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

更新时间:2024-09-13 浏览次数:4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16分
  • 1. 阅读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____着一髻(jì)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xiāng)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风儿吹动这件花衣,你渴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pín)上____,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中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____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____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tǎn)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1.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髻(jì) B . 镶(xiāng) C . 绿萍(pín) D . 地毯(ǎn)
    2.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水纹 B . 中年 C . 贮蓄 D . 清亮
    3. (3) 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顶 冒 澄清 空灵 B . 戴 冒 澄清 空零 C . 顶 飘 沉清 空灵 D . 戴 飘 沉清 空零
    4. (4) 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看着看着,风儿吹动这件花衣,叫你渴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B . 看着看着,风儿吹动这件花衣,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C .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你渴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D .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 2.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②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③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④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A . ③①④② B . ①③④② C . 3②①④ D . ①②④③
  • 3.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2)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 (3) 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4)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 (5) 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写在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竟又和故人重逢的诗句是:
    6. (6) 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因笛声陡然唤醒“征人”思乡情绪的诗句是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 4. 学习与探究

    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相关任务。

    1. (1) 本小组分到的任务是搜集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成语典故,请你写出两个与交友有关的成语。
    2. (2) 全班同学都刚从不同的学校走进初一,班主任为了让大家快速熟悉,开展以自我介绍为主的自我风采展示活动,请你自我介绍(50字以内),给同学留下深刻印象。
  • 5. 阅读《朝花夕拾》中的选文,回答问题。

        假如我出而为人们驱除这憎恶,打伤或杀害了它,它便立刻变为可怜,那憎恶倒移在我身上了。所以,目下的办法,是凡遇猫们捣乱,至于有人讨厌时,我便站出去,在门口大声叱曰:“嘘!滚!”小小平静,即回书房,这样,就长保着御侮保家的资格。其实这方法,中国的官兵就常在实做的,他们总不肯扫清土匪或扑灭敌人,因为这么一来,就要不被重视,甚至于因失其用处而被裁汰。我想,如果能将这方法推广应用,我大概也总可望成为所谓“指导青年”的“前辈"的罢,但现下也还未决心实践,正在研究而且推敲。

    1. (1) 该段文字出自《 》。(填《朝花夕拾》中的具体篇目)
    2. (2) 从选出的文字看,作者对中国官兵的态度如何?
  • 6. 临写与鉴赏
    1. (1) 请仔细观察下边的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楷体将它们书写在田字格中。

    2. (2) 秦篆文字构造的极端严谨化和极端规则化,从文字的要素来看,它比之前出现的文字更便于辨认,字体清晰,下列属于篆书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三、阅读(共32分
  • 7.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滌,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 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景物都采用了联想的手法,都是些宏大之景。 B . 诗歌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了《诗经》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C . “水何滄”"洪波涌起”写动态,“山岛竦峙”“树木百草”写静态,都是实景。 D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曹操写诗收尾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思想内容基本无关,但也有加强感情的表达效果。
    2. (2) 全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战!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张玄①与王建②武先不相识,后遇于范豫章③许④,范令二人共语。张因正坐敛衽⑤,王孰视良久,不对。张大失望,便去。范苦譬⑥留之,逆不肯住。范是王之舅,乃让⑦王曰:“张玄,吴士之秀,亦见遇于时,而使至于此,深不可解。”王笑曰:“张祖希若欲相识,自应见诣⑧。”范驰⑨报张,张便束带⑩造之。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

    (节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注:①张玄字祖希,东晋时人。②王建武即王忱,东晋时人。曾任建武将军。③范豫章即范宁,东晋时人。曾任豫章太守。④许所,处。⑤敛衽整理衣襟,表示郑重的态度。⑥苦譬竭力说明。⑦让责备⑧见诣到我这里来。⑨驰骑马。⑩束带腰上系带。意思是穿着庄重,表示恭敬。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期日中   期:( 

      尊君在不  不:(

      范令二人共语  共语:(  )

      张祖希若欲相识  若:(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张大失望,便去。

    3. (3) 选文【甲】中陈元方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4. (4) 就【乙】文张玄与王建武的交往虽有误会,但最终二人不以为意成为朋友这件事,谈谈【甲】文中的“友人”应不应该原谅?
  • 9.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各题。

    散步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 (1) 本文写了一件怎样的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2)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3. (3) 读了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亲情、亲人”的看法。
  • 10.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各题。

    快递里的深情

    艾科

        ①自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回去。起初的时候,父亲听说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出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每次收到取件短信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骑上电动三轮车,去距家4公里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繁琐”,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

        ③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作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他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

        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而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健康,精气神依旧十足。

        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件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奔——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件快递。我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⑥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寄的物品大都非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他会给我寄香椿和野菜;夏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土豆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油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让我尝鲜,以至后来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用快递寄过去”。

        ⑦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空的距离。我们频繁给对方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看着父亲寄来的包裹泣不成声,但我希望父亲不要像我这样伤感。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纾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 , 更祈愿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馨香恒远、历久弥坚。

    (选自《中国青年》2020年第19期,有删改)

    1. (1) 请说说选文第①段中父亲忧惧收到快递的原因。
    2. (2) 选择适当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赏析描写方式的作用)

      ②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纾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赏析修辞手法的效果)

    3. (3) 浓浓的亲情总是蕴藏于平凡生活的细微之处。请仿照例句,结合选文内容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

      亲情是哥哥寄来的一封家书,饱含着对弟的励勉与关怀;亲情是姐姐买回的一兜橘子,饱含着对妹妹的不舍与牵挂;

    4. (4) 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分析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写作(40分
  • 11. 下面有两个文题,任选一个作文。

      ①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②你有自己的偶像吗?是曹操、关羽、李白那样的古人,还是毛泽东、鲁迅、钱学森这样的现代和当代人?是现实中的人物,还是文学、影视里的形象?请以“我的偶像”为题,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要求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书写工整,字迹清晰;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