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一单元 /2 /2.3 *峨日朵雪峰之侧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3 《峨日朵雪峰之侧》课时优化训练

更新时间:2024-08-19 浏览次数: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题目
  • 1. 下列对《峨日朵雪峰之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一句中“此刻”和“仅”意蕴丰富,虽历经艰难,可“我”并没有到达最高峰,但也不意味着这就是终点。 B . 诗人描写的是他在雪峰之侧目睹的一次高原落日美景,用比喻的手法把落日的张力和动势写得精彩绝伦,如在眼前。在视觉之上,诗人又叠加了听觉描写,滑坡的石砾制造的声响如军旅的喊杀声渐渐远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诗中所写落日更显壮观。 C . 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意象,“峨日朵之雪”“太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组成了一个协调的整体。 D . 诗歌的最后,诗人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一同默享快慰!诗人为一只渺小的蜘蛛而不是雄鹰或者雪豹和自己一同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慰而遗憾,深感无奈。
  • 2.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B .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C .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D .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 3. 石砾滑坡的动势与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这与攀登中的“我”的动势正好相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我”在攀登的同时,不时有石砾下滑,说明我有与困难作斗争的豪迈气概。 B . “我”在攀爬过程中,会遇到重重阻力,“我”的攀爬之路非常困难。 C . 我在与石砾与落日抗衡中,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甚至会牺牲生命的。 D . 在荒谬的年代,导致人人信仰缺失,自然会出现“千军万马般的厮杀”的荒谬局面。
  • 4. 请在横线上填写三句话,所填句子与前后内容、句式一致。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

  • 5. 阅读课文《峨日朵雪峰之侧》,完成题目。
    1. (1)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将深刻体验到的生命理念、立场、情感,倾注、融贯到精心选择的生命意象中,雕铸了一幅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 B .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暗示了“我”身后还有一些将要陆续征服的高度。 C . 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闲者赞叹或观赏的对象,而是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 D . 诗歌通过意象之间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
    2. (2) 在诗歌最后,诗人写到的蜘蛛意象有何深意?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手

    侯汝华

    桅墙上旋转着

    七色的明灯,

    蔚蓝的海面上

    白色的帆远了,

    许多人的梦

    迷失于汪洋的波涛中,

    但没有一个人

    知道你心中的大海。

    地中海畔的去年的葡萄藤

    挨过了严厉的秋天

    可还是一样的凝绿?

    而你的眼睛却凋谢了。

    当薄暮的黄光

    被天外的风吹动时,

    你可曾感到那一年

    在南中国嗅过的橙花香?

    待到夜色垂落了,

    繁星跟灯塔的秋波

    参杂着一个肺病女

    歌唱城头的古调,

    而你的多年的劫运

    又在记忆里浮上了黑影,

    为的是海已幽黯,

    你却离家乡的果树园更远了。

    1935年4月18日于广东潮州

    1. (1)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将水手有“心中的大海”与许多人的梦“迷失于汪洋的波涛中”进行对比,表明水手内心有着远大而崇高的理想。 B . 大自然的秋天无法改变地中海畔葡萄藤的凝绿,而人生的秋天却让水手的眼睛过早“凋谢”,通过对比,写出水手生活的艰辛。 C . “而你的多年的劫运/又在记忆里浮上了黑影”,表明水手多年来经历数次厄运,心灵上留下了阴影,触景浮现。 D .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旧中国水手漂泊的生活和浓重的忧愁,反映了旧中国老百姓在离乱年代背井离乡的社会现实。
    2. (2)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开头的“蔚蓝的海面上/白色的帆远了”与《沁园春・长沙》中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为全篇涂上一层忧郁的底色。 B . 诗人在第二段中提出疑问“你可曾感到那一年/在南中国嗅过的橙花香?”,激发读者的想象,体现了诗歌的含蓄美。 C . “迷失于汪洋的波涛中”“凋谢了”“夜色垂落了”“海已幽黯”等冷色调语句,让人在静远虚灵中渐渐感受到生命的沉重与哀伤。 D . 诗歌以水手“离家乡的果树园更远了”结尾,韵味深长,不仅照应了中间“在南中国嗅过的橙花香”,还呼应了开头“白色的帆远了”。
    3. (3) 结合诗歌分析“橙花香”意象的作用。
    4. (4) 诗人是如何塑造水手这个形象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 (5) 本诗感情浓烈,诗人借助雪峰之侧一系列的意象,表达感情。本诗激情澎湃,催人奋进。抒情要讲究策略,遵循一定的章法,才能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请运用合适的抒情手法,写一段小诗,表达对现实生活中趋炎附势、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爬的人的憎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