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4-07-17 浏览次数: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48分)
  • 1. (2024八下·呈贡期末) 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下列歌词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 .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C .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D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 2. (2024八下·浏阳期中) 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孙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中国农民拥有土地的千年梦想都没有实现,真正的“耕者有其田”实现是在( )

    A . 1949年 B . 1950年 C . 1952年 D . 1958年
  • 3. (2024八下·浏阳期中)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被誉为中国三大著名药店之一。1954年北京同仁堂在其经理乐松生的带领下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实行公私合营后的北京同仁堂(  )
    A . 归乐家所有,向国家缴纳税收 B . 归国家所有,乐家得到部分利润 C . 归国家和乐家共有,均分企业利润 D . 归全体员工所有,平分企业利润
  • 4. (2024八下·浏阳期中) “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建国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 . 土地革命热火朝天 B . “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 C .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 “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 5. (2024八下·浏阳期中)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 . 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 .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 . 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 6. (2024八下·浏阳期中) 表中我国农业产量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A . 抗美援朝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 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 D .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 7. (2024八下·浏阳期中) 《人民日报》报道的一篇新闻的标题是《为祖国献石油的铁人》。该报道的主人公是(  )
    A . 王进喜 B . 焦裕禄 C . 雷锋 D . 袁隆平
  • 8. (2024八下·大连期末)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 . 阶级斗争为纲 B .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 实现共同富裕 D . 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 9. (2024八下·永吉期末) 如果要建立一个农村改革的纪念馆,这个纪念馆应建在(  )
    A . 北京 B . 上海 C . 深圳 D . 安徽
  • 10. (2024八下·浏阳期中)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
    A .  增强企业活力 B . 实行按劳分配 C . 鼓励个体经营 D . 建立股份公司
  • 11. (2024八下·永吉期末) 从上海的开放进程可以看出(   )

    1984年

    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1990年

    中央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

    设立上海浦东新区

    2013年

    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

    A . 科技创新增强地区实力 B . 国家战略引领地区发展 C . 地理位置决定地区职能 D . 经济实力推动地区转型
  • 12. (2024八下·商南期末)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其中,为着力推进党的建设而采取的战略举措是(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全面深化改革 C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 . 全面从严治党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0分,14、15、16题每题14分,共52分)
  • 13. (2024八下·浏阳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人民日报》1949~1955年的部分社论标题

    时间

    标题

    1949年10月1日

    万岁,新中国!

    1950年7月16日

    土改法带来幸福远景,关中农民无限喜悦

    1950年11月6日

    首都文艺界集会讨论,纷纷签名支援抗美援朝

    1953年10月1日

    为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远大目标而奋斗

    1954年9月2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

    1955年5月1日

    用我们的英勇劳动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1. (1) 材料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具有怎样性质的法律?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 (2) 请你从材料中选取两三个相关联的史事,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符合逻辑,200字以内。)
  • 14. (2024八下·浏阳期中)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建国后的形势】

    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政治上的智慧】

    材料二:一、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二、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摘自《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战场上的较量】

    材料三: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土地上的改革】

    材料四: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的内外形势。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此事件的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该“激战”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4. (4) 材料四中的土地改革法在什么区域施行?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 15. (2024八下·浏阳期中)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产物、新境界,必须结合其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来深入理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

    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是探索。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摸索,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探寻可行之路,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可视之为现代化起飞前的准备时期。

    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社会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巨大飞跃。

    材料三: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

    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马敏《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摘编)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我国通过完成哪一历史事件实现了“制度变革”?在这一时期,中国是怎样进行工业化建设的?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农村采取怎样的改革方式逐渐“富起来”?这一时期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成功的原因。
  • 16. (2024八下·浏阳期中)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长足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材料二: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摘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深圳的成功并不是简单的资本与技术的胜利,而是观念与制度的成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试验田。它成功的经验也不仅仅属于深圳,更是印证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

    ——摘自陶一桃《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及启示意义》

    材料四: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

    1. (1) 材料一中的“一次伟大的转折”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窗”和材料三“中国道路”各自的具体内涵。
    3. (3) 材料二中“从沿海到沿江、东部到中西部”体现了1980年以后我国逐渐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 (4) 指出材料四中中国为解决世界稳定发展提出的方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