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邢台市多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

更新时间:2024-08-21 浏览次数: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表明(     )
    A . 当时土地关系发生了变化 B . 西欧完成了社会的转型 C . 人文主义思想悄然兴起 D . 资本主义制度日趋成熟
  • 2. 下图所示的现象说明(     )

       

    A . 出现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B . 城市居民阶层迅速崛起 C . 实现了生产方式急剧改变 D . 开启了工业革命进程
  • 3. 到14世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西方一些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的资产阶级贵族阶层。饱受宗教神权专制和“禁欲主义”压抑的人们开始寻求挣脱宗教神学禁锢和束缚的办法。材料主要表述了文艺复兴的(     )
    A . 背景 B . 经过 C . 特征 D . 影响
  • 4. 意大利文学史专家德桑克蒂斯在《意大利文学史》中写道:“但丁带着生者的所有激情,走进那个亡者的国度,并且带上了整个人类社会……他借助一个生者的目光和言语,使一众灵魂得到片刻的重生,得以重新感知以往的生活,仿佛重新回归人类。就这样,诗人拥抱了整个生命:天空与大地、时间与永恒、人类与神祇……”。该作者描述的现象体现的是(     )
    A . 神权至上 B . 理性主义 C . 人文主义 D . 写实主义
  • 5. 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     )
    A . 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B . 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 C . 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D . 证明了妇女地位的显著提高
  • 6. 下侧所示情景得以出现的客观原因是(     )

       

    A . 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B . 西班牙王室的资助 C . 美洲印第安人的邀请 D . 开拓美洲市场的需要
  • 7. 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 . 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 . 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 . 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 8. 在大西洋的三角贸易中,奴隶贩子为赚取更多钱,把人如货物般塞进船舱,因恶劣环境导致传染病爆发,或因风暴延误航行粮水不足时,奴隶贩子会把患病体弱的黑奴直接抛进大海,活活淹死。而即使他们成功上岸,黑奴被贩卖后仅能作为劳动力一辈子工作,他们的子女亦只能是奴隶,继续受奴役或出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美洲地区劳动力紧张 B . 黑人奴隶的处境悲惨 C . 非洲黑人反抗斗争的重大意义 D . 贩卖黑奴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手段
  • 9. 纳西比战役的胜利,使克伦威尔很快掌控了议会的军事力量,从而使得□□社会的整个局势开始向革命方向转化。随后不久国王查理一世被以叛国罪处死,□□的封建专制主义由此没落。“□□”应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德国 D . 美国
  • 10. 历史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制度的革命常常会出现反复,其原因就是旧势力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根除,新的势力也不可能一下子完全压倒旧势力,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同样如此。上述结论可以用来解释(     )
    A . 新航路开辟 B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 美国独立战争 D . 法国大革命
  • 11. 民兵组织“一分钟人”得知消息后,当晚派人驰赴莱克星顿和康科德报信,并立即作出防位,5月19日清晨,英军遭到莱克星顿的民兵阻拦,英军突然开火,民兵猝不及防,死伤十多人。随后民兵与英军正式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正式打响,结果英军损失273人,而殖民地民兵则损失93人。据此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正式打响”的主要原因是(     )
    A . 美国宣布独立 B . 英国殖民统治的残酷 C . 北美民兵取得战争主动权 D . 美国确立联邦制政治体制
  • 12. 由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国家 

