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高二上·柳州月考) 近年来的考古研究显示:河南地区龙山时期的聚落遗址约有1000个,而二里头时期的聚落遗址不足150个;在伊洛地区,龙山时期的遗址超过90处,而二里头时期的遗址只有约40处;与此相对的是,龙山时期最大遗址仅为7.5万平方米,而二里头时期则达到300万平方米。这(     )
    A . 可用于探究族群分布的变化 B . 可实证部落联盟的逐步形成 C . 可说明夏朝统治中心的转移 D . 可探究万邦时代的政治变迁
  • 2. (2024高三上·岳阳月考) 春秋末期的“儒”仍然是政教合一的教士和乡绅,战国初期的“儒家”只是国家治理之学及其衍生学科的世俗学派和学者。春秋末期的“儒书”仍指人神杂糅的六艺和孔子师徒语录,战国初期的“儒书”仅指孔子师徒的政治语录。这一变化表明(     )
    A . 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B . 儒学成为社会显学 C . 世俗政治日益发展 D . 百家争鸣解放思想
  • 3. (2024高三上·岳阳月考) 下图是史前时期黄河流域文化遗址与文化圈示意图。图中显示,唯有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一片空白,既没有文化遗址,也没有城邑、聚落的可信记载。对此现象的解释,最为合理的是当时这一区域(     )

    A . 城址掩埋过深仍有待发掘 B . 平原地区不利于攻防作战 C . 遭到周边文明交战的破坏 D . 深受黄河水文条件的影响
  • 4. (2024高二上·鹤山月考) 有学者认为:周朝的建立,才迈出华夏民族形成最关键的步伐。下列叙述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

    A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

    B

    立適(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

    C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礼记·曲礼》

    D

    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

    《春秋谷梁传》

    A . A B . B C . C D . D
  • 5. (2024高二上·长白期中) 秦及汉初,各县以下普遍设置士吏,与发弩(弩兵之长)、髳长(持矛类步兵之长)协助县尉开展兵卒管理、军事治安等活动。武帝以后,县中基本不见士吏、髳长、发弩的身影,仅在边郡军事组织有部分保留。县下属吏的变动反映出西汉(     )
    A . 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B . 地方事权被朝廷分化 C . 基层组织逐渐完备 D . 大一统秩序日趋稳定
  • 6. (2024高一上·深圳月考) 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两大势力以群体的方式轮流把持最高政权。统治架构中没有与君权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相权保证,当君权从皇太后的依附品——外戚手中夺回以后,只能转手到皇帝的依附品——宦官手中。这说明东汉中后期(     )
    A . 中央集权方式出现畸形 B . 君主继承制度有所调整 C . 君权强化影响政治稳定 D . 中外朝制退出历史舞台
  • 7. (2024高三上·岳阳月考) 有学者提出,战国时代是一个上升之途非制度化的时代,养士以“私养”“家养”为主,还不能说政权具有开放性;直至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渗透着“私养”“家养”的影子。汉朝政府试图打破“私养”“家养”局面的做法是(     )
    A . 实施察举制和征辟制 B . 分封诸侯王出镇地方 C . 培植宦官以制衡外戚 D . 将各州刺史改为州牧
  • 8. (2024高三上·成都期中) 后凉、北凉时期,自西域传入的龟兹乐与“胡、戎”音乐相结合形成了西凉乐,当时号称秦汉伎。北魏平定河西之后,认为秦汉伎的乐器“并出自西域”“悉与书史不同”又将秦汉伎改称为西凉乐。这反映了北魏的(   )
    A . 地域认同 B . 民族政策 C . 艺术审美 D . 华夏观念
  • 9. (2024高三上·岳阳月考) 如表史载先秦至隋代黄河决溢改道基本情况表,据如表推断,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时代

