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主题情境...

更新时间:2024-09-03 浏览次数:5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24分)
  • 1. 学校八年级开展以“信仰与力量,传承与前行”为主题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同学们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在阅读中涵养心灵,在写作中学会思考。亲爱的同学,请你积极参与。

    【任务一】展板·书写奇迹

    下面是编者拟写的序言,请你帮小秦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阅读经典,咀嚼经典,在从容流淌的文字中,我们聆听了藤野先生的谆谆教诲,欣赏了一幅幅风光旖旎的山水画卷,感受到了父亲pán跚的背影里令人潸然泪下的父子深情。吟诵经典,品味经典,我们高声赞美倔强挺立的白杨树,渴望品尝昆明雨中味道鲜腴的菌子,热情歌颂那永不消shì的神奇而不朽的生命……经典点燃我们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生活。

    1. (1) 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倔强 鲜腴

    2.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pán跚   消shì

  • 2. 【任务二】展板·领略诗韵

    根据展板内容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诗文自有美景致。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天接云涛连晓雾,”展示了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画。

    诗文自有真情意。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抒写了将士们誓死报国之志;杜牧的《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阐述了成功也离不开机遇的道理;《〈孟子〉三章》中,“,贫贱不能移,”则展现了大丈夫之风范。

  • 3. 【任务三】展板·浸润经典

    活动中,勤学小组进行了整本书阅读,并写了读后感,请你也参与其中。

    1. (1) 下面是小组同学为读后感拟的标题,请选择与主标题对应的书名,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A.《昆虫记》         B.《飞向太空港》

      C.《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D.《寂静的春天》

      ①科学文学 完美结合——读有感

      ②深情呐喊 环保先驱——读有感

    2. (2) 请你参照第(1)题,在下面①②中任选一个,将读后感的主标题补充完整。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读《长征》有感

  • 4. 【任务四】展板·抒发感悟

    小秦同学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感而发,写了下面的感悟,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问题。

    ①学习语文的目的不止在于雕琢文字、____,更重要的还在于____、传播文明。②读经史子集,观山川自然,评时政热点,阅名篇佳作,潜移默化之中,我们蒙昧的心智得以开启、粗糙的情感变得细腻,贫瘠的心田得到滋养。③语文还承载着传道的使命,通过培育人文情怀,传递人道精神,引导人们向善向美。

    1. (1) 请将下面的短语分别填在第①句中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塑造灵魂      B.习得技法

    2. (2) 请提取第③句中画波浪线部分的主干,并写在下面。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琢”字偏旁是王,是左右结构,共十二画,第十笔是点,意思是雕刻玉石,使成器物。 B . 文段中的“目的”“传播”“贫瘠”“通过”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介词。 C . 第②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该将“心智得以开启”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D . 文段中“雕琢文字”“潜移默化”“人文情怀”“向善向美”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 5. 【任务五】展板·走进书法

    “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之一。某校八年级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汉字书写】请从下面的九宫格中找出一句古诗,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2. (2) 【材料探究】请概括以下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汉字书法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二: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书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颜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作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3. (3) 【书法教育】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是一项语文基本功。然而,一些学校只重视文化课,没有把书写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导致学生书写不规范、不美观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就加强书写教育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4. (4) 【获奖采访】假如你是校记者团记者李华,对本次活动特等奖获得者宇佳和思妍两位同学进行采访,请根据语境分别设计一个采访问题。

      李华:①

      宇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是我在练字道路上得到的感悟。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定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李华:②

      思妍:因人而异,我比较注重书写时运笔的力量,力量均衡,书写出来的字具有整体性,赏心悦目。

二、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 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想象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也是学习和研究的驱动力,科普科幻创作是激发和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的良好载体和途径。当下信息技术和教学工具种类繁多,科普科幻教育需要从挖掘青少年的兴趣入手,不仅要好看,更要好玩,才能有效调动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大国重器和大科学装置也需要更多的好故事,给青少年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各界应整合资源,用科普科幻为激发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赋能,汇聚科普科幻创作和国际资源,为青少年群体呈现科普科幻、科技发展双向丰富的精彩成果,鼓励他们放飞梦想,创造更多可能。

    (摘编自《青少年为什么要读科幻?专家热议科普科幻教育》,“中国科普网”)

    【材料二】 有人说:“科学=想知道+想知道的方法。”真正的科学教育不是让学生背诵某个化学方程式,也不是记住某个科学事件的时刻,而是引导学生用好奇心去探索和破解想知道的知识及整个探索的过程。

