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5年高考政治快速提分训练 考点24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

更新时间:2024-09-24 浏览次数:8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4高二上·延庆期中) 将青山唤作“翠微”,“十里楼台倚翠微”;将信使唤作“鸿雁”,“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将日月星辰唤作“曜灵”“望舒”“白榆”……天地万物,草木摇落,飞禽走兽,稚子鱼虫,多有其雅称,富有诗意。这说明(    )
    A . 人们的精神世界归根到底是由语言文字塑造的 B . 雅称是人们想象出来的观念,是一种个体意识 C . 事物的美感来自于自然界本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 雅称呈现了意境之美,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 2.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是灵魂》中写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润物细无声”反映了文化发挥其作用的特点

    ②“助推器”表明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③“导航灯”说明了文化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④“黏合剂”彰显优秀文化能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2024·湖北) 马面裙是中国古代一种传统服饰,因形似古代城墙防御建筑“马面”而得名。新式马面裙添加了复古提花松紧腰带,融入了现代的设计与裁剪,款式简约百搭,成为年轻人的龙年“战袍”。渐成时尚的新式马面裙(    )

    ①反映年轻人的民族文化认同,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②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满足了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

    ③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多样性,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融合现代艺术理念和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民族文化新面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三彩骆驼载乐俑(图)是唐三彩中的国宝级精品,其造型为一峰骆驼驮载五位胡、汉乐舞人表演的形象。该文物展现了盛唐时期国际化都城长安百姓喜爱的胡人乐舞艺术,是当时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印证。这表明(    )

    ①乐舞表演构成了长安百姓社会生活的精神文化领域

    ②胡汉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唐代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

    ③三彩骆驼载乐俑艺术地折射出长安繁荣的社会景象

    ④胡汉民族杂居为胡人乐舞风靡长安提供了现实条件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2024·九龙模拟)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英勇身影,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深谋远虑;从“洛阳家家学胡乐”的盛况,到“万里羌人尽汉歌”的壮观;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的独特风情,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的时尚潮流;再到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元素,充分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可见(  )

    ①各民族文化在交流融通中实现了文化的统一

    ②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③中华文化凝结着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优秀成果

    ④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创新性是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根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月考)  “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一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既体现着中国古人对“天下”构成的认知,又寄托着我们对身处远方的亲朋的思念之情。材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①源于对世界总体结构的创造性想象

    ②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理念

    ③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促进的成果

    ④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相互交融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7. (2024·云南模拟)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独特而自信的中国发展道路,它刷新了世界对现代化的理解,凝聚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是一场涉及深层文化价值观、思想观念和艺术表达的全面革新,既包含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也开拓了与当代实践相结合的新路径。由此可见( )

    ①中华民族以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优秀成果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推动力

    ③文化交流要立足优秀传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以创新为灵魂的文化革新之旅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24·桂林模拟) 当前我国倡导的互重互信、共荣共生的和谐发展理念是“以和为用”“天人合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呈现。2024年3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谈到,我们愿同各方深化合作,推动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各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实现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A . 中华核心思想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通认同和赞许 B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具体方案 C . 我国不断创新文化传播路径,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D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新型国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 9. (2024·河西模拟) 融合传统与时尚的马面裙正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心头好”;新式汉服不但在景区频频亮相,还逐渐成为日常穿搭;国产冲锋衣在电商平台销量大涨…“国潮”服饰兼具中国制造的价格、质量优势和中国文化的传承创新优势,性价比更加突出,受到消费者青睐。“国潮”服饰走红,说明(   )

    ①服装作为文化的载体,“国潮”服饰设计展现出强烈的文化自信

    ②消费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不断加深,带动形成“国潮热”

    ③从需求侧看,“国潮”服饰生产厂商关注产品品质,实现量质齐升

    ④企业传承创新挖掘市场潜力,唯一目的是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文化体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4·佳木斯模拟) 现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乐于走进博物馆,“看展式社交”正成为当下年轻人喜爱的交往方式。相应地,博物馆不断地更新自己,用大众更易于接受、理解的方式展示文物、叙述故事。“打卡”博物馆逐渐成为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之一。这表明( )

