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清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9-11 浏览次数: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在北京人洞穴发现了数量巨大的石制品,复原图如下,据此可以推断北京人处于(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青铜时代 D . 铁器时期
  • 2. 磁山文化遗址发现了189个粮窖,经测算该粮窖是中国北方年代最早的粮窖。下列遗址

    中,与磁山遗址耕种的粮食作物相似的是(   )

    A . 河姆渡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元谋人遗址 D . 半坡遗址
  • 3. 传说时代,尧、舜、禹之间并无血缘关系,权力的交接标准是贤与能,这种交接方式称为(   )
    A . 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禅让制 D . 宗法制
  • 4. 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研究下列文物有利于了解(   )

    A . 远古传说的印证 B . 青铜工艺的发展 C . 农耕文明的发展 D . 人类文明的起源
  • 5. 武王把纣的儿子武庚封在殷商故地,又安排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驻守在殷都周围。武王此举旨在(   )
    A . 奖赏有功之臣 B . 巩固国家政权 C . 明确分封范围 D . 扩大统治区域
  • 6. 春秋时期,《相牛经》中记载“水牛肚大尾背最有力”,反映出当时判定牛品种优良与否的标志为是否“有力”。据此推断当时的牛用于(   )
    A . 祭祀 B . 殉牲 C . 食用 D . 耕作
  • 7. 下图是汉字「田」的书写演变,这种最早以象形为造字形式的文字为(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 8.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进入楚国,质问楚国为何不按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茅草,并逼迫其承认错误。齐桓公意在(   )
    A . 维护国家统一 B . 谋取霸主地位 C . 为周天子服务 D . 发展齐国经济
  • 9. 《中国考古通论》提及,中国从春秋开始冶铸铁器,到战国中叶后,铁器普及到全国各地。这说明了(   )
    A . 铁器取代青铜器 B . 铁制工具流行 C . 铁器用于祭祀 D . 铁器技术先进
  • 10. 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提及“秦国之强,起于献公而成于孝公……七国遂惟秦独强”。由此可见,秦国强大的关键在于(   )
    A . 秦处西陲风气诚朴 B . 奉行法家打击贵族 C . 支持商鞅实行变法 D . 发动战争谋求出路
  • 11. 《古今集记》提及:“自禹治水之后,冰能因其旧迹而疏广之”。材料意在强调李冰的成就在于(   )
    A . 防洪 B . 灌溉 C . 运输 D . 控流
  • 12. 孔子认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每个人履行一定的义务,就能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目标。这反映孔子主张(   )
    A . “因材施教” B . “无为而治” C . “道之以德” D . “有教无类”
  • 13. 下列是战国时期不同学派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这些思想呈现的共同特征是(   )

    学派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儒家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道家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A . 以德治国 B . 以人为本 C . 崇德尚贤 D . 休养生息
  • 14. “生前雄兵扫六合,死后江海日月明;春秋成秦经二世,一世功过后人评。”对此评价最符合的历史人物是(   )
    A . 晋文公 B . 秦孝公 C . 汉武帝 D . 秦始皇
  • 15. 历史学与汉语言文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科领域,下列历史事件与成语典故相符的是(   )
    A . 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 B . 长平之战一—破釜沉舟 C . 黄巾起义——闻鸡起舞 D . 巨鹿之战——卧薪尝胆
  • 16. 西汉休养生息的政策有“兵皆罢归家”、“招抚流亡”、“释放奴婢”,这些措施意在(   )
    A . 减免赋税 B . 强化军事 C . 增加劳动力 D . 减轻刑罚
  • 17. 汉初经济萧条,统治者轻徭薄赋,发展经济,使得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这一时期史称(   )
    A . 开元盛世 B . 光武中兴 C . 文景之治 D . 康乾盛世
  • 18. 汉武帝进行币制改革,新铸货币工整且重量准确、钱文秀丽,因质量上乘使盗铸成本较

    高,所以民之铸钱益少。汉武帝这一举措(   )

    A . 增加了百姓的收入 B . 加强了盐铁的专营 C . 解决了王国的问题 D . 强化了国家大一统
  • 19. 武帝时期,有的王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有的诸侯王设法谋害朝廷命官,企图摆脱中央制约。为解决此问题,汉武帝(   )
    A . 推行郡县制 B . 颁布推恩令 C . 建立刺史制度 D . 平定七国叛乱
  • 20. 宋代《太平御览》记载,东晋桓玄掌握朝政后,曾下令宫中文书废除竹简,一律改用黄纸书写。这一做法得益于(   )
    A .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 丝绸之路的开通 D . 北方人大量南迁
  • 21. 下列表格反映了东汉时期某一历史现象,该现象(   )

