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2024)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

更新时间:2024-09-22 浏览次数: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4七上·剑阁期末) 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A . 张仲景 B . 华佗 C . 扁鹊 D . 李时珍
  • 2. (2024七上·清远期末) 最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制定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这是继承和发展了一位名医“治未病”的思想,他是(   )
    A . 扁鹊 B . 张仲景 C . 华佗 D . 孙思邈
  • 3. (2023七上·蓬江期末) 某班同学为了了解一位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于是在网上搜索了“医圣”“坐堂医生”“治未病”,由此可判断这位同学要了解的人物是(     )
    A . 扁鹊 B . 华佗 C . 张仲景 D . 李时珍
  • 4. (2024七上·黄埔期末) 西汉司马迁所撰《史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实录”。这反映出司马迁(   )
    A . 忠于国家的爱国情怀 B . 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 . 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 D . 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
  • 5. (2024七上·内黄期末)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宗旨。书中所记“古今”的起止时间是(     )
    A . 从西周到东汉 B . 从黄帝到汉武帝时 C . 从远古时期到明清 D . 从春秋战国到北宋
  • 6.  东汉时,有官方记载的传染病暴发就有11 次,其中发病于寒冷季节的就有9 次,张仲景所在的南阳,在不到10 年间,大宗族因传染病而死亡的人数达三分之二,其中因伤寒而死的竟占十分之七,严峻的疫情促使他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说明了 ( )
    A . 季节交替与疾病暴发相互影响 B . 医学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C . 宗族关系与疾病预防密不可分 D . 人口减少与疾病暴发存在联系
  • 7. 下表所示是汉朝时期的部分科技和文化成就。汉朝取得这些科技和文化成就的根源是(  )

    项目

    成就

    与西方比较

    数学

    《九章算术》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

    最早

    造纸术

    西汉:劳动人民制造麻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最早

    地震测量

    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

    早1700多年

    A . 国家疆域实现统一 B .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C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 民族联系与中外交流加强
  • 8. (2024·伊宁模拟)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它与指南针 ,火药 ,印刷术一起 ,给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 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 。造纸术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 )
    A . 秦朝 B . 西汉时期 C . 东汉时期 D . 魏晋时期
  • 9. (2024七下·丰城开学考) 下列人物,查找《史记》没有其内容的是(    )。
    A . 陈胜 B . 刘邦 C . 汉武帝 D . 诸葛亮
  • 10. (2024七下·雷州开学考) 司马迁所受的刑罚并未使他阿谀权贵,他用充分的证据表明武帝的残忍和决策错误。他力图区分客观叙事与主观评价。若有文件可稽,他就直接引用原文。由此可见,司马迁(    )
    A . 创新了史学体裁 B . 撰史客观、公允 C . 注重实地考察 D . 叙事栩栩如生
  • 11. (2024九下·凉州模拟)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A . 修筑都江堰 B . 改进造纸术 C . 发明活字印刷术 D . 发明火药
  • 12. (2024七上·长安期末) 纸的出现,大大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发明之一。中国古代史上,对纸的改进及普及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     )
    A . 蔡伦 B . 张仲景 C . 华佗 D . 司马迁
  • 13. (2024七上·寻甸期末) 大量事实证明,接种新冠疫苗以及加强针是抗击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早在东汉末年,提出了“治未病”理论,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
    A . 扁鹊 B . 华佗 C . 张仲景 D . 李时珍
  • 14. (2024七上·潮南期末) 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A . 造纸术 B . 印刷术 C . 指南针 D . 火药
  • 15. (2024七上·期末) 南朝时,《四部目录》著录的书有64582卷,与汉朝《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图书相较,时过338年之后,书籍卷数增加4.3倍。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科技因素是(    )
    A . 中外交流频繁 B . 佛教的传播 C . 印刷术的发明 D . 造纸术的改进
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材料二 书法是文字艺术。文字是文明的标志,文字艺术是文明的奇葩。汉字始,书法始。我们透过书法的线条表象,窥探种种不同的生命运动和心灵轨迹。书法史,实际上就是运动史、生命史,更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被誉为“世界上最高的艺术”。中华民族第一个用线条表示汉字意思的人,就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书法家。

    1. (1) 材料一中“蔡侯纸”的发明对中国文化领域发展有何影响? 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图一是中国最早的楷书作品,它是由谁独创的?图二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是谁的作品?
    2. (2)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两项伟大发明有何联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