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1)实验时透过玻璃板看到的“蜡烛 B”是经玻璃板(选填“反射”或“折射”)成的虚像;
(2)在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平直的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放置;取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目的是;
(3)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下面选项中的;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偶然因素,寻找普遍规律
(4)如果在蜡烛像的位置放上一张白纸作为屏幕,则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白纸板上承接到 A 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5)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把玻璃板沿CD水平向右移动,可以观察到像相对于蜡烛 A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如果将玻璃板绕 EF 轴顺时针转动,可以观察到像(选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不动”)。若玻璃板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 A 蜡烛,2s后B蜡烛应远离原来的位置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6)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L1和L2平行竖直放置,两镜相距s,物体A在两镜之间,A在L1中的一个像是A1 , A在L2中的一个像是A2 , 已知A1、A2相距s1 , 当物体A在两镜之间移动时,A在两镜里成的像A1、A2的距离s1的变化情况是(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物距U(cm) | 5.0 | 6.0 | 7.0 | 8.0 |
像距V(cm) | 4.5 | 5.5 | 6.5 | 7.5 |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 .
铜镜
铜镜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圆形居多,方形较少。镜面平整光滑,镜背有反映中国文化特色的纹饰图案。
针对铜镜成像,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器用中做了极好的阐述:“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纳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沈括在此比较了平面镜、凹面镜“鉴洼”和凸面镜三者成像情境。平面镜若小,则“不能全纳人面”,而凸面镜“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他进一步指出,在镜的粗坯制成后,“复量鉴之小大”,在镜上“增损高下”,即改变其曲率半径,从而可使“人面与鉴大小相若”。这是极符合光学原理的叙述,因为球面镜的物距、放大率的数值、曲率半径有以下关系: , 当物距取一定值后,放大率的数值仅仅与曲率半径相关。这时,改变曲率半径就可以改变放大率,从而使小镜“全纳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