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

更新时间:2024-08-29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八上·海港期末) 1839年7月,中国严厉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39年在广州主持禁烟的是(     )
    A . 林则徐 B . 关天培 C . 陈化成 D . 邓世昌
  • 2. (2024八上·邢台期中) 史学界将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   )
    A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 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 .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3. (2023八上·海港期末) 下图为近代史上某次运动颁布的革命纲领,据此判断,该运动为(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
  • 4. (2024八上·东莞期中) 1875年,清政府决定每年从海关税、沿海沿江六省厘金等税收中,提取共计约400万两白银,作为筹建海军的专项经费。由此可见,清政府( )
    A . 控制白银外流 B . 筹划制度改革 C . 注重经济发展 D . 重视海防建设
  • 5. (2024八上·常德期中) 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是指( )
    A . 扶清灭洋 B . 自强求富 C . 民主共和 D . 君主立宪
  • 6. (2023八上·海港期末) “雄狮亲驻玉门关,不斩楼兰终不还。”1878年,他的壮举受到西方报纸关注:“今观中国之恢复回部(指新疆),足令吾欧人一清醒也。”他的壮举,在当时被誉为“中国人的气质”。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取得台儿庄大捷 B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 .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 邓世昌黄海大战
  • 7. (2023八上·海港期末) 与下图直接相关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马关条约》
  • 8. (2023八上·海港期末) 1900年,俄国记者杨契维茨基在其见闻中写道:“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团民们仍然挥舞大刀长矛,高喊‘义和拳!红灯照!’ 向车站前进。”与这段见闻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
    A . 三元里抗英 B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 9. (2023八上·内江期中) 章士钊在《孙逸仙·自序》中写道:“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主要是因为他( )
    A . 创立“拜上帝会”,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B .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维新变法 C . 创建兴中会,建立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 D . 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10. (2024八下·路南开学考) 以下两场战争反映的主题是(    )

    名称

    领导人

    结果

    二次革命

    孙中山、黄兴等

    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护国战争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

    A . 袁世凯破坏了责任内阁制 B . 袁世凯复辟帝制 C . 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斗争 D . 工人运动的发展
  • 11. (2023八上·海港期末) 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仅靠移植西方政治制度难以挽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基于这一认识(     )
    A . 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B .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C . 康有为进行公车上书 D .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 12. (2023八上·海港期末) 下面示意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

    A . 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程 C . 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D . 近代中国人民探索近代化历程
  • 13. (2023八上·海港期末) 这个消息传到中国以后,使当时爱国的知识分子燃起了仇日的怒火,北京专科以上学校学生三千余人举行大示威游行,向总统府请愿,要求惩办曹、陆,章三人,六月三日,上海各校学生遂宣告罢课,各地学生先后响应。材料表述的事件是(     )
    A . 新文化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北伐战争 D . 红军长征
  • 14. (2024九下·贵州模拟) 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图片展”。小琳同学找到了一幅《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图片,它应该归入下列哪一栏目( )
    A . 全面抗战同仇敌忾 B .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 .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D . 国共对峙烽火绵延
  • 15. (2024九下·海口模拟) 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阶层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了。“笔与枪联合起来,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材料强调了国民革命时期(       )
    A . 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B . 革命影响的深远性 C . 斗争姿态的彻底性 D . 民众参与的广泛性
  • 16. (2023八上·海港期末) 在全党为挽救革命、寻找革命新道路而进行的艰苦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始于(     )
    A . 北伐胜利进军 B .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C . 遵义会议召开 D . 农村土地革命的开展
  • 17. (2023八上·海港期末) 萧华在《长征组歌》里有这样一段歌词:“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这体现了红军具有(     )
    A .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 .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C . 国际共产主义精神 D . 团结协作共赢精神
  • 18. (2023八上·海港期末)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该材料叙述的会议是(     )
    A . 中共二大 B . 八七会议 C . 古田会议 D . 遵义会议
  • 19. (2024八上·定兴期末)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派针对时局发表自己的看法,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当时,中共的态度是(   )
    A . 扰乱形势,积极救蒋 B . 讨伐张杨,震慑中共 C . 扩大事态,挑起内战 D . 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 20. (2023八上·海港期末) 1937年7月,中共中央发表国共合作宣言:“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治之统一。”该宣言的发表有利于促成(     )
    A . 国共两党合作实现 B .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 . 红军长征走向胜利
  • 21. (2023八上·海港期末) 1938年,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一论断(     )
    A .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B . 坚定了广大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C .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D . 为全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 22. (2023八上·海港期末) 某同学编写历史剧本,在“场景”一栏中有如下五个地名,据此判断其主题是

