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B卷...

更新时间:2024-06-28 浏览次数: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高一下·哈尔滨期末)  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主要道路有372条,覆盖了罗马境内每个区域。同时,每条道路还设立驿站链,即道路上每隔12km设置一个驿站,备有快马、信使以及马车和车夫。古罗马的道路建设( )
    A . 说明古罗马海外贸易路线四通八达 B . 有效保障了帝国的长久稳定 C . 利于提升物资运输和信息传递效率 D . 表明对外扩张推动交通发展
  • 2. (2024高一下·哈尔滨期末)  中世纪初期,大多数城市位于封建领主的领地中,故城市一般归领主所有和管辖。从11世纪开始,城市逐步开始设立最高权力机构“议会”,以政策、法令对城市进行统治并拥有发行货币、设置法庭、建立武装部队等权力。这一变化( )
    A . 为城市工商业发展创造条件 B . 表明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强化 C . 说明城市摆脱了领主的管辖 D . 实质是专制王权的不断削弱
  • 3. (2024高一下·成都期末)  如表所示为非洲文明发展的相关信息。这反映出( )

    地区

    时间

    交通工具

    交易范围

    交易商品

    古埃及

    公元1世纪以前

    海船、驳船、驴子商队

    中非、努比亚、埃及、欧洲和亚洲

    武器、生产工具、打猎用具、装饰品、玻璃制品等

    东非

    公元100~800年

    帆船、骆驼商队

    红海地区和阿拉伯半岛

    非洲人出售象牙、犀牛角、龟壳、木材、香料和奴隶,交换纺织品、金属工具和武器等

    西非

    公元800~1500年

    商船、骆驼商队

    北非、欧洲、中东、印度、南亚和中国

    西非出口黄金、柯拉果、香料和奴隶;埃及和摩洛哥打造的金币等

    A . 地理环境决定非洲历史进程 B . 古代非洲对外贸易活跃 C . 战争加强了文明之间的联系 D . 古代非洲农业较为落后
  • 4. (2024高一下·哈尔滨期末)  1496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向卡波特与他的三个儿子签发许可证,批准他们“向一切地方和地区,向东海、西海和北海所有的海岸进行航驶……以便寻找、发现和考察一切海岛、陆地、国家,以及至今为基督教世界所未知的地区”。这反映出当时( )
    A . 殖民扩张中蕴含宗教因素 B . 全球航行完成刺激了航海探险 C . 东西方文化交流得以开启 D . 英国已经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 5. (2024高一下·安徽月考)  有学者指出:“欧洲经济中心从地中海转到大西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各地区间交流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大为增加,西方开始奴役和掠夺东方,美洲金银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为产业革命提供了资金。”这一论述( )
    A . 分析了工业革命开始的直接原因 B . 表明了列强瓜分世界狂潮的背景 C . 反思了“哥伦布大交换”的局限性 D . 说明了“地理大发现”的多重影响
  • 6. (2024高一下·宜春期末)  在《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详细论述了奴隶的来源、奴隶制产生的原因、奴隶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等问题;全面批判了种种维护奴隶制的观点,深入剖析了奴隶制违反自然、违背人性、危害社会的性质。这反映出,孟德斯鸠( )
    A . 反对君主专制 B . 追求人的平等和自由 C . 批判封建制度 D . 主张权力的分权制衡
  • 7. (2024高一下·哈尔滨期末)  在《德意志帝国宪法》框架内,普鲁士拥有绝对控制权,普鲁士国王就是帝国的世袭皇帝,普鲁士首相担任帝国首相并主导联邦会议。虽然帝国会议推行普选制,但是缺少责任内阁,无法对帝国发展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此可推知,德意志帝国( )
    A . 脱离了民主政治轨道 B . 联邦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 C . 未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 . 政治体制蕴含着专制色彩
  • 8. (2024高一下·哈尔滨期末)  1783~1785年,蒸汽机开始在纺织厂使用。蒸汽驱动的纺织机对体力的要求较低,很多妇女和儿童进入劳工队伍;1810年,英国大约每五名棉纺工人就有一名是13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反映出( )
    A . 工业发展导致妇女社会地位下降 B . 科技发展推动英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C . 生产力变革深刻影响劳动力结构 D . 英国妇女儿童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 9. (2024高一下·哈尔滨期末)  欧文为“新和谐公社”实验做了总结:“我在这里尝试了一条新的道路……就是说——准备以有利的方式进行自我管理……但事实证明这次尝试是不成熟的,让一群之前从未接受过为共同利益奋斗的教育的陌生人,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联合在一起,为时尚早。”由此可知,欧文( )
    A . 放弃了社会主义探索 B . 意识到理论与社会现实脱节 C . 主张阶级斗争的理论 D . 指明了工人运动的前进方向
  • 10. (2024高一下·安徽月考)  马克思说:“在资本方面表现为剩余价值的东西,正好在工人方面表现为超过他作为工人的需要,即超过他维持生命力的直接需要的剩余劳动”。这也就是说,资本家获得超出他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本的剩余价值,来源于他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这一观点( )
    A . 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B . 论证了阶级矛盾出现的原因 C . 谴责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罪恶 D . 阐述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 11. (2024高一下·安徽月考)  如图是1800年的拉丁美洲示意图。由此可知,当时的拉丁美洲( )

