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更新时间:2024-09-09 浏览次数:59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A、B、C、D四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 1.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 . 虎门硝烟 B . 鸦片战争 C . 洋务运动 D . 辛亥革命
  • 2.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 .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C .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D . 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3. 1860年10月,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这个侵略者是指(    )
    A . 英国 B . 英法联军 C . 英美联军 D . 八国联军
  • 4. 清政府在威逼之下,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寺地方一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马关条约
  • 5. “健康为正义,正义为健康”是2019年6月2日世界禁毒日的主题,与“世界禁毒日”设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虎门销烟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 6. 他临危受命,“原知此役乃蹈汤火”,“早已置祸福荣辱于度外”,而“为天下万世计”,毅然赴广东禁烟。他是(   )
    A . 张骞 B . 郑成功 C . 林则徐 D . 关天培
  • 7. 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打击了清朝统治,其中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朝对峙局面真正形成的事件是(       )
    A . 金田起义 B . 永安建制 C . 定都天京 D . 北伐和西征
  • 8.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圆明园)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对圆明园进行劫掠和破坏的国家是(      )
    A . 美法 B . 英法 C . 美俄 D . 英俄
  • 9.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 增开通商口岸深入内陆 C . 攻占北京烧圆明园 D . 列强割占中国大量领土
  • 10. 《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这表达了贫苦农民希望(   )
    A . 发展资本主义 B . 实现君主立宪 C . 平均分配土地 D . 集中社会财富
  • 11. 1861年4月,清朝某官员在评价某部文献时说“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     )
    A . 《天朝田亩制度》 B . 《资政新篇》 C . 《劝世良言》 D . 《醒世悟》
  • 12. 2020年是庚子年,最大的事件就是与新冠肺炎不期而遇。同样是庚子年的1840年爆发(      ),改变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3.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革命,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在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 . 建立太平天国政权 B . 定都天京 C .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 . 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 14. (2024八上·东莞期中)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继续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这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   )
    A . 迫使先进中国人寻求御侮之道 B . 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 C . 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D . 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 15. “从社会政治来说,太平天国运动搅乱了整个封建制度,这种搅乱是统治阶级永远无法平复的。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接受了其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材料表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 . 背景 B . 性质 C . 过程 D . 影响
  • 16. 《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割让香港岛。”这场“入侵”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7. 19世纪初,在关于长江三角洲贸易的描述中,凡言及苏州,就有“由苏州分销全省”等字眼;到了六七十年代,对于贸易过程的描述已变为“从上海携带……前往苏州”等。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民运动的冲击 B . 中西贸易的扩大 C . 洋务运动的开展 D . 民族工业的兴起
  • 18. “战争结束了,和平重现了,但中国人没有弄清这场战争的意义……中国没有 利用这五个新通商口岸引进西方近代以来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创造,没有利用五 口通商去培养中国市场,培养新兴产业,培养新的社会阶级和阶层。清政府上上 下下在战争结束后依然浑浑噩噩,继续陶醉在中国文明的昔日光环之中,”材料 描述了这场“战争”的( )
    A . 原因 B . 经过 C . 背景 D . 影响
  • 19.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军官利洛在日记中写道:“在欧洲,外交官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中国的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很容易看出来,他们焦虑的只是一个问题,我们赶紧离开。”中英谈判中,清政府外交代表的表现说明他们(   )
    A . 了解西方国家政策 B . 意识到了条约内容带来的危害 C . 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D . 力图避免洋人提其他过分要求
  • 20. 1965年三联书店出版蒋孟引的著作,全书分6章,对(战争中)中英两国的交涉做了比较深入的考察,先后阐述了英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亚罗(号)战争、广州的沦陷和津沪谈判、大沽之战、最后的战斗和谈判,战争期间英国与其伙伴法国的矛盾等。由此可见,这本书研究的主题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填空题(本题共1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 21. 根据提示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 (1) “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于汉朝,(人名)通西域是“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唐朝中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海路联系日益活跃。明朝初年的(人名)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2. (2) 清朝在台湾设置了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3. (3) 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发动的战争导致了香港问题的出现,写出与此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三、综合问答题(本题共14分。)
  • 2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 (1) 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哪一事件哪一派别的主张?
    2. (2) 材料二中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不同?
    3. (3) 甘愿为救国流血牺牲,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一警世名言后英勇就义的义士是谁?作为青年学生,你从这些仁人志士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品质?
    4. (4) 在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也曾为了救亡图存进行不懈的努力,请列举两次农民阶级的救国尝试。
四、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23题小题12分,第24题小题12分,第25题小题12分;共36分。)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材料二:6月3日……林则徐命人在海滩高处,围起栅栏……待石灰将池水煮沸后,投下鸦片,鸦片就渐渐销毁。

    ——摘自八年级教材

    材料三:“1839年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四: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危害。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我们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3. (3) 材料三中的“运动”“战争”指的是哪两个事件?有人说,没有这场“运动”就没有这场“战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4. (4) 从这场战争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 24. 一艘船、一座城、一首歌都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一艘船】它是历史的见证者。

    图一亚罗号                         图二致远舰

    【一座城】它是历史的亲历者。

    材料:南京,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兴衰,1842年,英国军舰驶入长江,清政府被迫求和,中国的苦难接踵而来。

    【一首歌】它是社会状况的缩影。

    歌谣一:“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歌谣二:“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

    1. (1) 请举例写出图一船只见证的战争中列强犯下的两大罪行。图二船只见证了日本对中国发动的哪一次战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再次对中国发动的战争是?
    2. (2)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842年南京城发生的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的条款内容是什么?南京既是六朝古都,也见证了近代历史的风风雨雨,列举近代史上发生在南京的两件大事?
    3. (3)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领导人、并指出该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25. 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可是他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20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1854年2月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四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1) 材料一中“激烈的禁烟运动”指哪一事件?这个事件是在谁的主持下完成?
    2. (2) 图中“A”区域是什么地方?被哪个国家侵占?
    3. (3) 依据材料三,说明英国对上述中英贸易状况是否满意?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英国采取了什么行动?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