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更新时间:2024-09-03 浏览次数: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2八上·黄岛期中) 下列对《赠从弟》一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A . 诗人塑造了这样的松树形象:挺拔端正,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本性高洁且内心坚劲。 B .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写松树在风中随风摇摆的欢快状态,表现了松树和风声密不可分的关系。 C .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本性。 D .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诗人写松柏的坚韧端正,勉励从弟不畏艰难,保持顽强而高洁的品性。
  • 2.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下列关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1-4句以神龟、腾蛇终归于尽为喻,说明人的生命也有尽期,面对“人固有一死”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诗人内心倍感悲观凄凉。 B . 诗歌5-8句运用比喻,诗人以伏在马槽的老骥仍想着驰骋千里来自喻,写出了虽到暮年但建功立业的壮志不减,写出了诗人老当益壮的精神。 C . 诗歌9-12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指出人寿命的长短和天有一定关系,但也不是完全由上天决定,体现了诗人不信天命、积极乐观的思想。 D . 诗的最后两句说:高兴之极,歌咏此诗以表达自己的心志。这是乐府诗的一种程式化结尾,与正文内容没有太大的关系。
  • 3. 下列对《梁甫行》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这两句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但这里的人生活很幸福。 B .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写了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恐惧与凄楚。 C .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D . 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民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 4. 下列对《庭中有奇树》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的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 B .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 C . 这首诗以乐景写乐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喜悦之情。 D . 这首诗的尾联卒章显志,点明诗旨。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二、句子默写
  • 5. 默写古诗文。
    1. (1)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2. (2) 风声一何盛,。(《赠从弟》刘桢)
    3. (3) ,志在千里。(《龟虽寿》
    4. (4) 柴门何萧条,。(《》曹植)
三、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 (1) “行止依林阻”中“依”字很有表现力,请加以品味。
    2. (2)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深化了主题。请说说你的理解。
  • 7. 阅读古诗,完成小问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 (1) 结合全诗来看,“风”和“松”有什么特点?
    2. (2)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赏析其作用。
  • 8.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龟虽寿

    东汉末·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开篇就点明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的道理。 B .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说明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 C . 全诗以景抒怀,诗人虽已到暮年,但是他仍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D . 《龟虽寿》从整体看,直抒胸臆。
    2. (2) 诗中的“烈士”指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 9.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乙】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诗的“折”与乙诗的“搔”都是动作描写,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感波动。 B . 甲诗“馨香盈怀袖”中的“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着花枝,站立了很久。 C . 乙诗的颔联运用移情手法,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D . 甲乙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2. (2) 这两首诗都以写景开篇,都描绘草木茂盛之景,但目的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