    ①人创造文化的同时也被文化塑造着 ②文化物化形式更新让文化更平易近人

    ③传统文化促进大众的生活方式改善 ④青年群体更容易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4·丰台二模) 类博物馆指的是以博物馆为参照,但在展示、收藏、教育等方面与传统博物馆有所不同的文化、教育及娱乐场所。2023年以来,北京市文物局积极推动多家“类博物馆”陆续挂牌开放,包括北京祥体育博物馆、声音艺术博物馆、瞭仓数字藏品博物馆等。类博物馆的建设(   )

    ①旨在激活文化资源,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②以更加多元的展品,为人们文化生活提供新选择

    ③有利于创新文化管理方式,为文化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④有利于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4·华大联盟模拟)  近年来,某区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总目标,不断创新拓展传统文化发展空间,民俗文化日益繁盛,在新时代迸发出不一样的光彩。由此可见( )

    ①文化创新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繁荣

    ②文化创新丰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源泉和动力

    ④只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推动文化创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24·湖北模拟) 对襟衫配马面裙、立领盘扣褂子搭牛仔裤、旗袍加上泡泡袖.....越来越多消费者爱上了新中式服装。自2023年始,“新中式刺绣穿搭”“为什么年轻人都喜欢新中式”等话题接连登上热搜。这表明( )

    ①中式风格与时尚元素在服饰创作中相互融合

    ②新中式服装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③平台经济充分挖掘了中式服饰的独特审美价值

    ④时尚元素是推进现代服饰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24高三下·浙江月考) 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 ”的杭州市气象台预报预警科以匠心守护万家无虞,开发出多个关键性技术和产品,在亚运场馆反复实验,实现了对亚运场馆区域的精细化预报,为亚运会提供了精确的气象保障。他们的行动进一步诠释了( )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③要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④文化发展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2024·四川模拟) 清明节期间,团中央联合全国少工委、退役军人事务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清明祭英烈”主题纪念活动。多地纷纷组织纪念活动,以聆听红色故事、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发出倡议、网上祭扫等形式,以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之心、感念之情、传承之志,激发广大青少年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青春热情。这说明(   )
    A . 特定文化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活动会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B . 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 . 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D . 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16. (2024高二上·宜城月考) 薅草锣鼓是恩施民歌中田歌的一种俗称。历史上,土家族地区山大人稀,单家独户劳力不足,加上野兽出没,糟踢庄稼,伤害人畜,土家人形成了互相换工、结伴成群、协作生产,并配以锣鼓敲击,既可作劳动的信息,消除劳作疲劳,又可起惊吓野兽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独具特色的“薅草锣鼓”。由材料可知( )

    ①薅草锣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经济对人们的文化生活具有支配作用

    ③薅草锣鼓是土家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土家族历史发展的产物

    ④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传统文化因传承而具有时代价值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2024·广州模拟) 我国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由一个个经典神话故事起笔,借助AI技术将经典意象和当下人类社会进行深度链接:女娲勇敢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得以传承;神农尝百草、心怀苍生的大爱,延续在当代中医药工作者对中医草药孜孜不倦的研究之中……《中国神话》微短剧(   )

    ①坚持以我为主,是探索中华文明与科技交融的生动实践

    ②既克服又保留,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价值追求

    ③弘扬主旋律,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跨时空和鸣

    ④推陈出新,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2024·涪陵模拟) 2024年是中国龙年。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这说明( )

    ①神话中的事物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想象

    ②龙图腾的产生受认识主体立场的制约

    ③龙图腾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享用图腾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 1935年9月,中华民族危亡之际,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新学年“始业式”向学生们连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就是著名的“爱国三问”。“爱国三问”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需要我们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为“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提供最深厚的底气、最有力的支撑。这说明( )

    ①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②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优秀文化能够超越时空限制,具有世代传承愈久弥新的魅力

    ④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始终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 古代文学经典一向静水流深,以“票房”为视角,人们发现传统经典竟如此强有力地参与到当代文艺创作和文化产品生产中来。“吴承恩作品票房59亿元”一度冲上网络话题热搜榜,引发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小说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在国产电影票房上的贡献已达59亿元之多,共“参与”135部影视作品。这主要得益于( )

    ①经典作品中艺术形象具有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

    ②传统经典作品改编经济效益远高于社会效益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与时代相呼应

    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夯实了经典改编的基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1. (2024高三上·宜昌期中) 2024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书声琅琅,伴我们快乐成长,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伴随人生。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开展读书活动是基于( )

    ①文化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③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才能使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熏陶

