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2024)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

更新时间:2024-08-23 浏览次数:5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韩非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这种环境决定了远古居民早期的社会形态是(  )
    A . 制造工具,发展生产 B . 永居山洞,躲避虫蛇 C . 原始群居,共同生存 D . 发明弓箭,追逐野兽
  • 2. 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重要核心素养,根据“距今约170万年”“门齿化石”“粗糙的石器”“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判断描述的人类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蓝田人遗址 C . 北京人遗址 D . 山顶洞人遗址
  • 3. 下面是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石器。据此可知北京人(  )

    A . 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 B . 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C . 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 D . 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 4. 在辽宁省博物馆“古代辽宁”展厅中有关于海城仙人洞遗址的介绍,有一幅图片是穿孔项链。由此判定与其年代基本重合的遗址是(  )

    A . 郧县人遗址 B . 元谋人遗址 C . 蓝田人遗址 D . 山顶洞人遗址
  • 5.  在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5100年的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以及大量稻作遗存、磨光黑陶等。这些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    )
    A . 炎黄部落起源 B . 原始农耕生产 C . 史前制瓷技术 D . 大禹治水过程
  • 6. 《商君书》记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下列印证“耕而食”的说法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 . 文学作品《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相关描述 B .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骨耜等耕种工具 C . 《淮南子》记载“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 D . 民间流传的“神农尝百草”传说
  • 7. “民以食为天。”从对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考古发现来看,我国远古时代农作物种植的基本结构是(  )
    A . 南稻北粟 B . 北稻南粟 C . 东麦西黍 D . 西麦东黍
  • 8. 距今约5800—5300年的安徽凌家滩遗址墓葬中出土了玉龙、玉鹰等,距今约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等。这说明,当时(  )
    A . 原始农业尚未形成 B . 社会分化逐渐出现 C . 禅让制度一度盛行 D .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 9.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长河中,能工巧匠创造了无数的纹饰图案。下列纹饰图案共同见证了(  )

                            

    人面鱼纹彩陶盆        舞蹈纹彩陶盆

    A . 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B . 中国舞蹈艺术的起源 C . 新石器时代的商业发展 D . 原始先民对美的追求
  • 10. 中原地区的原始农业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至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相当发达。探究这段历史的主要依据是(  )
    A . 炎帝、黄帝的古史传说 B . 《史记》的记载 C . 这一地区出土的陶器等 D . 纪录片《河姆渡》
  • 11. 2023年6月15日,杭州亚运会的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采集。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300—4300年,当时已出现早期国家。良渚古城遗址可实证(  )
    A . 中国最早人类起源 B . 中国打制石器时代的文明 C . 中华悠久的文明史 D . 长江流域出现的最早文明
  • 12.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表明,这些地区的史前文化既有较为鲜明的地域特点,又有诸多相似之处,如风格相近的彩陶文化,这表明中华文明( )
    A . 一脉相承于云南元谋 B . 以彩陶文化为发展顶峰 C . 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D . 由南北向中原依次汇聚
  • 13. 《山海经》记述:“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该传说是(  )
    A . 巨鹿之战 B . 阪泉之战 C . 涿鹿之战 D . 牧野之战
  • 14. 《史记》记载,尧发现舜很贤能,精于农耕,有领导才能,可以托付重任,就把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舜,而没传给自己无德无才的儿子。这反映了(  )
    A . 尧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 尧舜禹都是治水功臣 C . 尧舜按照世袭的方式传位 D . 尧舜时期实行禅让制
  • 15. 把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学习主题是(  )
    A .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二、非选择题(第16题20分,第17题15分,第18题20分,共55分)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石器种类多,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等。考古学家研究出北京人制作石器的主要方法是: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

    材料二 有了火就可以熟食,熟食给人提供了易于消化的食物,这对于人类体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火可以帮助人类驱赶猛兽,又可以照明、取暖。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多处成堆灰烬,可以看出,北京人不仅知道使用火,而且能够管理火,使火不向四周蔓延。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1. (1) 材料一中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方法反映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石器的用途。
    2. (2) 材料二中北京人用火有了哪些进步?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京人用火的意义。
    3. (3) 材料三中的文物是哪一原始人类曾经用过的?根据这两件文物,推测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的技能。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早期人类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 (2) 材料二中,两间原始居民的房屋结构不同,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农耕居民。其中图二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建筑风格不同的原因。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 18.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下列活动任务。

    任务一【探寻·百万年人类史】

    发现的骨器:在北京人遗址中,有许多鹿角被分割成两段,显然是加工过的。截断的鹿角根粗壮而结实,可以做锤子用。遗址中出土的完整的鹿的头骨有成百件。

    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共出土了约十万件打制石器。石器种类很多,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等。考古学家研究出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方法: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

    发现的用火遗迹: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多处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遗迹。灰烬层最厚的达6米。灰烬中含有烧过的朴树子、烧石、各种动物骨骼。

    任务二【探寻·一万年文化史】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

    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骨耜

    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任务三【探寻·五千多年文明史】

    黄帝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到这里拜祭。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会对游客怎么介绍黄帝陵呢?

    1. (1) 北京人是我国原始人类的典型代表,阅读下列相关史料,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有效信息?
    2. (2) 观察图片,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状况。
    3. (3) 请你作为小导游,写一段关于黄帝陵的解说词,1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