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4-06-25 浏览次数: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32分)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合外力不做功,物体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力对物体做功越快,力的功率一定越大 C . 一对滑动摩擦力对系统所做的总功一定等于零 D . 可知,只要知道Wt的值就可以计算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 2.  如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质量相同,且小于c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 .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bc的向心力大小也相等 C . bc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 D . c的质量最大,所以发射c最不容易,但三个的发射速度都必定大于11.2km/s
  • 3.  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摆球用长为L的细绳吊起,上端固定,使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绳就会沿圆锥面旋转,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此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 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摆球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 摆球的加速度为gsinθ C . 摆球运动周期为 D . 摆球运动的转速为
  • 4.  某健身爱好者质量为55kg,在做俯卧撑运动的过程中可将他的身体视为一根直棒。已知重心在c点,其垂线与脚、两手连线中点间的距离oaob分别为1.0m和0.5m。若他在1分钟内做了36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5m,则他在1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和相应的功率约为(  )

    A . 660J,11W B . 6600J,110W C . 990J,16.5W D . 9900J,165W
  • 5.  如图所示为2017年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起飞的照片,C919的成功首飞意味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难探索,我国具备了研制一款现代干线飞机的核心能力.现有总质量kg的一架大型飞机,从静止开始保持额定功率开始运动,当位移达到时,速度达到最大速度vm=60m/s,并以此速度起飞,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力的0.02倍(g=10m/s2),下列有关数据正确的是(  )

    A . 飞机起飞过程所用时间一定小于20s B . 飞机起飞过程加速度为5m/s2 C . 飞机起飞的功率P D . 飞机起飞的动能Ek
  • 6.  成渝高铁是西南高速铁路重要组成部分,全程308公里。小明同学在成都东站乘坐动车时,利用手机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动车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6s时动车由静止开始加速,可认为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10s时达到最大加速度0.5m/s2 , 并以此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达到最大速度252km/h,随后匀速行驶。在动车水平桌板上放置一质量为2kg的物体,该物体始终相对桌板静止。重力加速度g=10m/s2 , 动车加速过程始终在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0s时动车的速度大小为2m/s B . 动车匀加速行驶的时间为140s C . 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桌板对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1N D . 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桌板对物体做的功为4899J
  • 7.  如图所示,两个物体通过一根绳子相连,跨过水平固定的粗糙杆,拉着吊起。自由释放 , 重物竖直下落,使得绕杆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减小的近心旋转,进而使得重物落地前能稳稳地停住——这就是循环摆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重物下落过程中,绳中张力 B . 绳子对重物始终做正功 C . 整个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 D . 物体质量值越小,实验越易成功
  • 8.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转轴O上,另一端与套在粗糙固定直杆A处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相连。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 , 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OA=OCBAC的中点,OB等于弹簧原长。小球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处的速度为v , 并恰能停在C处。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与圆环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 小球通过B点时的加速度为 C . 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D . 小球通过AB段比BC段摩擦力做功少
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只有两个正确选项,选对不全得2分,全部选对得4分,不选或错选不得分,共12分)
  • 9.  如图所示,水平圆盘上放有一个木块P , 在木块P随圆盘一起绕过O点的竖直轴转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圆盘匀速转动的过程中,P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指向O B . 圆盘匀速转动的过程中,P受到的静摩擦力为零 C . 在转速一定且P不滑动的条件下,不管PO的距离如何,P的运动周期不变 D . 在转速一定且P不滑动的条件下,不管PO的距离如何,P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 10.  某航天飞机在地球大气层外完成空间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 B . 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 C . 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点的速度 D . 航天飞机在轨道Ⅱ上运行时机械能不守恒
  • 11.  物体静止在水平面,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物体的机械能E与上升高度h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曲线上点A处的切线斜率最大,h2-h3的图线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0-h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 h2处物体的动能最大 C . h2-h3过程中合外力做功不为零 D . 0-h2过程中拉力F始终做正功
三、实验题(本题共2个小题,满分14分)
  • 12.  如图所示是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转动手柄1,可使变速轮塔2和3以及长槽4和短槽5随之匀速转动。皮带分别套在轮塔2和3上的不同圆盘上,可使两个槽内的小球AB分别以不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6的挡板对小球的弹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6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筒7下降,从而露出标尺8,标尺8露出的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那么:

    1. (1) 现将两小球分别放在两边的槽内,为了探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和角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 在小球运动半径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相同的小球做实验 B . 在小球运动半径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做实验 C . 在小球运动半径不等的情况下,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做实验 D . 在小球运动半径不等的情况下,用质量相同的小球做实验
    2. (2) 当用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做实验,且左边的小球的轨道半径为右边小球轨道半径的2倍时,转动时发现右边标尺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数为左边的2倍,那么,左边轮塔与右边轮塔之间的角速度之比为
  • 13.  利用图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 (1) 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
      A . 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 . 速度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C . 速度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
    2. (2) 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重物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有____。
      A . 交流电源 B . 刻度尺 C . 天平(含砝码) D . 秒表
    3. (3) 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已知重物质量m=1kg,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打点间隔为0.02s),g=9.8m/s2 , 纸带上所标数据单位cm,其中O点与下一点之间距离为2mm,那么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

      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J,动能变化量J(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
      A . 利用公式计算重物速度 B . 利用公式计算重物速度 C . 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 . 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四、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4. (2020高一下·成都期末) 如图所示,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1kg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以v0=1.8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2m,C点和圆弧的圆心O点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sin53°=0.8,cos53°=0.6。求:

    1. (1) 光滑平台上的A点到BC平面的高度;
    2. (2) 小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
  • 15.  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求:

    1. (1) 0~6s时间内水平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2. (2) 0~10s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功的平均功率;
    3. (3) 0~4s时间内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 16.  如图所示,高为L的粗糙斜轨道ABCD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45°,它们分别与竖直平面内的圆弧形光滑轨道相切于BD两点,圆弧的半径也为L。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滑下后,经CD轨道返回,再次冲上AB轨道至速度为零时,相对于BD面的高度为。已知滑块与AB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重力加速度为g , 求:

    1. (1) 滑块第一次经过D点和第二次经过D点的动能;
    2. (2) 滑块与CD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 (3) 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滑块在两斜面上滑动的路程之和s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