    A . 经济发展遭到宗主国限制 B . 受到了美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C . 广大群众的民族意识丧失 D . 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 12. (2024高一下·安徽月考)  1857年,印度士兵哗变引发民族大起义,东印度公司联合21个土邦镇压,最终支持革命的莫卧儿帝国彻底覆灭。东印度公司也因为成本难以控制、办事不力被英国顺势“削藩”,把管理权交给了国王的内阁。这说明印度民族大起义( )
    A . 减缓了英国对印的掠夺速度 B . 促使印度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 加速了英属印度的社会转型 D . 构建了英印之间的正常贸易通道
  • 13. (2024高一下·安徽月考)  如表是19世纪非洲反殖民统治运动(部分)的概况。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运动( )

    事件

    概况

    阿尔及利亚民族大起义

    1868~1870年,法国殖民压迫下的阿尔及利亚农村连年发生灾荒和霍乱,几十万人民死于饥馑和瘟疫。阿尔及利亚各地都爆发了起义,1872年,法军集中兵力对起义军进行围剿,起义遂被法国殖民军镇压下去

    阿拉比抗英战争

    在1882年反抗英国侵略埃及的斗争中,祖国党领袖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后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苏丹马赫迪起义

    1881年,苏丹爆发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这次起义持续近20年,最后起义失败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1894年,意大利向埃塞俄比亚发起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发表《告全国人民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独立。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

