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喀什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8-29 浏览次数: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2024九上·二道开学考) 历史学家金冲及认为,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中国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她热爱和平,但决不能容忍别人强加于自己的威胁和侵略。这说明抗美援朝( )
    A .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 . 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 . 推动了我国工业发展 D . 影响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 2. (2024八下·喀什期末) 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它( )
    A .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 .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 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 3. (2024·乌鲁木齐模拟) 截止1953年12月,新中国举行了涉及5.7亿人口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这一选举主要是为了召开(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共八大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4. (2024八下·喀什期末) 1956年,毛泽东在一次国务会议上说:“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一讲话聚焦的是(   )
    A . 新中国成立 B . 土地改革 C . 三大改造 D . 第一个五年计划
  • 5. (2024八下·喀什期末) 在地冻天寒的白山黑水间,面对着日寇的疯狂“围剿”,杨靖宇孤身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甩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两弹一星”功臣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体面生活,克服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这些事迹共同体现了(   )
    A . 爱国主义精神 B . 自力更生精神 C . 团结协作精神 D . 艰苦创业精神
  • 6. (2024八下·喀什期末) “春联”可以折射出社会的风貌。1974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20世纪80年代的一副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中国农民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 经济特区的建立
  • 7. (2024八下·喀什期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   )
    A . 邓小平理论 B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 科学发展观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8. (2024八下·喀什期末)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的奋斗目标是(   )
    A . 推翻三座大山统治 B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 实现共产主义
  • 9. (2024八下·喀什期末) 近年来,驻澳军队广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谊活动,创作了《可爱的中国》《澳门同胞的中国心》《吉祥澳门》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举措( )
    A . 是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B . 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的经贸联系 C . 彰显了澳门的高度自治权 D . 增强了澳门民众的祖国认同感
  • 10. (2024八下·喀什期末)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过程中,除建构孙中山作为革命先驱的形象外,还增加了“爱国主义者”的内涵。这一变化的现实目的在于(   )
    A . 实现民族独立愿望 B . 巩固辛亥革命成果 C .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D .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11. (2024八下·喀什期末) 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其中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   )
    A . 火箭军 B . 陆军 C . 海军 D . 空军
  • 12. (2024八下·喀什期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改善了同美国的关系,也改善了同苏联的关系”。这些“改善”(   )
    A . 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 . 贯彻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 推动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3. (2024八下·喀什期末) 2023年4月6日,沙特和伊朗两国外长在北京成功会晤,宣布恢复外交关系。长期断交的两个中东大国在中国的斡旋下握手言和。这表明新时代中国担当了(   )
    A . 国际经济的推动者 B . 全球环境的保护者 C . 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D . 先进文化的引领者
  • 14. (2024八下·喀什期末) 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发挥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这说明我国(    )
    A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B .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 思想文化建设取得进展
  • 15. (2024八下·喀什期末) 下列两幅图呈现出我国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它们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是(   )

    图-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图二 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A . 健全交通网,改善民生 B . 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C . 发展高科技,巩固国防 D . 有利于海峡两岸交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5分,共55分)
  • 16. (2024八下·喀什期末)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对纪念碑底座浮雕主题的定位是,要选用最能代表人民革命的历史题材来展现纪念碑的主题思想。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虎门销烟、武昌起义、五四运动、胜利渡长江等8个历史题材。

    -摘编自贾英廷《六百年间天安门》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人民英雄”的含义。
    2. (2) 从材料二所列四个历史题材“虎门销烟、武昌起义、五四运动、胜利渡长江”中,任选一个阐明其被兴建委员会“选用”的两点理由。
    3. (3)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重要意义。
  • 17. (2024八下·喀什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仅有3500多亿元,以当年的9.6亿国人计算,平均到每人每天还不到一块钱。布票、粮票、油票、自行车票……各种生活必需品的票证是当时短缺经济的生动写实。街面上整齐划一的蓝白灰着装,更反映出人们物质生活的匮乏。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编写《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材料二 那时候,从国际范围来看,也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机会:许多西方国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产业结构正处于大调整的过程中,许多生产设备和资金闲置,市场萎缩,需要寻求出路,愿意同新中国打交道;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发达国家产业调整的机会,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加快经济发展,引起全世界的注意,被称为亚洲的“四小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

    材料三

    2011至2018年中美日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

    -《中外历史纲要(上)》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经济落后的主要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的有利条件。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及主要成就。
  • 18. (2024八下·喀什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宣传画《发展科学奖励发明为加强祖国工业,农业,国防建设而奋斗!》(局部)。

    -沈榆、孙弋《强国图志:从宣传画里看新中国发展之路》

    材料二 邓小平强调,如果科学技术水平不能得到应有的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也就得不到改善,“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摘编自侯强《邓小平关于科技改革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及现实启示》

    1. (1) 据材料一,说说你对画作内容的理解。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的理由。
  • 19. (2024八下·喀什期末)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主源,华夏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蛮、夷、戎、狄诸族结下了长期的不解之缘。汉民族自形成后一直延续发展,并大量融合了其他民族人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双向融合现象,进而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主人-中华民族。

    -据张植荣著《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2013年

    2019年

    国民生产总值

    35389.3亿元

    57493.0亿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150.2元

    24179.8元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3307.8万人

    3846.7万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材料三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

    1. (1) 材料一中,促进“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传说人物。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