    汉殇帝、安帝时期

    邓骘(邓太后哥哥)掌握国柄,后被宦官李闰等人铲除

    汉冲帝、质帝和桓帝时期

    梁太后掌权,梁冀(梁太后哥哥)专权

    A . 动摇了东汉统治― B . 推动了光武中兴 C . 加速了诸侯割据 D . 维护了政权稳定
  • 22. 尼雅遗址是西域“丝绸之路”上的一处交通要塞,在此发现了中原的丝绸,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的毛织品、珊瑚、壁画……罗马的料珠,古印度的简牍文书等。这说明(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 中外交流极大促进了思想进步 C . 西域成为了多元文化的交汇点 D . 汉政府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管理
  • 23. 最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制定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这是继承和发展了一位名医“治未病”的思想,他是(   )
    A . 扁鹊 B . 张仲景 C . 华佗 D . 孙思邈
  • 24. 《三国史话》中记载,某战役中“黄盖又进火攻之计……把曹兵打得大败”。此战役为(   )
    A . 桂陵之战 B . 涿鹿之战 C . 淝水之战 D . 赤壁之战
  • 25. 三国中蜀的地方最小,只有今四川一省,其云南、贵州,全是未开发之地。由此可见,蜀国谋求经济发展可(   )
    A . 发展海外贸易 B . 改善与魏关系 C . 开发西南地区 D . 积极联系台湾
  • 26. 西晋曾颁发给一些内迁少数民族首领“归义金印”(注:“归义”是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归顺行为的赞美),据此推知西晋该措施的目的是(   )
    A . 推动少数民族的发展 B . 推广汉族先进文化 C . 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D . 巩固政权正统地位
  • 27. 东晋初年将长江南北流民单立户册,后因出现户籍管理的困难,东晋将他们的户籍改为与原住民相同的户籍。据此可知东晋(   )
    A . 政策缺乏稳定性 B . 政策具有灵活性 C . 推动了中外交流互鉴 D .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 28. 有学者认为,“牧业民族在占据农业区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农业民族的文化,逐渐改变它们的生活习惯和政治制度。”下列可印证该观点的是(   )
    A . 文景之治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 商鞅变法 D . 休养生息
  • 29. 北魏洛阳宫城在继承了汉、魏城市布局基础上,开创了新的宫城形制,此后各个王朝宫城的布局均承袭此形制。据此可知,北魏(   )
    A . 促进了文化继承发展 B . 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C . 提升了民族的自尊心 D . 奠定了古代建筑的基础
  • 30. 七(17)班展开历史主题研究活动,收集了以下地图资料《三国鼎立形势图》、《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东晋十六国形势图》,据此知研究的主题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民族交融与政权分立 D . 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分,第32、33小题各14分,共40分。
  • 31.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备注:勾践剑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战国早期1号墓,剑体正面铸有“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铭文。...越王勾践是春秋时代最后一位霸主。

    吴王夫差矛,出土于湖北江陵马山砖瓦厂5号基。…..吴越兵器同出于楚墓。

    材料二

    项目李悝变法(节选)商鞅变法(节选)
    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50年
    内容政治颁布《法经》(刑法法典)。颁布法律。推行县制。
    经济政府制定农业生产政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 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严禁私斗。按人口征收军赋。

    ——整理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上)

    1. (1) 材料一文物从类型上属于(A.文献材料;B.实物材料;C.口述材料。在答题卡上只填字母序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与此文物相关的史实。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商鞅变法的不同之处。
    3. (3) 综合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拟定一个标题。
  • 32. 秦汉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在各国自行发展变化。在秦灭六国之后,这种歧异不仅严重影响着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有碍于国家的政事、税收,而且还是导致分裂割据的严重隐患。秦始皇命李斯等主持统一文字的工作....规范化字体推行于全国。

    ——摘编自袁行需、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二

    俞伟超先生曾经指出,从考古学发现来看,西汉初年各地都存在形态各异且独立发展的文化特质,这些文化特质直接继承自战国时代的六国文化。而到了武帝时期,各地文化开始趋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而六国文化基本消失,真正意义上的汉文化出现了。

    ——摘自李学勤、郭志坤《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材料三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规范化字体”所采取的政策,并概括此政策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年的“文化特质”,并结合史实说明“文化开始趋同”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 33. 历史悠久、卷蛛浩繁的中华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朝代

    典籍代表

    内容简介

    ①____时期

    《论语》

    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语录,较为集中体现孔子政治思想主张和教育原则等。

    ②秦汉时期

    《史记》

    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史 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伤寒杂病论》

    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写成该书,该著作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 上要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齐民要术》

    北朝贾思勰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汲取农民的生产 经验,还在实践中证明和丰富这些经验。该书总结了农、林、 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在研究前人地理学著作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 撰写,记载了1252条河流的源头、河道、支流,介绍了这些 河流流经地区的水文、气候、物产……风土人情等。

    ——摘编自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①所处的时期。
    2. (2) 根据材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典籍内容简介,归纳该时期典籍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任意选择两本典籍,从“中华典籍的作用”的角度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晰,不得照抄示例。)

      【示例】

      典籍:《史记》、《伤寒杂病论》

      观点:中华典籍能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说明:《史记》开创了采用纪传体通史的形式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史事,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伤寒杂病论》能够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写成该书,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有利于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的继承发展。因此,通过中华典籍能够有效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