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无衣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更新时间:2024-11-25 浏览次数: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名篇名句默写
  •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秦风·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句子是“”。
    2. (2) 苏轼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描写泛舟水上的情景,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两句的描写非常相似。
    3. (3) 在古代,“乌鸦”常与宗庙祭祀、祖业社稷有着密切联系,如诗句“”;诗人也常用“乌”意象来寄托内心情感,如“”。
二、文言小题
  • 2.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衣》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叙说着将士们的英雄主义气概。 B . 《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春夜月下的幽美越远之景,作者张若虚用其中的五个主要意象,创制了这首诗的诗题“春江花月夜”。 C . 《老子》一书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观察到万事万物普遍存在着既相互矛盾又可互相转化的两个方面。 D . 《屈原列传》中,“齐与楚从亲”中的“从”指“合纵”,意为“合众弱以攻—强”,指的是诸侯联合抗秦。
三、现代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而一个确定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

    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这种能力是通过对世界的领悟内化而成的潜在逻辑,因此它具有某种“自然习得”甚至“与生俱来”的性质。但它同时也具有模糊性、直觉性和不确定性,要使这种潜在的逻辑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性、确定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清晰性、规范性、一致性和相干性的显性逻辑,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强化逻辑训练。

    (摘编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

    材料二:

    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运用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能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

    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辞虽已甚,其义无害。”宋人严羽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讲究形象性、跳跃性,不能用常理来衡量。鲁迅说:“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

    值得注意的是,“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同样得到了逻辑学界的认可和重视。“无理而妙”是反逻辑的,而创造、赏析它,却又离不开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智慧和能力。《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道: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从事理上说,“晓来谁染霜林醉”问得稀奇,“总是离人泪”答得更不近情理。然而,从艺术上说,这一问一答,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把人情移用于事物,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这段文字,堪称“无理而妙”的上品。不过,我们细想一下,这“无理”之中,也仍然有“有理”之处。“眼泪”是液体,故可用之“染”物;“霜林”是“红”的,故是被“染”的。假如无此二者,这里要表现的离情别绪,恐怕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或者竟一变而为“无理而不妙”了。可见“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只不过是在逻辑的基础上要加上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及放飞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离开了这种深邃的逻辑基础,人们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无从发挥了。

    (摘编自张炼强《修辞艺术探新》,有删改)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理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理性的推演活动具有生产性或构造性,这一活动过程可能作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思想产生混乱。 B . 逻辑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 C . 推理链条越是环环相扣,推理施加的条件越是严苛,越能反映人们思维的精细严密,也就越能得出无可置疑的结论,也就越遵守逻辑规则和定义。 D . 逻辑有效性理论的确立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具备了逻辑品行,也会因为加入一些描述性语句而丧失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的人语言表达清晰且规范,是因为逻辑能力“与生俱来”存在他的大脑中,具有“自然习得”的性质。 B . 语言和逻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运用的艺术,虽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有时又可以突破逻辑的拘囿。 C . 只运用逻辑的理性去认识“诗家语”,那么我们对于诗人和诗歌,往往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 D . 只有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才有可能发挥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
    3. (3) 下列选项的诗句,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   )
      A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 B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引》) C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D .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无衣》)
    4. (4)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5) 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被誉为“出乎意料又入乎情理的佳句”,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掷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潜,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爱居爱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闻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①镗(tāng):鼓声。②土国:挖土筑城。城漕:在漕地筑城。③孙子仲:人名,卫国将领。④爱(yuán):于何。⑤于嗟:吁嗟。阔:指远别。活:同“恬”,相会。⑥洵:远。信:守信,守约。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全诗采用赋的铺陈手法,描述了一位士卒入伍、出征、思归、逃散的全过程。 B . 前两章写人伍出征的基本情况,从鼓声写起,交代了士兵南行远征的背景原因。 C . 第三章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通过设问表达了戍边士卒在战乱中的内心感受和精神状态。 D . 第五章承接第四章对往事的追忆,写生死不离的信诺难以实现的残酷现实。
    2. (2) 《无衣》和《击鼓》都是诗经中关于战争的诗,但两首诗又有不同,请从情感方面进行分析。
  • 5.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军北征》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把地域、季节、气候交代清楚,着力展现了这次行军的环境特点。 B . 《行路难》这一首哀怨之曲,不是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遍吹”,把读者带入笛声响彻夜空的悲壮境界。 C .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运用了夸张手法,表现了大漠行军情景,荒凉悲怆,有“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 D . 《诗经•秦风•无衣》质朴的诗句中蕴含真挚的情感,体现秦人“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的气魄和“欢爱之心”。
    2. (2) 这两首诗歌都以战争为题材,但抒发的情感和使用的艺术手法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6.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终  风   

    《诗经·邶风》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注释】终风:长风。敖:通傲莫往莫来:不往不来。曀:日色昏暗。愿言:期望。言,衬词,无义。虺虺:雷鸣声。怀:永远怀念。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章,在终日的大风天气里,她想起了曾经和他在一起的时光(他是那么的亲近或者轻薄),不由得心生感伤。 B . 第二章自问自答。他爱不爱我?肯不肯来看我?他终究没有来。对方的不往不来使她开始思念起他来。 C . 第三章中“愿言则嚏”意思是:(“我”)期望(如果你在想“我”),那么(就让“我”)打个喷嚏。这刻画人物心理的手法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尾联一样。 D . 这首弃妇诗以第一人称角度、女子口吻写女子的爱情遭遇与心情,跟《氓》表达的主题一致。
    2. (2) 此诗使用了较多的表达技巧,请选取两个加以简析。
  •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自咏示客

    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①,客来苦劝摸床棱②。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①箝纸尾:典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②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首句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我”白发稀短的颓唐老态,寄寓着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 B . 第二句“又”字写出了岁月流逝人生倏忽的感叹,“上元”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 C . 客人苦劝“我”遇事模棱两可假装糊涂,主要表现客人对“我”处世方式的不满。 D . 诗人借“箝纸尾”这个典故抒发感情,含蓄深刻,“饱谙”:二字更是意味深长。
    2. (2) 诗歌的尾联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 8.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同袍”“同泽”“同裳”,表现出大敌当前,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 B . “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的描述,反映出了战士们积极备战的高昂热情。 C . “与子偕作”一句中,“作”是“起”的意思,表明诗中的战士们一起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D . 这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中所独有的矫健爽朗的风格,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2. (2) 朱熹认为这首诗体现了秦人“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的气魄。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 , 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唐代宗广德元年末时,杜甫客居四川阆州。②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③请缨:将士请命杀敌。

    1. (1)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衣》全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采用问答式的句法,重章叠唱,回环往复。 B . 《岁暮》前四句陈时事,后四句抒怀抱,饱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殷忧,对国家的热爱。 C . 《岁暮》“烟尘”与后文的“鼓角”视听结合,突出了边地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D . 《岁暮》诗人客居西蜀,渴望济世,不敢吝惜一己之性命,但报国无门,只得暂时保全自己。
    2. (2) 《无衣》与《岁暮》两首诗中,先秦与唐朝将士对待战争的态度形成鲜明反差,请结合具体诗句 , 分析这两种不同态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