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拿着戒尺,直到孙中山 跟前,(大声 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 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 流利)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细心 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吧?”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____的孔子
孔子年轻的时候,对周礼的知识已经很熟悉了,可是他仍旧不断地努力钻研。
有一回,他去参加太庙里的祭(jì)祀(sì)典礼。由于第一次碰上,什么都觉得新奇有趣。见到每一项礼节,每一件祭物,都虚心向内行人打听。有人嘲笑他:“谁说这全陬(zóu)吧大夫(孔子父亲做过的官职)的后代懂得礼呢?瞧他这样没完没了地问,大概什么也不懂。”孔子蜗牛了却很坦然:“不懂就问,这是礼呀!”
祭祀结束后,人们要回家了,可他还抓住有家袖子不放,非要问明白才行。弄得人家都有些不耐烦了。便称他是“每事问”。孔子听见了心里还挺高兴哩。“每事问”怎么不好,难道不学不问还能从天上掉下来知识不成?就这样,执着的孔子很快对周礼达到了精通的地步。在他30岁的时候便有人专门向他学习周礼了。
①孔子认为“每事问”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知识。
②孔子知道“每事问”让人不耐烦后,就不再抓住别人问问题了。
③孔子坚持“每事问”,后来成这一个精通周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