    科幻教育为科学教育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涵。首先,科幻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其探索未知的热情。科幻作品往往包含了丰富的科学元素,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其中融入了大量的科学原理和知识。通过阅读科幻作品,学生们可以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接触到复杂的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其次,科幻教育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科幻作品中充满了各种想象和创新,比如寻找外星文明、超光速旅行、虫洞穿越等,这种无边无际的想象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敢于挑战未知。

    (摘编自《“颜宁之问”折射想象力缺失 科幻教育大有可为》,《科普时报》)

    【材料三】 近年来,科幻书籍和电影备受家长和青少年的喜爱。首先,在科幻书籍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新奇的机器设备和自动化系统,人们可以开飞行器飞到太空,可以穿着盔甲进行深海勘探,可以通过接收器随意进入某个世界寻宝。这些新奇的设备让青少年在阅读科幻小说的同时,获得了新知识和启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创造出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其次,科幻小说中所创造的各种新颖的物品、人物形象,都是作者从丰富的人脑模型中提取的。科幻小说鼓励我们不断地审视生活并探索未知,尝试将某个可能性或假设注入创作中,加以运用或变通。最后,在科幻小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事物带来的困惑和挑战。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思维,在各种无序的、不确定的情境中,通过创新的思考和探索,创造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摘编自《让青少年在科幻阅读中培养创新思维》,《科普时报》)

    【材料四】 讲好科幻中的中国历史故事,可以激发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的认同。对中国历史的认同,也意味着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比如,《流浪地球》系列科幻电影中就不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在好莱坞科幻大片中,遇到灾难时,主人公会带着大众乘坐方舟或者飞船去逃难,而《流浪地球》中的人物却选择带着地球寻找新的家园,反映了中国人故土难离的文化情怀。

    讲好科幻中的当代中国故事,可以激发青少年对中国现实的认同。对中国现实的认同就是要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产生强烈认同。《流浪地球》系列科幻电影的成功就离不开中国强大的科技制造实力。

    讲好科幻中的未来中国故事,可以激发青少年对中国未来的认同。从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开始,中国科幻作家就书写了对中国未来的无限畅想。在郑文光的笔下,中国变成了全球瞩目的航天大国,开始了飞向人马座和建设火星的道路。《从地球到火星》引发了北京地区火星观测热潮。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则在20世纪60年代畅想了未来的人造食物、人造太阳、电视手表、人造器官等发明,大多数构想已经在21世纪实现。

    (摘编自《用科幻之光点亮青少年的爱国心》,《科普时报》)

    1.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好莱坞科幻大片中,遇到灾难时,主人公会带着地球寻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中的人物会带着大众乘坐方舟或者飞船去逃难。 B . 科幻书籍和电影备受家长和青少年的喜爱,其中所创造的各种新颖的物品、人物形象,都是作者从丰富的动物模型中提取的。 C . 想象力是青少年学习的驱动力,大国重器和大科学装置需要更多的好故事,给青少年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D . 在叶永烈的笔下,中国变成了全球瞩目的航天大国,开始了飞向人马座和建设火星的道路;《从地球到火星》引发了北京地区火星观测热潮。
    2. (2) 根据【材料二】,说说科幻教育为科学教育增添了哪些丰富多彩的内涵。
    3. (3) 讲好科幻中的中国故事对青少年有哪些影响?请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仰望坚守者

    李亚军

    ①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向往的高地,青藏高原可能是很多人最神往的地方!

    ②40多年来,每次面对地图,我都会长久地凝视那片青紫色的区域。那个离天最近的地方,就这样一直深深地震撼和吸引着我。

    ③终于有机会来到神往已久的高原,进入其腹地,行进在天路上,心中响起无声的交响。高原美不胜收的奇异景色吸引着我的眼球,也在一直考验着我的心肺。行至风火山口时,我感到一阵阵头痛。脑袋似乎要炸裂,只能悄悄地咬紧牙关,按住胸口,用沉默来抵御最高处的煎熬。

    ④三江源头冰连天。雪山与白云融为一体,蓝天与冰河相互交映。河湾那片红顶的建筑,像心的家园,成了收留我们的驿站。走进兵站,刚松了一ロ气,身体就支撑不住。我踉踉跄跄地走到路边,翻江倒海地呕吐了出来,感觉胆汁胃液都要吐光了。