    基本情况

    先秦、秦

    决溢改道的记载很少

    西汉

    决溢达十次之多,其中五次都导致了改道

    东汉

    决溢一次。前期河患严重,王景治黄后河患减轻

    魏晋—隋

    长期安流,三百多年只有三次决溢

    A . 治河官员的贤愚 B . 历史记述的疏密 C . 农耕区域的伸缩 D . 封建王朝的盛衰
  • 10. (2024高三上·南海月考) 陈寅恪认为,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的唐王朝仍延续国祚一百余年,东南八道财赋的供给是重要原因;黄巢起义断绝了汴路、运河的交通,导致大唐帝国的土崩瓦解。陈寅恪的研究表明(     )
    A . 东南藩镇维护中央权威 B . 交通建设有利于国家稳定 C . 南北方的联系日益密切 D . 北方经济落后于南方地区
  • 11. (2024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变文”最初是唐代寺院里以通俗语言解说佛经所依据的文本。唐代中后期,变文发展出了新的形式,它们全篇大量使用白话,没有用来吟唱的韵文,而且以讲人物故事的形式出现在都市中。“变文”形式的变化反映出唐代中后期(     )
    A . 民众教育水平的提升 B . 士大夫审美情趣变化 C . 佛教日益中国化趋势 D .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 12. (2024高三上·岳阳月考) 宋代商业发达,饮食种类丰富,然而文人往往喜欢追求简约朴素的饮食方式,佘安行以莼菜寄托自身归隐淡薄的性情,杨万里喜食不加烹饪、不配调料的萝卜和野菜根以表达自身的淡定自足。这些文人的生活态度体现出宋代(     )
    A . 新儒学影响日常饮食风俗 B . 文化雅俗兼存的社会风尚 C . 士大夫对社会风气的抨击 D . 繁荣背后的国家财政危机
  • 13. (2024高二上·云南月考) 宋太宗在位时亲自设计了“平戎万全阵”等阵图,要求一线将领务必在战时严格按照阵图布置作战计划。未经战阵的宋真宗、宋仁宗等皇帝也喜欢研究阵图并“赐边臣御制攻守图”,打仗时“按图布阵,阵相去各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这一做法(     )
    A . 助推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B . 折射出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C . 反映了边防的压力巨大 D . 体现出统治者重视军队建设
  • 14. (2024高三上·岳阳月考) 如图为唐代至清代扬州城的变迁图。据此可知(       )

    A . 城市中心区域不断扩大 B . 运河漕运影响城市发展 C . 城市功能分区日趋明显 D . 内河河道交错密布全城
  • 15. (2024高三上·岳阳月考) 随着明代赋役制度改革的推进,江西等地的大量百姓为征求所迫而沦为流民。面对这一问题,巡抚南赣的王阳明一方面大力提倡“四民异业而同道”的新经济伦理,另一方面招抚流民,使其落籍定居。王阳明的思想与实践(     )
    A . 为人的独立发展寻找出路 B .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C . 使封建统治秩序得以重建 D . 具有反君主专制倾向
  • 16. (2024高三上·岳阳月考) 有学者认为,16——19世纪,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逐渐变成黄金,逐步实现向金本位制过渡之际,中国的货币体制则采用银本位制,且当时中国保持世界经济中心地位,但金银兑换的差价也使中国成为西方国家掠夺财富的对象。要验证该学者的结论,可进一步查证当时(     )
    A . 西方国家的自由贸易政策 B . 中国纸币流通范围的变化 C . 澳门地区的商品交易状况 D . 中国在朝贡贸易中的得失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 17. (2024高三上·岳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公提出并阐发了“天下之中”的概念,建构了我国古代第一个成熟的建都理论。该理论由一系列空间概念构成,周之“天下”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政治统治区域,周公以“天下”为空间视域来确定都城,选择适“中”的地理位置从而确定统治中心。但“天下之中”并非由单一的地理位置因素来决定,《周礼·司徒》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按照这一要求成为“天下之中”的地方要具备天时、地理、人和三个方面的最优越的条件,在地理上具有3 个连锁的递进特征:阴阳和中、百物阜安、适建王都,如此“天下之中”就突破了单纯的地理中心意义。

    ——摘编自李久昌《周公“天下之中”建都理论研究》

    材料二   刘秀称帝后很快定都洛阳,此时其根据地在河北,而长安还在更始帝手中。统一天下后,光武帝一再亲幸长安,并下令“复置函谷关都尉,修西京宫室”,造成“山东翕然狐疑,意圣朝之西都,惧关门之反拒也”的恐惧和震动。 西汉凭借关中制御关东一事,对于关东豪族来说则是“殷鉴不远”的深刻教训。但是最终朝廷迁都关中的愿望并未实现,在经历了与豪族利益、力量博弈的度田事件之后,朝廷对事关豪族利益之事采取谨慎态度。能够影响国家决策的儒生们则站在实行王道政治的立场上,从天下之中的建都理念出发,坚持都洛,他们以国家的兴亡成败“在德不在险”为由,驳斥了迁都长安的见解。加上光武帝本身的儒学文化背景,这使朝廷在迁都问题上不能自坚其志。

