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 《左传》 |
B | 立適(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春秋公羊传》 |
C |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 《礼记·曲礼》 |
D | 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 | 《春秋谷梁传》 |
时代 | 基本情况 |
先秦、秦 | 决溢改道的记载很少 |
西汉 | 决溢达十次之多,其中五次都导致了改道 |
东汉 | 决溢一次。前期河患严重,王景治黄后河患减轻 |
魏晋—隋 | 长期安流,三百多年只有三次决溢 |
材料一 周公提出并阐发了“天下之中”的概念,建构了我国古代第一个成熟的建都理论。该理论由一系列空间概念构成,周之“天下”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政治统治区域,周公以“天下”为空间视域来确定都城,选择适“中”的地理位置从而确定统治中心。但“天下之中”并非由单一的地理位置因素来决定,《周礼·司徒》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按照这一要求成为“天下之中”的地方要具备天时、地理、人和三个方面的最优越的条件,在地理上具有3 个连锁的递进特征:阴阳和中、百物阜安、适建王都,如此“天下之中”就突破了单纯的地理中心意义。
——摘编自李久昌《周公“天下之中”建都理论研究》
材料二 刘秀称帝后很快定都洛阳,此时其根据地在河北,而长安还在更始帝手中。统一天下后,光武帝一再亲幸长安,并下令“复置函谷关都尉,修西京宫室”,造成“山东翕然狐疑,意圣朝之西都,惧关门之反拒也”的恐惧和震动。 西汉凭借关中制御关东一事,对于关东豪族来说则是“殷鉴不远”的深刻教训。但是最终朝廷迁都关中的愿望并未实现,在经历了与豪族利益、力量博弈的度田事件之后,朝廷对事关豪族利益之事采取谨慎态度。能够影响国家决策的儒生们则站在实行王道政治的立场上,从天下之中的建都理念出发,坚持都洛,他们以国家的兴亡成败“在德不在险”为由,驳斥了迁都长安的见解。加上光武帝本身的儒学文化背景,这使朝廷在迁都问题上不能自坚其志。
--摘编自梁万斌《从长安到洛阳:汉代的关中本位政治地理》
材料三 两宋都城完成了中国都城发展史上从黄河时代向运河时代的转变,政治中心开始离开黄河流域沿运河作南北向运动,南北方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国家命运沿南北轴向摆动,运河成为都城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到了明朝,两京制度把政治、经济、军事三个中心或重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明朝的统治力量得到最佳配置。正如丘濬所说:“文皇帝(朱棣)迁都金台(北京),天下万世之大势也。盖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戎马盛于西北,而金台为其枢。并建两京,所以宅中图治,足食足兵,据形势之要,而为四方之极者也。用东南之财富,统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矣。”国家行政中心移到北京之后,南京并没有回到历史上的“陪都”的地位,只是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并不发挥实际的作用。但是南京拥有历史上空前的作为一个陪都的重要政治和行政功能,即使在1421 年之后也是如此。
——摘编自王明德《从黄河时代到运河时代:中国古都变迁研究》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出现的三次中西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湖南出现了三次人才群起的局面:一是以魏源、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和洋务运动时期,全国一度出现了“无湖南人不成衙门、无湖南人不成军队”的局面;二是以谭嗣同、黄兴、蔡锷、宋教仁为代表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曾经“以守旧闻天下”的湖南成了最有生机的省份;三是以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彭德怀、贺龙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籍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杰出人才灿若群星。
——摘编自郭辉东《中西文化融合与湖南近代人才群起》
材料二:回顾历史,中国从鸦片战争后走上学习西方、模仿西方发展模式的道路。英国模式、日本模式均未能使中国的发展有所起色。进入20世纪,除了英国模式、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外,苏联模式也成为可供选择的“样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几经挫折,终于创造性地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中国也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的发展经验也被其他国家视为“中国方案”。
——摘编自杨晓娟、姜红明《中国现代化演进的历史向度:从西学东渐到文明创生》
材料一 《宋史·范祖禹传》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陆游也说:“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进入明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商品性农业在明代中后期获得大规模发展。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桑蚕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到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严重的粮食匮乏。而在元明二代,早熟稻的栽种在西南各省和湖北、湖南相当普遍,两湖成了中国的谷仓。江南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粮食,民谚也一变而为“湖广熟,天下足”。
——摘编自白寿彝、何兹全主编《中国通史第九卷》
材料二 “湖广熟,天下足”出现的时间吸引了日韩两国诸多学者来考证。
国别 | 学者 | 研究成果 |
日本 | 加藤繁 | 发现明末刊本——《地图综要》提到“楚固泽阅,耕稼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楚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他据此推断“湖广熟,天下足”形成于明末。 |
日本 | 重田德 | 在《清初湖南米市场的考察》中指出:其一、湘潭是湖南内部米谷最大的集散地;其二、汉口是湖广、四川米谷最大的交易市场。据康熙四十八年的奏疏说:“湖南相距江浙甚远,本处所产之米,运下江浙居多。” |
韩国 | 吴金城 | 着眼于15世纪中期洞庭湖周边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认为该地域的稻作地带上升为中国粮仓的地位,是15世纪中期渐次形成的。他还发现了正统、成化、嘉靖等年间湖广米谷大量输出的记录。据奏疏载:“外省巨商,鳞集辐辏,搬运不绝,以致本省(湖广)米价腾涌。” |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