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4-09-11 浏览次数: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4七上·黄埔期末) 人类的起源是人们不断追寻的问题,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可靠的途径是(   )
    A . 学者著述 B . 史书记载 C . 影视剧作 D . 考古发掘
  • 2. (2024七上·黄埔期末)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为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这叙述的是原始农业的(   )
    A . 发展原因 B . 具体表现 C . 典型代表 D . 影响作用
  • 3. (2024七上·黄埔期末) 中国古代有女娲制作笙簧,伏羲发明渔网,黄帝缝制衣裳,燧人钻木取火,伯益发明捕兽的陷阱,舜作箫,少昊之子发明弓和箭等神话性质的传说。这些传说(    )
    A . 缺乏历史研究的价值 B . 蕴含了先民的劳动精神 C . 奠定考古研究的基础 D . 证实三皇五帝真实存在
  • 4. (2024七上·黄埔期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观念,体现了中国社会追求的自由民主的执政原则。中国最早的能够体现民主的选举制度可追溯到(   )
    A . 山顶洞人生活的时期 B . 河姆渡人生活的时期 C . 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 D . 夏商周早期国家时期
  • 5. (2024七上·黄埔期末)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反映了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统治者的治国经验不足 B . 遭到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C . 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 D . 诸侯内乱导致战争频发
  • 6. (2024七上·黄埔期末) 粤语“食九大簋”代表饭菜极其丰盛。簋,指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周王朝有“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的说法,这说明(   )
    A . 社会等级的界限森严 B . 社会腐败现象很严重 C . 青铜器制作流程复杂 D . 流行以礼器彰显财富
  • 7. (2024七上·黄埔期末) 下列与“秦晋之好”“尊王攘夷”“卧薪尝胆”等成语相关的史实是(   )
    A . 武王伐纣 B . 春秋争霸 C . 战国兼并 D . 秦灭六国
  • 8. (2024七上·黄埔期末) 以下是七年级某同学进行历史项目化学习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填入“_”处最恰当的是(   )

    A . 朝代更替 B . 国家统一 C . 社会变革 D . 战乱频繁
  • 9. (2024七上·黄埔期末) 据史料记载,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的征兵征粮经常达不到定额,民众对官府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秦国新法实施之后,秦国百姓踊跃参军入伍,登记入伍的场所常常挤满了人。这一变化主要缘于“新法”中的(   )
    A . 重农抑商 B . 奖励军功 C . 厉行法治 D . 焚烧诗书
  • 10. (2024七上·黄埔期末)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下图(局部),图中③所示的是(   )

    A . 长城 B . 灵渠 C . 郑国渠 D . 都江堰
  • 11. (2024七上·黄埔期末) 习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提出:“打老虎,也打苍蝇”,加强对官员的监管。在秦朝时,负责“打老虎”,监察百官的是(   )
    A . 丞相 B . 刺史 C . 御史大夫 D . 太尉
  • 12. (2024七上·黄埔期末) 《史记》记载:“秦钱半两,重为其文。”近年来无论是边疆还是内地,出土的半两钱数量多且形制、重量、厚度基本一致。据此可知(   )
    A . 货币改革促进边疆开发 B . 半两钱是中国最早的货币 C . 统一度量衡加快了发展 D . 半两钱利于全国经济交流
  • 13. (2024七上·黄埔期末) 某班同学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关键词是“大泽乡”、“揭竿为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据此可知该小论文的题目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七国之乱 D . 楚汉之争
  • 14. (2024七上·黄埔期末) 学习历史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土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20年又叫某世纪末〉据此,秦朝于公元前207年灭亡,秦朝灭亡的时间应该表述为(   )
    A . 公元前3世纪初 B . 公元前3世纪末 C . 公元前2世纪初 D . 公元前2世纪末
  • 15. (2024七上·黄埔期末) 汉文帝刘恒继位推行了约法省刑的政策,同时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这反映了他们主张(   )
    A . 戒奢从简 B . 休养生息 C . 重农抑商 D . 收揽民心
  • 16. (2024七上·黄埔期末) 考古学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某报刊评论:“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风气外,个人的喜好恐怕也是重要一面。”“大风气”指的是(   )
    A . “焚书坑儒” B . 佛教盛行 C . “百家争鸣” D . 尊崇儒术
  • 17. (2024七上·黄埔期末) 下图是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塑像嘴部张开,开怀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假设他说唱的内容是歌颂当时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那么,他赞美的可能是(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外戚专权 D . 宦官专政
  • 18. (2024七上·黄埔期末) 历史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下面表格列出的史实能够证明( )

