 D . 邓小平
  • 7. (2024八下·石柱月考)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中国人民的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标志分别是
    A . 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 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 C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一五计划完成
  • 8. (2024八下·沅江期中) 2018 年 3 月 21 日新华社北京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21 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主持并监誓。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于哪次会议?(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9. (2024八下·南昌期中) 习近平指出,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早提出于哪一会议(    )
    A . 中共七大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共八大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0. (2024八下·潼南期中) 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烙印。在新中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③“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④“打倒走资派”“造反有理”

    A . ②①④③ B . ②④③①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①②③
  • 11. (2024八下·榕江期中) 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为人民谋福利,带领中国人民制定明确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请问,在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和中共十八大上最重要的共同主题是(   )
    A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 科学发展观 C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2. (2024八下·香洲期中) 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9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3年

    96995.3

    8895.9

    A . 农村土地改革促进农业发展 B . 社会主义改造调动农民积极性 C . 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商品化 D . 生产关系调整解放农村生产力
  • 13. (2024八下·市南区期末)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 .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 . 进行三大改造 C . 结束文化大革命 D . 实施一五计划
  • 14. 如图所示为1978——198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图,出现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进口总额(元)

    出口总额(元)

    1978年

    187亿

    168亿

    1980年

    291亿

    272亿

    1983年

    421.8亿

    438.3亿

    A . 实行对外开放 B . 推广包干到户 C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5. 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 )
    A . 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B .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地位 C . 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D .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 16. (2024·云南模拟)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成就有(    )

    ①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②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③开始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2024·从江模拟) 近年来,我国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第24届冬奥会等。我国成功举办这些盛会的根本原因是(  )
    A . 综合国力增强 B . 国际地位提高 C . 人民生活改善 D . 符合国家利益
  • 18.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这一结论是基于(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求同存异”方针 C .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 . 全方位外交
二、材料分析题
  • 19. (2024八下·高阳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3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就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

    材料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1958年前后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进一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制规模。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 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责任明确。

    -改编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 (1) 根据材料一,农业合作化运动使得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人民公社运动有什么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什么优点?
    4. (4) 以上三则材料反应的主题是什么?综上所述,你认为经济发展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 20. (2023八下·樊城期末)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国际会议,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所有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周恩来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十六亿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

    材料三: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案时,76张赞成票中有53张是亚非拉国家投的……乔冠华发表了经周恩来亲自改定的第一篇重要讲话。

    材料四: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 (2)  材料二中的“会议”是什么会议?周恩来促成“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所说的“决议案”指的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新时期全方位外交中,取得的许多举世瞩目成就,请举例说明。
    5. (5)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