    A . 完成了反殖民统治的任务 B .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 . 由资产阶级民主政党领导 D . 以暴力斗争为主要形式
  • 14. (2024高一下·安徽月考)  有学者认为,“当大战开始的时候,敌对的双方都竞相宣传:战争为的是保卫祖国、文明、自由、正义等。但实际上却只是为了抢夺对方的殖民地,为了宰制弱小国家。换句话来说,只是两大强盗集团间因分赃不均而引起的一场大厮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文明的冲突有关 B . 对抗军事集团是战争爆发的根源 C . 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D . 二战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 15. (2024高一下·宣化期末)  192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达到战前的73%,但实际上,苏联还没有汽车、拖拉机和航空等重要工业部门。工业设备基本上是旧式的,而且多半磨损严重,同时苏联没有能力生产现代化设备,很多机器设备要靠进口解决。这些现象可用于说明( )
    A . 斯大林大力推行工业化的必要性 B . 苏联经济发展落后于时代发展 C . 苏联亟需进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D .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期弊端凸显
  • 16. (2024高一下·安徽月考)  雅尔塔会议中,美、苏、英三国经过协商便决定了战后许多涉及他国重大利益的问题。比如,“远东问题”就以牺牲中国的利益来换取苏联在欧洲战事结束后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在欧洲事务中,美、英与苏联私下划定了双方在欧洲的势力范围乃至一些国家的领土边界。这表明,雅尔塔体系( )
    A . 违背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B . 带有浓厚的强权政治色彩 C . 推动了国际格局的根本转变 D . 消除了世界大国间的矛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2分)
  • 17. (2024高一下·安徽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双重压力,支配着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而等级森严的教会组织机构又使各国失去了民族独立性。14世纪,英格兰著名的市民阶级宗教改革家约翰·威克里夫主张使用本民族语言做礼拜,抵制拉丁文的长期影响;他认为国家有权没收教会土地,教皇无权向英国征税;他否认教皇权高于教会,主张建立不依附任何外国势力的“廉俭的”民族教会。从16世纪开始,欧洲进入宗教改革时代,德国新教强烈地反对教皇特使在德意志境内兜售赎罪券。在反对教会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市民阶级利用方言文学传播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利用欧洲民族语言版《圣经》宣传反教会、反教皇的宗教主张。

    ——摘编自姜守明《欧洲宗教改革与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面对着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中国人民不断进行着艰苦卓绝地斗争,民族意识从无到有、不断加深却也举步维艰。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日本相继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在巨大的威胁面前,国人的民族意识在前期的基础之上彻底觉醒了,所有爱国志士把反抗日寇、拯救民族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战争之中。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宣告成立。抗日时期,民族工业大举内迁并为抗战提供物质支持,农民积极保障战争的粮食需求,大批青壮年积极应征入伍……正是这种源于强烈民族意识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了支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呈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

    ——摘编自郭金鑫《浅论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

    1. (1) 根据材料一、简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西方民族国家意识形成原因的不同,及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的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意识的认识。
  • 18. (2024高一下·安徽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大陆”发现后,传统家庭手工业极速瓦解和分化,一种以资本雇佣劳动关系为基础的新生产组织形式——工场手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商业资本家在利润的驱使下,为摆脱国内市场的束缚,不断开辟国外大市场,于是,生产和消费开始在一个更广阔的时空上得以分离。这种为满足国外市场需求所从事的专业化生产活动的出现,标志着国际分工进入萌芽阶段。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早期殖民主义者用超经济手段在亚、非、拉等地开疆拓土、搜刮掠夺,通过驱赶奴隶劳动、开山采矿、创建种植园,建立起了农场主制度,正是这种特别的殖民制度使早期的国际分工体系即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体系得以确立。

    ——摘编自杨文武罗文宝《国际分工体系的演进动因及启示》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的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使人类从手工劳动时代正式进入大机器生产时代,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也由此建立,并确立了此时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使大量的剩余产品越来越多地分散到遍布世界的各个殖民地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由此形成。到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完成,并于19世纪60年代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海底电缆、电灯、电气化铁路等电气化设备被迅速应用于全世界,进一步拉近了全球各国之间的空间距离。石油化工、电力与汽车工业等要求大规模集中生产的行业特征,促进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垄断经营下的企业生产在推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同时,也催生了其向外扩张,进行跨国控制的野心,各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借此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

    ——摘编自胡丹婷徐志远《国际贸易理论与务实》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分工体系萌芽时期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国际分工体系演进的因素。
  • 19. (2024高一下·安徽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黎公社革命和巴黎公社只存在了短短72天,它的活动即使在巴黎也没有真正、完全地展开,所以它只能是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俄国的预演。列宁指出:“既然存在着这种苏维埃,既然它们是政权,那在俄国也就存在着巴黎公社类型的国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实现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列宁认为,苏维埃是巴黎公社的继承者,是巴黎公社民主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摘编自林建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视野下的巴黎公社革命和巴黎公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十月革命”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