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6 诗词五首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五首》同步练习二

更新时间:2024-08-22 浏览次数: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题目
  • 1. 填空。
    1. (1) 《饮酒》(其五)的作者是,字(朝代)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伟大的诗人和辞赋家。
    2. (2) 《春望》的作者是,字,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及“三吏”“三别”等。
    3. (3) 《赤壁》的作者是,字,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
    4. (4) 李贺,字长吉,有“诗鬼”之称,是中唐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与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5. (5) 李清照,号,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 2.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lú)在人境,而无车马(xuān)。 B . (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yān)脂凝夜紫。 C . (j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cháo)。 D . 我报路长(cuō)日暮,学诗(màn)有惊人句。
  • 3.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飞鸟相与还(相伴) B . 我报路长日暮(叹息,慨叹) C . 欲不胜簪(全部) D . 黑云压城城摧(将要)
  • 4. 默写。
    1. (1) 古诗词大多有含蓄隽永之美,杜甫《春望》的“”就是借花鸟抒写忧国伤时之感。
    2. (2)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诗句是“”。
    3. (3)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写出了守城将士威武雄壮的诗句是“”。
    4. (4) 杜牧《赤壁》中从一件不起眼的物件写起,暗喻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诗句是“”。
    5. (5) 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词中化用了庄子典故和仙山传说,表达词人有高飞之志、向往理想境界的句子是“。风休住,!”
  • 5.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饮酒》(其五)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 6. 下列对《饮酒》(其五)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 . 这首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 . “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 . 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远离世俗的情趣。
  • 7. 下列对《春望》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的“国破”直说国都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时长安城的荒凉。 B . “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 . 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 . 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结束之后,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 8. 下列对《雁门太守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是拟古乐府诗,意境非常苍凉,语气非常悲壮,表现了将士们为国效忠、凛然无畏的精神。 B . 首联以“黑云”比喻我军雄姿英发,“甲光”与“黑云”色彩鲜明,显示了敌军将士来势汹汹。 C . “半卷红旗”写趁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感慨悲歌之地,再加上一个“鼓寒”的声音细节,悲壮的气氛就更浓了。 D . 尾联中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作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
  • 9. 下列对《赤壁》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一、二句以古战场的遗物想到周瑜在赤壁一战的胜利。 B . 后两句是假设的一种情况,第三句前省略了一个“如果”。 C . 后两句写周瑜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偶然取胜,其中末句暗示周瑜取胜后的得意。 D . 全诗隐含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
  • 10. 下列对《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李清照南渡之后,词作大多沉痛愁苦,而这首词却充满了浪漫幻想的气息。 B . “我报路长嗟日暮”中的“嗟”字,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对日暮美妙神奇景象的赞叹。 C . 在下片的最后,词人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去那没有战乱、离散和悲伤的仙境。 D . 全词表现了词人不甘忍受现实,却又无能为力,只好借助想象去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词人在这首词中带上了少有的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
  • 1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 江 晚 景

    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怎、何。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 (1)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中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津亭”和“客船”。 B . 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喜悦的心情。 C . 颔联间接抒发了诗人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 D . 尾联复写春江景色: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让人赞叹。
    2. (2) 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 . 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 . 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 . 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