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任务一 新闻阅读 /1 消息二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步...

更新时间:2024-08-13 浏览次数: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演练
  • 1.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阻遏(è) 管辖(xiá)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ǎng) B . 磅礴(bàng) 歼灭(qiān) 荻港(dí) 排山倒海(dǎo) C . 绥靖(suí) 芜湖(wú) 逃窜(cuàn) 高屋建瓴(líng) D . 阌乡(wén) 要塞(sè) 殷红(yīn) 负隅顽抗(yú)
  • 2.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阻遏(阻止) 歼灭(消灭) B . 绥靖(安抚、平定) 殷切(深厚、丰盛) C . 管辖(管理) 锐不可当(抵挡) D . 瑰宝(奇特、珍贵) 高屋建瓴(建立)
  • 3.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 .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C .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 .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 B . 我的启蒙老师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 C . 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D . 现在医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
  •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新闻的标题可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其中主标不可缺少。 B . 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 C . 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D . 新闻的记叙要素与记叙文大致相同,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项。
二、阅读与简析
  • 6.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 (1) 电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2. (2) 导语部分概括地介绍了报道的事实的词语是:
    3. (3) 将文中的“大军”改为“军队”,“冲破”改为“攻进”,“横渡”改为“渡过”好不好?为什么?
    4. (4) 导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读文答题
  • 7. 现代文阅读

    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杨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 (1) 文段报道的两个主要内容是:
    2. (2) 文中的一段议论是:
    3. (3)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此句从侧面写出了:
    4. (4) 本文准确地运用了系列动词,比如:
    5. (5) 本文报道准确及时,试举例说明:
四、拓展训练。
  • 8. 现代文阅读

    酷爱读书的毛泽东

    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战略家,当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在于他毕生勤奋读书学习,读书使毛泽东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形成了他多方面的超凡的智慧和才能。

    毛泽东从幼年起就酷爱读书。在韶山上私塾的时候,他就在必读的课程之外背着先生偷偷阅读《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名著。他读书很用功,放学回家也总捧着书不放,有时因读书耽误了干活惹得父亲大发脾气。他还曾因为读书着迷,让放的牛跑进了邻居家的菜地。他读书很有一股贪劲,曾四处奔走求助,找寻和阅读在韶山能找到的各种书籍。为了看到更多的书,他还曾到湖南图书馆过了半年隐士的生活。在湖南图书馆期间,他早晨一开门就进馆,下午闭馆时才出来,只是中午去买几个烧饼或包子作午饭。在这里他饱览了西方的历史、地理书籍,也读小说,中国诗词和希腊神话,还读了许多反映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经典著作,如《原富》、《法意》,以及达尔文、穆勒、卢梭、斯宾塞等人著作的译本。他后来认为这半年的书海生涯对他的一生有巨大的影响。

    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后,他更加如饥似渴地读书。他广泛阅览,刻苦钻研。他读新康德派哲学家鲍尔生著的仅10万字的《论理学原理》一书后竟写下了一万二千字的评论。他把家里寄来的一点钱都订了报纸。他常把报纸周围的空白处剪下来,然后把印有新闻的部分钉在一起。他在这些纸条上写着城市、河流、山脉的名称。他在读新闻时,手边总放着一本中国地图册和一本世界地图册,新闻中提到的每一个地理名字,他都在地图上找到并记下来。在第一师范的五年半期间里,毛泽东刻苦攻读了许多书,这期间他在书边空白处或笔记本中写的分析、观点评论达百余万字之多。为了培养自己读书的注意力,他还养成了一种习惯,经常拿着书到吵杂喧闹的南北大街上去读。

    以后,毛泽东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读书仍然是他生活中的大事,即使在最艰苦紧张的战争环境里,他也总是不忘读书。

    1. (1) 整体感知——说说文章的结构形式。
    2. (2) 学会提炼——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3. (3) 仔细品读——文章具体写了哪几件事来表现毛泽东“酷爱”读书的?
    4. (4) 认真研读——文章哪些词语最能突出读书的程度?
    5. (5) 拓展体味——读了这段文字你有哪些感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