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位富人很小气。他准备为儿子请一个私塾老师,但又含不得拿好吃的招待老师,所以没有人愿意给他的儿子当老师。有一位聪明的老师想了一个好办法,他带着一副对联到这位富人家。这副对联上讲明了他对每天生活的要求:上联是“无鸡鸭也可”,下联是“无鱼肉也可”。富人一看很高兴,马上同意让这位老师教他的儿子学习。
等到吃饭时,仆人们端上来的都是粗茶淡饭,老师不同意,那个富人说:“你的对联上明明写好的嘛!”老师让富人把对联拿出来看,等到富人拿出来以后,老师就在对联上加了两个标点,对联变成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那个富人没办法,只好每天大鱼大肉地招待这位老师。
由“鱼”组成的成语很多,如“大鱼大肉”,表示生活很好的意思。
鱼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图腾崇拜之一。至今,鱼还是一种美好的象征。
过年的时候,鱼是饭桌上必备的食物,一方面,它美味可口;另一方面,人们也是利用鱼字的谐音“余”来表示“年年有余”这种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