    ④读中外的书可促进文化融通实现文化一体化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2024·鹰潭模拟) 《2024中国诗词大会》第三期以“勇毅”为主题,将人民群众耳熟能详、展现勇毅风范的古典诗词,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通过大浪淘沙、转盘抢答、身临其境等环节,带领受众在诗词的诵读与解读中,深刻领悟勇毅担当的精神,激励大家在切磋交流中砥砺前行。可见(    )

    ①中华民族的勇毅担当精神灿耀古今

    ②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创新形式

    ③文化发展是扬弃传统文化的过程

    ④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3. (2024高一下·嘉祥月考) 在西安长安乐·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中心《无界·长安》的演出现场,观众享受到了一场非遗与科技相融合的艺术大餐。演出将秦腔、皮影、木偶等陕西代表性非遗项目与极富张力的前沿科技相融合,将传统文化与新媒介、新技术、新艺术形式相结合,让观众在“独一份”的视听体验中感受非凡的陕西魅力。《无界·长安》演出(   )

    ①革故鼎“新”,对非遗有鉴别地加以对待

    ②推陈出“新”,促进了非遗呈现形式的创新

    ③历久弥“新”,对非遗的内涵进行了拓展

    ④耳目一“新”,用科技的力量展现非遗的魅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4. (2024高一下·嘉祥月考) 万年是世界稻作重要起源地。万年仙人洞的考古证实,1.2万年以前我们的先民们就开始了对野生稻的利用,先民们辛勤劳作,逐步掌握了稻作技术,并精心培育出地方晚籼优质稻良种“坞源早”。这印证了( )

    ①中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②中华文明要保持旺盛生命力,必须不断摒弃传统文化

    ③中国人民的特质和禀赋铸就了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

    ④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5. (2024·邢台模拟) 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以“山河诗长安”为主题,晚会中不仅有传统的舞蹈、歌曲等表演形式,还有现代流行音乐和舞蹈。晚会通过舞台设计和表演形式的创新,使古老的民俗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西安的诗意与现代化进程得到了完美展现,收获了无数观众的赞誉。春晚西安分会场的成功( )

    ①在于对传统文化辩证取舍,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认同

    ②说明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在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拉近了观众与古老历史的距离

    ④完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将历史与现实融合为一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6. (2024·邯郸模拟) 如何留住历史记忆?如何让古城保护和利用相得益彰?某市老城区拯救老屋突出“原”字,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对房屋进行修缮;文化传承突出“活”字,注重活态传承,通过文旅融合实现古街区的活化利用;城市更新突出“融”字,让名城古街融入现代生活。下列对老城区改造的意义分析正确的是( )

    ①“活”——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②“原”——突出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③拯救老屋——留住老城区的“根”和“魂”

    ④“融”——形成文化的特色优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7. (2024·沧州模拟) 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三星堆博物馆的金属胸针、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创意玩偶……凭借时尚的设计及其承载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元素,近年来,很多文创产品火爆“出圈”。 文创产品火爆“出圈”,是基于它( )

    ①饱含着古史传说和艺术珍品等独特的人文元素

    ②丰富了文化产品供给,让人民文化生活迈上新台阶

    ③是民族精神的艺术呈现与社会价值观的准确传递

    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8. (2024·柳州模拟)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质和开放特征,展现出特有的穿透力和感召力。敦煌传奇千年,瓷都泥火变化万端。“三兔共耳”朱拓于杯中,“舞乐飞天”飘逸于碗壁……敦煌文化与陶瓷文化淬火窑变,古老的中华瑰宝,在创新驱动、产业赋能中焕发新生,推动文旅、文教、文创、文娱一体化发展。这反映出(   )

    ①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②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了全面同步发展

    ③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的力量源泉

    ④古老文化只有与时新的艺术形式结合才有生命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9. (2024·南澳模拟)  茫茫宇宙,许多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钱学森星、袁隆平星、孙家栋星、吴孟超星、南仁东星……它们在浩瀚宇宙中熠熠生辉。闪耀星空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成就,还有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科学家精神。对科学家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具有超越性,不受一定时期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②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③与时俱进,在不同时期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④符合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的需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0. (2024·江门模拟)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规定,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明确了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履行的职责。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坚持理性、包容、开放。该法的颁布实施旨在( )

    ①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法治保障和制度依托

    ②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明确主体责任和基本原则

    ③把爱国主义精神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上升为世界共同价值观念

    ④将爱国主义从“软性”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刚性”的法律规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