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初中教改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4-09-26 浏览次数: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 1. (2024·电白模拟) 古埃及人根据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涨水的经验,制定了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这表明,古埃及文明(    )
    A . 凝聚了顺应自然的智慧 B . 以农耕经济为本 C . 受益于文明的交流互鉴 D . 因尼罗河而兴亡
  • 2. (2023九上·河源月考) “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历史学家布恩的观点反映出亚历山大的扩张(   )
    A .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B . 中断了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 C . 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 D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
  • 3. 东汉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在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内湖”。据此可知,“大秦”是(    )
    A . 罗马帝国 B . 亚历山大帝国 C . 拜占庭帝国 D . 阿拉伯帝国
  • 4. (2024九上·灵山期末) 公元前5世纪,雅典雕塑家米隆参加过很多运动会,其雕塑《掷铁饼者》(图)被誉为“空间中凝固的永恒”。该作品体现了

    A . 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学 B . 科学理性的主流思潮 C . 漠视民主的专制意识 D . 崇尚人性的运动之美
  • 5. (2023九上·湖北期中) 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
    A . 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 . 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C . 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 . 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
  • 6. (2024九上·潮南期末) 渭源在《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中指出,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有关责任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这表明(     )
    A . 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 B . 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C . 封建领主对封臣具有绝对控制性 D . 封臣与领主之间的关系具有契约特征
  • 7. (2023九上·湖北期中) 如下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国家是(     )

    A . 查理曼帝国 B . 拜占庭帝国 C . 德意志帝国 D . 大英帝国
  • 8. (2023九上·湖北期中) 中世纪大学培育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如波隆那大学的但丁,彼特拉克,比萨大学的伽利略,剑桥大学的牛顿等。这说明中世纪大学(     )
    A . 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 B . 推动了欧洲科技变化进步 C .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D . 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控制
  • 9. (2023九上·湖北期中) “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由此可知(   )
    A . 阿拉伯帝国信奉基督教 B . 阿拉伯人依靠武力扩张 C . 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 D . 天皇是阿拉伯帝国的最高首领
  • 10. (2024九上·顺德期中)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
    A . 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 B .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 C . 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 D .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 11. (2024九下·钦南模拟)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15世纪,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使各地区的民族相互发生直接交往,世界历史的地区性阶段宣告结束。”这句话意在强调新航路的开辟(   )
    A . 使欧洲开始与其他地区联系 B . 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 .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扩张
  • 12. (2023九上·湖北期中) 下列表示罪恶的“三角贸易”的航程,顺序正确的是
    A . 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B . 非洲→欧洲→美洲→非洲 C . 美洲→欧洲→非洲→美洲 D . 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 13. (2023九上·湖北期中) 拿破仑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拿破仑对欧洲的最主要贡献是(    )
    A . 征战欧洲,扩展疆土 B . 推翻了法国的专制统治 C . 多次打败了反法联盟 D . 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 14. (2023九上·湖北期中) 这次战役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它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从此美国军队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它为美国人民注入了更强的决心,也争取到了更多的国际援助。这次战役是(     )
    A . 来克星顿的枪声 B . 平津战役 C . 萨拉托加大捷 D . 约克镇战役
二、非选择题
  • 15. (2023九上·湖北期中) 【走向近代】

    材料一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的沿海城市。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材料二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入欧洲的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材料三16世纪开始,米兰、巴黎、伦敦等大西洋沿岸港口城市成为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1500—1600年,欧洲人口增长2倍以上的城市有18座,其中6座是港口城市。1600—1750年,欧洲人口增长2倍以上的城市有34座,其中11座是港口城市。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在意大利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当时资产阶级表达自己世界观、人生观的手段。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1500—1760年的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16—18世纪,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表现是什么?该表现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17世纪,欧洲社会“转型”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16. 思想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个词很适合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主张的多元性以及彼此之间的不同、分歧和冲突。如儒、道对立早就为大家所熟知,墨家从一开始就是儒家的对立物,至于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对于各家都有尖锐的批评……但在彼此的冲突和批评中,不同思想之间的融合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种分化趋势和统一趋势并存的局面在战国后期表现得越加明显。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在15、16世纪,西欧发生了两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一场是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另一场是北方日耳曼文化圈的宗教改革运动……从时代精神的角度来看,它们虽然客观上导致了西欧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但并没有开创出西方现代文化赖以生长的理性精神……。对于西方文化来说,正是经过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洗礼,一个全新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文化才得以产生。

    ——摘编自赵林《西欧启蒙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很适合的“这个词”是什么?据材料一归纳该局面所呈现的特征。
    2. (2) 材料二认为,15、16世纪西欧的文化运动存在什么不足?这些不足后来被哪场“思想运动”所弥补?
    3. (3) 材料三认为“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试据材料三概括该认识的依据。
    4. (4)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事件所产生的共同影响。
  • 17. (2023九上·湖北期中) 制度创新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不能再左右国家。英国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的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

    材料三1789年,《人权宣言》诞生于法国大革命的疾风暴雨之中。这是为动员民众投身革命,彻底摧毁专制制度,由制宪议会通过的纲领性文献。它以启蒙学说为理论来源,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确立了人权与公民权和主权在民等原则。1791-1799年,法国所制定的四部宪法或将其作为序言,或确认其基本内容。此后世界各国也将公民权列入自己的宪法之中。

    ——摘编自王雅楠《论<人权宣言>的理论渊源与历史意义意义——纪念<人权宣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要有史实依据。)论题:

    论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