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7 开国大典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年秋季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4-09-05 浏览次数:5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选出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dōu dū)

    (fú fó)

    不多(chā chà)

    (bēn bèn)

    (liǔ niǔ)

    (chén chéng)

  • 2. 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yuè

    jù lí

    qí zhì 

    zhèng wěi 

    bào zhà

    tǎn  kè

    huì jí

    dàn shēnɡ

    lán  gān 

    diǎn lǐ

  • 3. 选词填空。

    宣告  宣布  宣传  宣读

    1. (1) 毛主席庄严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 (2) 毛主席在群众—阵又一阵的掌声中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3. (3) 这庄严的,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欢呼起来。
  • 4. 在横线上填上备适的词。

    旗杆

    电灯

    一  掌声

    队伍

    坦克

    一  红旗

    石桥

    大炮

    一  帽子

  • 5. 按课文填空。
    1. (1)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红旗翻动,像.

      下午三点整,会上.

      这  的宣告,这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 。

    2. (2)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试画一张开国大典会场示意图。
    3. (3) 读句子,回答问题。

      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①“瞻仰”是什么意思?把“瞻仰”改为“注视”好不好?为什么?

      ②五星红旗在首都北京徐徐上升,这标志着什么?

    4. (4) 课文着重写了开国大典的四个场面,请补全另外两项。

      ①宣读公告

      ②升国旗

      ③ 

二、阅读。
  • 6. 阅读理解

    国旗,冉冉升起

    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

    万头攒动的广场瞬时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迎着初照的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

     “敬礼!”

    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场上1 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庄严、肃静、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桥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 (1) 在文中画出描写人们对国旗无比尊敬和热爱的语句。
    2. (2) 这篇短文记叙了天安门前的一次升旗仪式,它记录的顺序是:

      人们等待一

    3. (3) 从文中摘录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 7. 阅读理解

    毛泽东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____,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接着,毛泽东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____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____的欢呼。

    1. (1) 文段选自
    2. (2) 从下面各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文中的横线里。

      ①肃静   寂静   安静

      ②宣告   宣布  宣读

      ③热情   热烈   热心

    3. (3) 这三个自然段按顺序,写了三个程序。
    4. (4)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 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 . 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C . 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 . 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
    5. (5) 文中画线部分,表达了什么?
    6. (6)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