    --摘编自梁万斌《从长安到洛阳:汉代的关中本位政治地理》

    材料三   两宋都城完成了中国都城发展史上从黄河时代向运河时代的转变,政治中心开始离开黄河流域沿运河作南北向运动,南北方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国家命运沿南北轴向摆动,运河成为都城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到了明朝,两京制度把政治、经济、军事三个中心或重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明朝的统治力量得到最佳配置。正如丘濬所说:“文皇帝(朱棣)迁都金台(北京),天下万世之大势也。盖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戎马盛于西北,而金台为其枢。并建两京,所以宅中图治,足食足兵,据形势之要,而为四方之极者也。用东南之财富,统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矣。”国家行政中心移到北京之后,南京并没有回到历史上的“陪都”的地位,只是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并不发挥实际的作用。但是南京拥有历史上空前的作为一个陪都的重要政治和行政功能,即使在1421 年之后也是如此。

    ——摘编自王明德《从黄河时代到运河时代:中国古都变迁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周公“天下之中”建都理论的核心内容。
    2. (2) 根据材料二,简析东汉未能定都长安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运河时代”都城变迁趋势的认识。
  • 18. (2024高三上·岳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出现的三次中西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湖南出现了三次人才群起的局面:一是以魏源、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和洋务运动时期,全国一度出现了“无湖南人不成衙门、无湖南人不成军队”的局面;二是以谭嗣同、黄兴、蔡锷、宋教仁为代表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曾经“以守旧闻天下”的湖南成了最有生机的省份;三是以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彭德怀、贺龙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籍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杰出人才灿若群星。

    ——摘编自郭辉东《中西文化融合与湖南近代人才群起》

    材料二:回顾历史,中国从鸦片战争后走上学习西方、模仿西方发展模式的道路。英国模式、日本模式均未能使中国的发展有所起色。进入20世纪,除了英国模式、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外,苏联模式也成为可供选择的“样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几经挫折,终于创造性地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中国也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的发展经验也被其他国家视为“中国方案”。

    ——摘编自杨晓娟、姜红明《中国现代化演进的历史向度:从西学东渐到文明创生》

    1.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阶段概括近代中国三次中西文化融合过程中的思想转型。
    2. (2) 根据材料,围绕近现代中外文化碰撞,以“人才·模式·中国道路”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 19. (2024高三上·岳阳月考) 【“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

    材料一   《宋史·范祖禹传》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陆游也说:“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进入明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商品性农业在明代中后期获得大规模发展。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桑蚕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到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严重的粮食匮乏。而在元明二代,早熟稻的栽种在西南各省和湖北、湖南相当普遍,两湖成了中国的谷仓。江南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粮食,民谚也一变而为“湖广熟,天下足”。

    ——摘编自白寿彝、何兹全主编《中国通史第九卷》

    材料二   “湖广熟,天下足”出现的时间吸引了日韩两国诸多学者来考证。

    国别

    学者

    研究成果

    日本

    加藤繁

    发现明末刊本——《地图综要》提到“楚固泽阅,耕稼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楚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他据此推断“湖广熟,天下足”形成于明末。

    日本

    重田德

    在《清初湖南米市场的考察》中指出:其一、湘潭是湖南内部米谷最大的集散地;其二、汉口是湖广、四川米谷最大的交易市场。据康熙四十八年的奏疏说:“湖南相距江浙甚远,本处所产之米,运下江浙居多。”

    韩国

    吴金城

    着眼于15世纪中期洞庭湖周边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认为该地域的稻作地带上升为中国粮仓的地位,是15世纪中期渐次形成的。他还发现了正统、成化、嘉靖等年间湖广米谷大量输出的记录。据奏疏载:“外省巨商,鳞集辐辏,搬运不绝,以致本省(湖广)米价腾涌。”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的背景。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日韩学者关于“湖广熟,天下足”出现时间的研究进行评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