    时期

    史实

    西汉

    公元前 60年, 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管辖西域36国

    东汉

    东汉明帝时, 派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长期留守西域,经营西域30多年

    A .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B . 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C . 东汉时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 . 汉武帝时就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管辖
  • 19. (2024七上·黄埔期末) 西汉司马迁所撰《史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实录”。这反映出司马迁(   )
    A . 忠于国家的爱国情怀 B . 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 . 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 D . 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
  • 20. (2024七上·黄埔期末) 李白有诗云:“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中所指战役(   )
    A . 推翻了东汉政权 B . 有利于曹操统一北方 C .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 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基
  • 21. (2024七上·黄埔期末) 史实指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 曹魏兴修水利,制成提水工具翻车 B . 三国时期的局部统一,是历史进步 C . 蜀汉实施“南抚夷越”的民族政策 D . 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
  • 22. (2024七上·黄埔期末)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人民南迁 B . 南方条件优越 C . 对外交往发达 D . 社会动荡不安
  • 23. (2024七上·黄埔期末) 脍炙人口的《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艺术形式上看,反映了北方妇女的特色;从文字来看,词兼胡汉,“天子”“可汗”并用。这反映了(   )
    A . 民族交融的趋势开始出现 B . 北方女性具有男子汉气概 C . 儒家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 D . 文学创作受民族交融影响
  • 24. (2024七上·黄埔期末) 《齐民要术·耕田篇》对当时北方的旱地耕作技术做了详细要求:耕犁条不能太宽,宽了就耕不深、耕不细;要根据土壤的含水量确定耕作时间;耕地的深度要根据时节而定。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   )
    A . 农业追求精耕细作 B . 农学著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C . 政府注重发展生产 D . 北方地区已全面推广铁犁牛耕
  • 25. (2024七上·黄埔期末) 2023年暑假出圈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反映了人们对流失海外文物早日回家的期盼。“以形写神”的珍贵画卷摹本《女史箴图》(下图),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其原作的作者是(   )

    A . 王羲之 B . 顾恺之 C . 祖冲之 D . 锺繇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26. (2024七上·黄埔期末) 某中学七年级同学举办了以历史学科为主的跨学科主题融合项目式学习活动,以下是他们的学习任务单,请和他们一起“破圈”“跨界”吧!

    【华夏“认”同】

    材料一甲骨文的主要内容涉及商代的自然生态、气候灾害、社会经济构成、外交征伐,为研究中国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与当今的汉字及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一脉相承。

    ——宋镇豪《祝贺!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百家争“鸣”】

    材料二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

    —2014年5月习近平在视察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时的讲话

    【此“画”怎讲】

    材料三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甲骨文能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二,请你选择“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中的一位,说出他所属的学派及其主要主张。
    3. (3) 请你将该年级同学创作的“丝绸之路手绘路线图”补充完整(①),并结合所学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
  • 27. (2024七上·黄埔期末) 场方治理具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多个博物馆都有涉及地方治理的文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1193号大墓出土青铜器克益,现藏于北京市首都博物馆。蠢盖内侧及器沿内侧铭文,记载西周初年周成王册封燕侯,以及授民授疆土的史实。是研究西周时期燕国历史的重要信息来源。

    材料二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里耶秦简”,上书有“迁陵洞庭郡”五字,其中提到的“洞庭郡”改写了此前史学界对秦代湘西历史、地理的认知。作为秦朝洞庭郡迁陵县的衙门档案,里耶秦简纪年之完整、资料之翔实可谓罕见。

    材料三河北省满城县出土的刘胜(汉景帝刘启之子,受封中山王〉金缕玉衣,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院。它是中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金缕玉衣”本应是汉代皇帝死后穿的殓服,却在汉代诸侯王墓中出土。

    1. (1) 指出材料一中“青铜克益”印证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简述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2. (2) 请对材料二中“里耶秦简”印证的政治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前期面临的政治困境,概述汉武帝针对这一困境采取的主要措施。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国家地方治理的认识。
  • 28. (2024七上·黄埔期末) 在古代中国,朝代的兴衰更迭不断上演,而不同历史阶段往往又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历史朝代演进图(从夏朝到隋朝)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2. (2) 从材料中选取至少两个朝代或时期,围绕材料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