    标志性事件 

    政治制度

    英国 

    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

     君主立宪制

    美国

     1787年宪法通过 

    联邦制共和制

    法国

     1785年宪法通过

     民主共和制

    A . 美、法两国政治制度优于英国 B . 三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受经济水平制约 C . 三国均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宪法 D . 三国均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民主制度
  • 13. 1789年,巴黎警钟长鸣,工人、手工业者、城市贫农纷纷涌上街头,夺取武器,开始了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成了全国革命的信号,各个城市纷纷效仿巴黎,武装起来夺取城市管理权,建立国民自卫队,在农村到处都有农民攻占领主庄园,烧毁地契,不久人民组织起来的制宪会议掌握了大权。这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特点是(     )
    A . 革命进程迅速 B . 革命思想进步 C . 革命英雄频出 D . 革命影响深远
  • 14. 1789年7月15日,巴黎人民攻陷象征封建专制的巴士底狱;1789年8月,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1792年9月,建立第一共和国;1794年6月28日,罗伯斯庇尔等22人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的上升阶段画上了句号。上述材料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 . 法国资产阶级与王权斗争的起因 B . 法国社会走向民主共和的进程 C . 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D . 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扩展
  • 15. 恩格斯说:“拿破仑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力图在欧洲帝王中间取得首屈一指的声誉,因此他尽量把自己的宫廷搞得和他们的宫廷一样;他降低了其他帝王的水平,他力图得到和他们同样的荣誉……”下列哪项最能说明恩格斯的论断?(   )
    A .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 B . 与反法联盟作战 C .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 . 颁布拿破仑《民法典》
二、简答题(16分)
  • 16. 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意大利十四世纪伟大诗人但丁·阿利基埃里的长诗《神曲》由“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共一百首构成。作者通过描述自己梦中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经历,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弊端和丑恶,特别是揭露了教会的腐败和堕落,并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感悟,对于意大利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追求真理、追求“至善”的信心。

    图2:拉斐尔(1304-1520)意大利画家、建筑师。《椅中圣母》是拉斐尔所绘圣母像中最著名的一副。在这一作品中,一位善良、和蔼的母亲取代了神圣、庄严的圣母。她像普通的母亲一样,把自己的孩子耶稣抱在膝盖上,静静地用脸颊亲着孩子,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一片温情。

    材料二:为批判当代法国社会,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学说……他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1. (1) 材料一中的图片与欧洲历史上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根据图1、图2两幅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写出3点即可)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及其积极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上述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三、分析材料题(共两小题,第17小题12分, 第18小题 15分,共27分)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独立后,邦联政府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这就给英国的商品倾销以可乘之机,并影响了国内贸易的发展。独立战争给美国留下了近5000万美元的内债和外债,而邦联政府却无征税权,其国库收入主要靠向各州募集,因而缺乏强有力的经济职能。在政治上,这种松散的状态也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和对外保卫国家利益与主权。可见,调整原有的政治体制,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是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这样,各州代表于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反复讨论,终于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即 1787 年宪法。宪法使美国从一个松散的邦联过渡为联邦制国家,使13个州真正联合成为统一的国家实体。

    ——摘自: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依据怎样的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2. (2) 据材料,概括各州代表制定新宪法改变原有的政治体制的原因是什么?
    3. (3) 中国近代史上维新派、革命派为救亡图存借鉴西方政治体制,提出了各自的方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们的方案各是什么?
  • 18.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开始的时候,所谓自由是指贵族对抗国王,可是后来,它逐步地就变成了整个国家反抗国王的暴政。在几百年的时间中,王权与民权之间的这种斗争,是英国政治史发展的一个主线。正是在这样的抗争中,英国走出了中世纪,走进了现代世界。

    ——钱乘旦《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也投入到了反英战争中,英国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在南部战场上,由于政府采取了得到居民拥护的有力措施,任命了格林为大陆军南方集团的司令官,采取了游击战和游击性的运动战战略战术,大陆军和民兵日趋掌握主动。在1781年的吉尔福德之战中,英军伤亡惨重。在大陆军和民兵的持久消耗下,英军渐感力量不支。

    材料三:法国在革命者废除君主政体后,重新构建了社会秩序。然而法国革命者却无法设计出一个可以取代君主专制的稳定政体。19世纪初,拿破仑将法国置于军事统治之下,使革命理念得以在西欧大部分地区传播开来。

    ——《简明新全球史》

    1. (1) 材料一中的“整个国家反抗国王的暴政”指哪一事件?依据材料,这一事件的焦点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归纳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分析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帝国建立的原因及其统治产生的影响。
    4. (4) 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历史主题是什么。
四、活动与探究题 (12分)
  • 19. 探究问题。

    材料: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重点展现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全球扩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历程。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从15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而……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1. (1) 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开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的标志性事件。
    2. (2) 据材料,指出该阶段主要包括的任意两股进步潮流?
    3. (3)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按照“面临问题___________采取做法___________取得成效”的结构,举出一个15世纪到17世纪“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具体示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