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4-10-08 浏览次数: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4八上·丰城开学考) 《盛世危言》中写到: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钉、洋针入中国,而冶业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也。这说明洋人的入侵(     )
    A . 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迎到破坏 B . 使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开始破产 C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 2.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圆明园)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对圆明园进行劫掠和破坏的国家是(      )
    A . 美法 B . 英法 C . 美俄 D . 英俄
  • 3. 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打击了清朝统治,其中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朝对峙局面真正形成的事件是(       )
    A . 金田起义 B . 永安建制 C . 定都天京 D . 北伐和西征
  • 4. 清政府在威逼之下,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寺地方一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马关条约
  • 5. 小明在一份材料中看到清朝官员与外国使者拟定的一份草案,大致内容如下。该草案应达成于( )

    中国割让香港岛,但中国得在香港岛设关收税;赔款六百万元,五年交清;中、外官吏平等;广州恢复通商。

    A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B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C . 鸦片战争期间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6. 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下面与虎门销烟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黄爵滋 B . 林则徐 C . 郑成功 D . 乾隆帝
  • 7. 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镶嵌有八块汉白玉历史浮雕,之所以把“虎门销烟”作为其中第一块的内容,主要是因为它(    )
    A .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 .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 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D . 是民族英雄林则徐亲自领导的
  • 8. 英法联军舰队指挥官何伯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在‘亚罗号事件’之后,联军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些过火,但并没有侵占中国的企图。最重要的是,联军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中有力地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 )

    ①英国侵占香港岛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逼迫中国赔偿英法军费④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④ D .
  • 9.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中国近代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是由哪国发动的( )
    A . 美国 B . 俄国 C . 英国 D . 法国
  • 10.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时,正是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使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了十分顽强的敌人,很难不会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
    A . 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 . 肩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使命 C . 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 .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外联合绞杀
  • 11. 著名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黄海大战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解放战争
  • 12. 1856年12月,《北华捷报》详细梳理并刊载了当时发生在广州的一系列事件,公开了十多篇英国领事与两广总督来往书信的全文,并在评论中有意突出中国官员的“傲慢”,以佐证其“外国人长期受到中国人的蔑视和侮辱”的立场。此举旨在(    )
    A . 向在华洋人介绍中国时局进展 B . 指责中国外交上的傲慢行为 C . 配合英国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 D . 为英法火烧圆明园进行辩护
  • 13. (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先后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下列属于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
    A . 林则徐、魏源 B . 康有为、梁启超 C . 曾国藩、李鸿章 D . 陈独秀、李大钊
  • 14. (2024八上·丰城开学考) 距今100多年前,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一“礼物”指(       )
    A . 火烧圆明园 B . 割占宝岛台湾 C . 签订《辛丑条约》 D . 英国强租新界
  • 15. (2024八上·秀山月考) 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以下可以证明该观点的史实有(    )

    ①引入机器兴办工厂    ②成立临时参议院
    ③组建新式军队    ④开设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 . 签订《马关条约》一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B . 严复创办《国闻报》一一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C . 戊戌政变一一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D . 戊戌变法一一在思想文化上产生广泛影响
  • 17.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
    A . 戊戌变法 B . 洋务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禁烟运动
  • 18. 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  ②邓世昌为国捐躯  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9. 《清议报》(1898年 12 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五四运动
  • 20.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 )
    A . 《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辛丑条约》 D . 《马关条约》
  • 21. 如右图所示,这是德国强占胶州湾后所立碑记,它引起了( )

    A .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 . 洋务运动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禁烟运动
  • 22.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激战中壮烈殉国的 致远舰管带是( )
    A . 戚继光 B . 郑成功 C . 林则徐 D . 邓世昌
  • 23. 下面的漫画名为《渔夫、剪刀和鱼》。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

    A .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B . 辽东战役 C . 黄海大战 D . 三国干涉还辽
  • 24. 观察下图,由此判断“沪局”(____)

    A . 引进了西方先进器物 B . 是最大的民用企业 C . 达到了“自强”的目的 D . 是最大的军事工业
二、材料分析题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 (1) 材料一:2023年5月18日到10月8日,英国大英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中国大型特展“晚清百态”。这是全球首个涵盖整个19世纪中国的大型特展。驻足观看人数最多的一件展品,是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原件。在展品下方写着:“It was the first of China's unequal treaties with foreign powers.”即中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材料一中的“展品”与列强的哪一侵华战争有关?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与中国近代史的内在联系。

    2. (2) 材料二:1860年10月18日,英军焚毁圆明园,则使得清朝统治者完全丧失了抗敌的勇气,马上屈辱投降。……主持和局的恭亲王奕䜣就在10月19日晚上赶忙承认英法等国的一切要求;并按照侵略者的要求于10月24日、25日分别与英法两国公使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签订了《北京条约》。

      ——吴继轩、李胜斌《再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主要目的》

      材料二中“英军焚毁圆明园”与哪一侵华战争有关?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做法对清政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26. (2023八上·松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一纲领贯穿于整个运动的全过程,如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北代、西征,破江北、江南大营等前期军事活动,太平天国后期,陈玉成、李秀成在战场上纵情驰浮……都是为了保卫、巩固或扩大纲领的实践成果。 
    材料二:洪秀全登上天王宝座后,大搞家天下,封其子洪天贵福为动主,天京事交后,失去制约的天王更是“未肯信外臣,专信同姓之重”……出现天王不能控制主将,主将不能指挥军旅的危险局面,太平天国日渐衰微,最后的灭亡在所难免。
    1. (1)  材料一中“纲领”的名称是什么?写出“陈玉成、李秀成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取胜的两例战役。
    2. (2)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天京事变”的转折性影响是什么?根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结局是什么?
    3. (3)  结合材料及所学,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 27.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9年6月的这场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摘编自《安德鲁•翰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

    ——张晋松《我没有到过圆明园》

    材料三

    材料四 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 (1)  材料一中的“这场禁烟运动”指的是哪一个事件?中国被迫接受的“条件”写在哪一条约里?这些条件对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在这场战争前后攫取好处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3. (3)  指出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役有哪些?(两例即可)根据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三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之间的关系。
    4. (4)  材料四中“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慈禧太后的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5. (5)  通过阅读以上材料和解决问题,你有什么感想?
  • 28. (2024八上·潮南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瓦德两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

    材料二: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也,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国匪之事即可取以借鉴。

    ——英国外交副大臣波罗叠立克在议会的演说

    材料三:晚清时期列强四次侵华战争

    1. (1) 材料一、二的主张是什么?结合中国人民的反抗史实,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
    2. (2) 结合所学、《辛丑条约》的内容,说明列强是如何实现这一主张的。
    3. (3)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方列强四次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