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7节 我国的气候...

更新时间:2024-08-27 浏览次数: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大量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A . 二氧化硫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碳 D . 可吸入颗粒物
  • 2. (2024八上·衢州期末)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等造成的损害。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 . 寒潮 B . 台风 C . 沙尘暴 D . 地震
  • 3. (2024八上·拱墅期末) 唐代诗人王之涣有诗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
    A . 不受夏季风影响 B . 夏季风来的迟 C . 年降水量稀少 D . 雨季来的迟
  • 4. 从“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可以看出,我国5000年来气候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
    A . 冷暧相互交替,变化周期不一 B . 气温持续下降 C . 气温先下降后上升 D . 无规律可言
  • 5. (2023·温州模拟) 读“我国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下推断该地气候特点正确的是( )

    A . 终年低温,干燥少雨 B . 终年高温,雨量均衡 C .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D . 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 6. (2024七下·奉化期末)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某区域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消耗总量相平衡。倡导“碳中和”有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A . 温室效应 B . 酸雨污染 C . 臭氧空洞 D . “白色”污染
  • 7. (2024九下·瓯海模拟) 今年春节前有两场强冷空气过程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寒潮天气,温州市区也迎来大雪天气,其中大罗山局地积雪深度厚达22厘米。关于天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本次降雪量不应该计入温州全年的降水量 B . 此次冷空气是由太平洋方向的东南季风带来的 C . 寒潮通常伴随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现象 D . 雨雪等天气主要发生在大气圈的平流层中
  • 8. 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强烈的沙尘暴,大量沙尘不仅降落到北京,甚至远降韩国,日本也能观察到沙尘。专家对沙尘褒贬不一,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能减弱酸雨的酸性,减弱温室效应.也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是形成酸用的原因之一。根据上述短文和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沙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沙尘已成为跨国境的环境问题 B . 飘浮在空气中的沙尘属于空气质量周报“首要污染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C . 沙尘形成酸雨,可能是吸尘吸收了经过地区被污染空气中的氮.硫的氧化物所致 D . 沙尘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 9. (2024八上·台州期中) 根据下列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推断四地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 10. (2024八上·婺城期中) 我国是一个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下列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 . 寒潮 B . 火山喷发 C . 洪水 D . 台风
  • 11. 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下不属于有效措施和方法的是( )
    A . 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 B . 修建防御工程 C . 为了减少损失,对自然灾害尽量不要预报 D . 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中心
  • 12. 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
    A . 山体崩塌——地震——海啸 B . 火山喷发——暴雨——全球气候变暖 C . 台风——泥石流——山洪暴发 D . 滑坡——水土流失——疾病蔓延
  • 13. (2023八下·余姚期末) 2023年5月29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预报:今年第2号台风“玛娃”将以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向我国台湾省移动,届时台湾将有大雨,降水量为25~35毫米,局部地区将出现降温。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降水量是某段时间内,单位面积内的降水体积 B . 气温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C . 台风天我们应该准备一定量的食物与水,尽量减少外出 D . 该台风预警描述了台风来临时的天气情况
  • 14. (2023·宁波模拟) 2022年第12号台风“梅花”于9月8日生成,后向西北移动。9月14日20时30分左右,“梅花”在浙江舟山普陀沿海一带(29.9°N、122.3°E)登陆。下列叙述中有误的是(  )
    A . 侵袭我国的台风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B . “梅花”登录的位置处于地球的北半球、东半球 C . 台风来临时,应关紧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尽量不要外出 D . 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巨浪,并引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
  • 15. (2023八上·杭州期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活生产中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 . 城市增加绿化面积可以适当削弱热岛效应 C . 台风、寒潮、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对东沿海各省影响很大是因为受到季风的影响 D . 一些人为因素可以使洪水的危害增大,如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 16. 关于我国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寒潮有害也有利,它带来的降雪可以缓解北方夏旱 B . 台风能缓解或解除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旱情 C . 寒潮、台风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D . 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
二、填空题
  • 17. 读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判断两城市分别是:A为,B为
    2. (2) 两城市降水量月份分配的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季,不同的是(选填字母,下同)的雨季长。
    3. (3) 从温差来看,两地中的气温年较差小,的气温年较差大。
    4. (4) 两地的夏季常受台风侵扰的是地。
  • 18. (2024八上·永康期中)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如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 (1)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与气压高低有关。热岛现象中,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郊区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市区气压。
    2. (2) 热岛效应说明人类的活动对气候变化有巨大的影响,下列现象或灾害与气温的变化有直接关系的是(可多选)。

      ①台风②寒潮③洪水④霜冻⑤沙尘暴

三、实验探究题
  • 19. 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 (1) 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流失。
    2. (2) 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污染。
    3. (3) 某地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条保护土壤的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