    A . 北伐战争 B . 红军长征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 23. (2023八上·海港期末)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及郭沫若创作的话剧《屈原》等文学作品问世。此类文艺作品大量出现,意在(     )
    A . 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 . 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 . 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D . 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 24. (2023八上·海港期末) 清末,巴黎的时新服饰,在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各地又追随上海。传统马褂出现变异,“至季年,马褂不过尺四五寸半,臂不过尺二三寸,且仿洋装,制如其体。”据此可知中国近代服饰(     )
    A . 完全西化 B . 新旧并呈 C . 摒弃传统 D . 演变缓慢
  • 25. (2023八上·海港期末) 他被称为“近代实业第一人”,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这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下列属于“他”的经历的是(     )
    A . 编写《天演论》,呼吁变法救国 B . 甲午战争爆发后创建革命团体 C . 创办福新面粉公司,“实业救国” D . 创办大生纱厂,“实业救国”
二、非选择题(共4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4分。)
  • 26. (2023八上·海港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前后,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对中国的侵略也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要形式转变到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马关条约》规定的战争赔款高达23000万两白银(其中包括赎辽费3000万两),割让中国台湾及附近岛屿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把中国进一步推入了半殖民地的苦难深渊。此后,欧美列强蜂拥而至,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空前凶猛,中国的抗争亦随之激烈。抗争有两种类型,动机虽都是为了自救,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一为观察世界形势,认为必须进行政治改制运动,才能与西方并驾齐驱; 一为昧视时代潮流,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成为暴力反洋运动。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 (1) 据材料一,指出列强对中国侵略形式的变化及其具体表现。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政治改制运动”“暴力反洋运动”各指什么运动?
    3. (3) 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 27. (2023八上·海港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 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摘编自统编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秦朝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中国历史上扳倒皇帝的例子有很多,但每次扳倒后,又有新的皇帝登上那个宝座。辛亥革命则不同,其目的不是拥立新皇帝,而是推倒任何皇帝。皇帝被掀倒了,皇帝宝座被废除了,人民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观念,成立了共和国,即中华民国。从此以后,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顷刻覆灭,便是天下共击之的例子。

    ——摘编自张海鹏《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
    2. (2) 据材料一概括20 世纪初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
    3. (3)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是秦朝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的理由。(答出三点即可)
  • 28. (2023八上·海港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十分注意开展实际斗争。 1921年8月11日, 中共中央局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党在工矿企业的基层组织也开始建立起来,如安源路矿在1922年建立了党支部,到1924年5月已有党员60多人。

    ——摘编自张士义《中国共产党历史简明读本 1921-2016》

    材料二   1926年中共党员构成统计表

    广东区

    北方区

    上海区

    湖南区

    工人

    42.68%

    63.7%

    84.32%

    46.9%

    农民

    30.14%

    2.4%

    14.4%

    知识分子及其他

    27.4%

    33.8%

    15、3%

    11.75%

    1928-—1930年党员比例的变化

    工人所占比例

    农民所占比例

    1928年6月

    10.9%

    76、6%

    1929年

    7%

    1930年7月

    5、5%

    1930年9月

    1.6%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

    材料三   在人民群众中所蕴涵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21年后工人运动发展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 (3) 请用一例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 29. (2023八上·海港期末) 阅读材料, 探究问题。

    材料一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1937年7月9日,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发出通电提出,我全体“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此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渡黄河东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总部进入山西境内,开始指挥八路军各部队展开新的战斗。11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此后,晋西北、大青山、晋冀豫、山东、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纷纷建立。相持阶段到来后, 日军将侵华战争的重心指向华北敌后战场,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军。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

    材料二   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12万余人突破黄河天险,由此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陈谢大军完成在豫陕鄂边地区的战略展开,9月,陈粟大军越过陇海路南下,完成了豫皖苏的战略展开。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逐渐转入反攻,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在中原地区展开,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使这一地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 (1) 据材料一,指出八路军进军方向和作战对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八路军东渡黄河后取得的第一个大捷。
    2. (2) 据材料二,指出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的背景。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对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有哪些作用。
    3. (3)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完成的历史任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