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时间 | 交通工具 | 交易范围 | 交易商品 |
古埃及 | 公元1世纪以前 | 海船、驳船、驴子商队 | 中非、努比亚、埃及、欧洲和亚洲 | 武器、生产工具、打猎用具、装饰品、玻璃制品等 |
东非 | 公元100~800年 | 帆船、骆驼商队 | 红海地区和阿拉伯半岛 | 非洲人出售象牙、犀牛角、龟壳、木材、香料和奴隶,交换纺织品、金属工具和武器等 |
西非 | 公元800~1500年 | 商船、骆驼商队 | 北非、欧洲、中东、印度、南亚和中国 | 西非出口黄金、柯拉果、香料和奴隶;埃及和摩洛哥打造的金币等 |
事件 | 概况 |
阿尔及利亚民族大起义 | 1868~1870年,法国殖民压迫下的阿尔及利亚农村连年发生灾荒和霍乱,几十万人民死于饥馑和瘟疫。阿尔及利亚各地都爆发了起义,1872年,法军集中兵力对起义军进行围剿,起义遂被法国殖民军镇压下去 |
阿拉比抗英战争 | 在1882年反抗英国侵略埃及的斗争中,祖国党领袖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后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
苏丹马赫迪起义 | 1881年,苏丹爆发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这次起义持续近20年,最后起义失败 |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 1894年,意大利向埃塞俄比亚发起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发表《告全国人民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独立。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 |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双重压力,支配着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而等级森严的教会组织机构又使各国失去了民族独立性。14世纪,英格兰著名的市民阶级宗教改革家约翰·威克里夫主张使用本民族语言做礼拜,抵制拉丁文的长期影响;他认为国家有权没收教会土地,教皇无权向英国征税;他否认教皇权高于教会,主张建立不依附任何外国势力的“廉俭的”民族教会。从16世纪开始,欧洲进入宗教改革时代,德国新教强烈地反对教皇特使在德意志境内兜售赎罪券。在反对教会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市民阶级利用方言文学传播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利用欧洲民族语言版《圣经》宣传反教会、反教皇的宗教主张。
——摘编自姜守明《欧洲宗教改革与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面对着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中国人民不断进行着艰苦卓绝地斗争,民族意识从无到有、不断加深却也举步维艰。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日本相继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在巨大的威胁面前,国人的民族意识在前期的基础之上彻底觉醒了,所有爱国志士把反抗日寇、拯救民族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战争之中。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宣告成立。抗日时期,民族工业大举内迁并为抗战提供物质支持,农民积极保障战争的粮食需求,大批青壮年积极应征入伍……正是这种源于强烈民族意识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了支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呈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
——摘编自郭金鑫《浅论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
材料一 “新大陆”发现后,传统家庭手工业极速瓦解和分化,一种以资本雇佣劳动关系为基础的新生产组织形式——工场手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商业资本家在利润的驱使下,为摆脱国内市场的束缚,不断开辟国外大市场,于是,生产和消费开始在一个更广阔的时空上得以分离。这种为满足国外市场需求所从事的专业化生产活动的出现,标志着国际分工进入萌芽阶段。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早期殖民主义者用超经济手段在亚、非、拉等地开疆拓土、搜刮掠夺,通过驱赶奴隶劳动、开山采矿、创建种植园,建立起了农场主制度,正是这种特别的殖民制度使早期的国际分工体系即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体系得以确立。
——摘编自杨文武罗文宝《国际分工体系的演进动因及启示》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的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使人类从手工劳动时代正式进入大机器生产时代,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也由此建立,并确立了此时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使大量的剩余产品越来越多地分散到遍布世界的各个殖民地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由此形成。到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完成,并于19世纪60年代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海底电缆、电灯、电气化铁路等电气化设备被迅速应用于全世界,进一步拉近了全球各国之间的空间距离。石油化工、电力与汽车工业等要求大规模集中生产的行业特征,促进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垄断经营下的企业生产在推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同时,也催生了其向外扩张,进行跨国控制的野心,各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借此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
——摘编自胡丹婷徐志远《国际贸易理论与务实》
材料 巴黎公社革命和巴黎公社只存在了短短72天,它的活动即使在巴黎也没有真正、完全地展开,所以它只能是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俄国的预演。列宁指出:“既然存在着这种苏维埃,既然它们是政权,那在俄国也就存在着巴黎公社类型的国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实现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列宁认为,苏维埃是巴黎公社的继承者,是巴黎公社民主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摘编自林建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视野下的巴黎公社革命和巴黎公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十月革命”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