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4-10-02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4八上·丰城开学考) 有人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如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信息是

    A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C . 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D . 武昌起义推翻清朝
  • 2. (2024八上·丰城开学考) 与“1856年”“杨秀清”“韦昌辉”“由盛转衰”等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火烧圆明园 B . 护国战争 C . 天京事变 D . 二次革命
  • 3. (2023八上·蓬江期末) 1854年,英国政府要求与清政府修约,主要内容包括“广泛地进入中国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等。这表明英国(       )
    A . 对华侵略政策发生了变化 B . 开始以经济手段控制中国 C . 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 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 4.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 .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C .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D . 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5. 《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

    ①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

    ②封建经济消亡

    ③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法国上尉巴特利尔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指( )
    A . 发动鸦片战争 B . 火烧圆明园 C .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 . 对华倾销商品
  • 7. 下图是一百六十多年前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国宝之一“牛首铜像”,造成圆明园国宝流失的强盗是?( )

    A . 英美联军 B . 英法联军 C . 日俄联军 D . 八国联军
  • 8. 19世纪30年代,璞鼎查向英国纺织品资本家宣称:“倾所有兰开夏纺织品厂的出品,都不足以供应中国一省消费之用。”曼彻斯特商会在上交外交大臣的文件中指出:“广州提供了年达300万镑印度商品的出路。”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是(  )
    A . 打开中国市场 B . 鸦片贸易合法化 C . 推广先进技术 D . 掠夺劳动力
  • 9. (2024八上·福田月考) 1861年11月25日,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在《致巴特力尔上尉》中写到:“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这“两个强盗”的罪行是(    )
    A . 火烧圆明园 B . 旅顺大屠杀 C . 镇压义和团运动 D . 南京大屠杀
  • 10.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洲、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近代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始于(    )
    A . 英国强行占领香港岛 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美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D . 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 11. 下图所示英国输华货物总值的变化与哪一条约的签订相关(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2. 《天朝田亩制度》对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起到的最大作用是(  )

    A . 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B . 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 . 实现了平均分配产品 D .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 13. (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 吴玉章老人在自己时候的回忆文章中写道: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四川容县)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文中“苛刻”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4. (2023八上·蓬江期末)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
    A . 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B . 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 . 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D . 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 15. 1903年,北京某茶馆中有四位中国人在聊天,你认为四人中谁说的不符合史实( )
    A . 张三说他在日本人开的工厂中做工 B . 李四说他曾在菜市口见到处决义和团 C . 老赵说他现在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D . 孙某说他去山海关时见到许多外国兵
  • 16. “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
    A .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B . 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C . 八国联军侵华—五四运动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
  • 17.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该评价无关的是( )
    A . 创办轮船招商局 B . 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C .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D . 设翻译馆,大量翻译刊行西方书籍
  • 18.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气和好斗精神,无论欧美日本各国,都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1/4,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时任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也有类似看法。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A . 义和团运动使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B . 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C . 列强已经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 D . 列强需要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 19. 19世纪初,在关于长江三角洲贸易的描述中,凡言及苏州,就有“由苏州分销全省”等字眼;到了六七十年代,对于贸易过程的描述已变为“从上海携带……前往苏州”等。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民运动的冲击 B . 中西贸易的扩大 C . 洋务运动的开展 D . 民族工业的兴起
  • 20. 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做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运动是(   )
    A . 强学会成立 B . 《万国公报》创办 C . 公车上书 D . 《国闻报》创办
  • 21. 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
    A . B . C . D .
  • 22.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 实

                                  推   论

    A

    公车上书

    打破了清朝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

    B

    百日维新

    挽救了民族危亡

    C

    “明定国是”诏书颁布

    标志着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A . A B . B C . C D . D
  • 23.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其反映的史实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24. 1895年,清朝使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谈判时,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从中可得出的信息是(    )

    李云:我接台湾巡抚来电,闻将让台湾,台民鼓噪,誓不肯为日民。

    伊云:听彼鼓噪,我自有法,

    李云:此话并非相吓,乃好意,直言相告。

    伊云:我亦闻此事。

    李云:台民戕(杀)官聚众,视为常事,他日不可怪我。

    伊云:中国一将治台权让出,即是日本政府之责。

    A . 台湾人民坚决反抗日本侵占台湾 B . 清朝官员为虎作张加速台湾沦陷 C . 台湾已被置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 D . 台湾人民的斗争被日军残酷镇压
二、材料分析题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折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投入陆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是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0.6万-0.7万人,战舰20艘,船坚炮利。此战最后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 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之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的危害。
    2. (2) 根据材料二,你认为鸦片战争中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4. (4) 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 26. (2023八上·城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政治上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

    ——《资政新篇》

    1. (1)  材料中这两个文献出自近代中国哪一次运动?第二个文献是谁写的?
    2. (2) 《天朝田亩制度》要创立的理想社会能够真正实现吗?你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3. (3)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该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什么?这场运动不同于以往农民起义的新的时代特点是什么?
  • 27.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材料二 1900年俄国趁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同时他也力图将朝鲜据为己有,在各国列强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背景下,日俄双方加紧扩军备战,意图一决雌雄。

    ——摘自《中国广播网》

    1. (1) 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是受哪一条约的直接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当时中国人民“最紧迫的要求”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运动”的斗争矛头指向谁?该“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 (3) 上述材料反映出在侵华过程中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 28.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列强通过发动鸦片战争和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套上沉重的殖民枷锁;同时,

    欧风美雨东渐, 为时人提供了开眼看世界的机会, 经世派中一部分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

    之道,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摘编自郑师集《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 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取你的美丽, 也在我的脸上, 烙下耻辱的

    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夜夜召唤我,在梦里,

    用你的声音...... ” —— 张普松《我没有到过圆明园》

    讨料三: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材料四:20 世纪的大菲拉开了, 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 20 世纪

    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 。1900 年, 列强再次侵入北京 。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

    蹄 ……一 时间, 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 … … 清政府彻底沦为“详人的朝延"。

    ——《复兴之路》

    1. (1) 根据材料一,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 (2) 材料二中"绅士的洗劫”“文明的大火”发生在哪场战争中?是谁夺去了圆明园的美丽?在这场战争前后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 150 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是哪个国家?
    3. (3) 材料三中的“割台海“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哪个不平等条约?
    4. (4) 材料四中"列强再次侵人北京”的这场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
    5. (5)  该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综合以上探究,近代中国的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