    ⑤屋里的氧气罐提前打开了,进入后马上有到了森林深处的感觉。我连忙深吸几口气,让两肺的每一个细胞都痛快地解了馋。一直紧缩的肺片舒展许多,头也没有那么难受了。人还是不敢动弹,似乎随时要“坍塌”。静静地平躺在木板床上,大口吸着氧气,我慢慢移动目光,环视简朴的宿舍。一张旧木桌边的地上并排放着两个蓝色的暖水瓶,暖水瓶旁边放置着一个塑料盆架,上下各放着一个塑料盆。挨着塑料盆架的是两只红色的水桶,分别贴着标签,一个标着净水,另一个标着废水。

    ⑥高原上并不缺水,即使干枯的昆仑山区,也不时会有一片又一片或大或小的水域,但这里的水大部分时间藏在冰雪中。战士们日常用水,必须到河谷中凿出冰块,一块块扛回来,化成冰水。冰块中含有杂质,看似清亮实则并不洁净。融化的冰水不能直接饮用,需加热。而高原上的气压严重不足,水在自然情况下无法烧开,常常只能烧到七八十摄氏度。常年驻扎在此的战士们,早已习惯了喝这样的温暾水。

    ⑦很多年前,一位名叫慕生忠的陕北汉子,带领着2 000多名官兵,牵着几万头骆驼,爬冰卧雪,用最原始的办法,撬动亘古荒原,破开千年陈冰,铺就了一条通往藏区的生命线。

    ⑧祖国大发展,高原变通途。这条交通线上,已经架起电线光缆,铺设了石油管线,开通了青藏铁路,覆盖了现代化的网络,兵站、泵站和机务站等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的服务和保障。再现代化的站点也需要有人来坚守,近2 000千米长的青藏线上,每天都有近万名高原官兵在坚守。

    ⑨窗前的光线慢慢暗下来。随着一阵哨音的吹响,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我艰难地移步,扶着楼梯下楼,走过大院,走进大餐厅里。几十张方桌前,战士们在低头吃饭。盛了半碗稀饭,打了一小碟青菜,拿了一个馒头,我就近在一张餐桌前坐下来,侧头看到坐在旁边的一名小兵。瘦小的身躯显得特别单薄,稚气未脱的脸有些发紫,双眼充满了血丝,头上缠了一圈绷带,让人看着十分心疼。我不禁问:“小同志,你多大了?”“19岁。”他随口回答后,冲着我腼腆地笑了笑。“开了一天车,累吗?”我接着问。“不累。”他想都没想地回答我,声音虽然不大,却异常坚定。“你头上为什么缠绷带?”我追问。“头疼。”他用手轻轻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嘴里蹦出两个字后,不好意思地笑着,低头继续吃起饭。瘦弱的身躯随着咀嚼动作轻微起伏。我一时有些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鼻子里泛出了强烈的酸意。看了几分钟后,我还是没能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

    高原上的小草,因为长期经受着极寒和缺氧,拥有了极不平凡的生命。它们那样渺小,却有着平原上参天大树难以企及的高度。同样,一个能够为了别人而奉献自己的人,即使在万千人中,也会因为拥有了高贵的品质,而为世人敬仰。

    人向高处走。世界屋脊上,行走着一群这样的坚守者。

    (选自2024年1月11日《陕西日报》,有删改)

    1. (1) 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文章的脉络。(每空限4字)
    2. (2) 文章多处描写了“我”因高原反应而产生的种种不适,有什么用意?
    3. (3)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①战士们日常用水,必须到河谷中凿出冰块,一块块扛回来,化成冰水。(加点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②看了几分钟后,我还是没能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这句话流露出“我”怎样的心理?)

    4. (4) 请结合全文,理解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高原上的小草,因为长期经受着极寒和缺氧,拥有了极不平凡的生命。

    5. (5) “世界屋脊上,行走着一群这样的坚守者。”读完文章,请你为这群“坚守者”写一段颁奖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字)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

    【乙】上以兵部郎中戴冑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冑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擢:选拔,提拔。③资荫:资,即资历;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的入仕权利。④流:流放,放逐。⑤布:公布,宣告。⑥犯颜:冒犯主上的尊严。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之士不拜

      其将可袭而虏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天下无冤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胜败乃兵家常事 B . 居无何 居功自傲 C . 据法应流 据理力争 D . 复断之以法 无价之宝
    3. (3) 用“/”划分句子停顿。(限断两处)

      上 以 选 人 多 诈 冒 资 荫 敕 令 自 首 不 首 者 死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5. (5) 【甲】【乙】两文塑造的人物,你更欣赏谁?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 9.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1) 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诗的结尾,诗人已得“”,却“欲辨已忘言”。

    2. (2) “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
三、写作(50分)
  • 10.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4)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