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耀华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9...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4八上·福田月考)  19世纪30年代,璞鼎查向英国纺织品资本家宣称:“倾所有兰开夏纺织品厂的出品,都不足以供应中国一省消费之用。”曼彻斯特商会在上交外交大臣的文件中指出:“广州提供了年达300万镑印度商品的出路。”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是(  )
    A .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 资本家受到璞鼎查的煽动 C . 广州商品经济发达 D . 打开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
  • 2. (2024八上·福田月考) 下图是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万箱)。其中1839—1840年下降的原因是(       )

    A . 闭关锁国的限制 B . 禁烟运动的开展 C . 鸦片战争的冲击 D . 通商口岸的开放
  • 3. (2024八上·福田月考) 以下是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变化。2016年统编教材的新增内容有助于深入分析鸦片战争的(     )

    2006年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2016年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主要讲述《南京条约》及其内容

    除《南京条约》外,还增加《虎门条约》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内容

    A . 背景 B . 过程 C . 影响 D . 性质
  • 4. (2024八上·福田月考) 1843-1858年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不断下降。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B .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D .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 5. (2024八上·福田月考) 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你知道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6. (2024八上·福田月考)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A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 .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7. (2024八上·福田月考) 有学者认为:1842年8月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附件,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司法等主权,更为列强扩大对华侵略制造了先例,是百年国耻的起点。文中的“不平等条约”应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8. (2024八上·福田月考)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 . 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 . 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 . 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9. (2024八上·福田月考) 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将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作用。回顾历史,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  )
    A . 西域都护 B . 伊犁将军 C . 驻藏大臣 D . 行省
  • 10. (2024八上·福田月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侵略者发动战争的目的方面分析,这样说是因为(     )
    A . 鸦片的输入引发了这两场战争 B . 两次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C . 英国是这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参战国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11. (2024八上·福田月考) 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 . 发动鸦片战争 B . 火烧圆明园 C .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 . 对华倾销商品
  • 12. (2024八上·福田月考)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躲在避暑山庄的咸丰帝,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的赔款,却认为外国派人驻北京“最为中国之害”。这说明咸丰皇帝( )
    A . 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图强 B . 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C . 支持洋务运动抵抗西方侵略 D . 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13. (2024八上·福田月考) 针对下表中的贸易状况,英国决定(     )

    年份

    英国输华商品总值(部分)

    1843年

    约 145 万英镑

    1845年

    约239万英镑

    1846年

    约179 万英镑

    1854年

    约100万英镑

    A . 向中国输入鸦片 B . 要求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C . 签订《黄埔条约》 D . 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 14. (2024八上·福田月考) 1861年11月25日,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在《致巴特力尔上尉》中写到:“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这“两个强盗”的罪行是(    )
    A . 火烧圆明园 B . 旅顺大屠杀 C . 镇压义和团运动 D . 南京大屠杀
  • 15. (2024八上·福田月考) 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年代尺,其中沙俄割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阶段是(       )

    A . B . C . D .
  • 16. (2024八上·福田月考) 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都(    )
    A . 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 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C . 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 . 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 17. (2024八上·福田月考) 如图是太平天国颁发给农民的田契,内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这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     )

    A . 实现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 B . 反映了《资政新篇》中土地措施的局限性 C . 实现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愿望 D . 《天朝田亩制度》在实践中难以实施
  • 18. (2024八上·福田月考)  《南京条约》……是促进中国人民觉醒的反面教材。马克思说:“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A . 虎门销烟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公车上书 D . 南昌起义
  • 19. (2024八上·福田月考)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这一土地纲领体现出其追求的是(       )
    A . 男女平等 B . 民主自由 C . 土地私有 D . 绝对平均
  • 20. (2024八上·福田月考) “国中无人”、“朝中无将”、军事危机、政治危机、信仰危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
    A . 永安建制 B . 定都天京 C . 天京事变 D . 天京陷落
  • 21. (2024九上·高州开学考) 洪仁玕于1852年起避居香港,1859年来到天京,同年写成《资政新篇》,《资政新篇》在太平军内部没有引起积极反应,也没有实行过。这是因为《资政新篇》( )
    A . 不符合时代的潮流 B . 脱离农民战争的实践 C . 存在绝对平均主义 D . 体现农民阶级局限性
  • 22. (2024八上·福田月考)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的纲领文件是(     )
    A . 《共同纲领》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 《资政新篇》 D . 《天朝田亩制度》
  • 23. (2024八上·福田月考) 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外来文明的成果,体现出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永安初建政权 B . 《资政新篇》 C . 《天朝田亩制度》 D . 定都天京
  • 24. (2024八上·福田月考) 下图是小曾同学在学习了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

    A . 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 . 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C . 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D . 讽刺了晚清官员的盲目排外
  • 25. (2024八上·福田月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地理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延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滨缅划界图说》等等。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 . 官方关注边疆危机 B . 地理学的研究兴起 C . 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D . 学习西方成为潮流
  • 26. (2024八上·福田月考) 1880年,天津进口洋煤20000吨,1882年开平煤投入市场后,洋煤进口量迅速降到5416吨,1885年时更降为566吨。这反映开平煤矿(   )
    A . 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B . 缓解了洋务军事工业的能源短缺 C . 扩大了土煤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 D .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 27. (2024八上·福田月考)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洋务派逐步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 . 安庆内军械所 B . 轮船招商局 C . 福州船政局 D . 江南制造总局
  • 28. (2024八上·福田月考)  1865年,京师同文馆举行了第一次翻译大型考试,考试内容以洋文为主,并增加了文学翻译和口语会话,其中翻译考试注重综合性以及时事性,学生需要了解国家大事并且掌握相关翻译理论知识才可以通过翻译考试。这反映了( )
    A . “师夷长技”成为社会的共识 B . 学习西方的时代诉求 C . 学堂选官引发教育的根本变革 D . 变革制度的社会潮流
  • 29. (2024八上·福田月考) 下表是19世纪90年代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一系列企业。他创办这些企业的目的是(     )

    企业名称

    湖北大冶铁矿

    汉阳铁厂

    湖北枪炮厂

    大冶王三石煤矿

    湖北纺纱局

    湖北缫丝局

    开办年份

    1890

    1890

    1890

    1891

    1894

    1894

    A . 镇压金田起义 B . “自强”“求富” C . 发展资本主义 D . 尝试制度变革
  • 30. (2024八上·福田月考) 历史学习小组要制作“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展板。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洋务运动 D . 北伐战争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2024八上·福田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在海外漂泊150余年终于回家的国宝———圆明园猴、牛、虎、猪四大兽首。

    材料二:这次战争期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1. (1) 材料一中圆明园兽首“海外漂泊150余年”的原因与哪一次战争有关?列强挑起这次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俄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具体指什么吗?这次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3. (3) 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它们的屡屡得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32. (2024八上·福田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田起义浮雕

    材料二:某纲领规定:凡分田,照入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以彼风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以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材料三:“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题《太平天国战史》

    1. (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2. (2) 材料二中的纲领是指什么?并根据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价。
    3. (3) 《资政新篇》的作者是谁?这两个文献的思想哪个更符合时代潮流?为什么?
    4. (4) 材料三中“煮豆燃萁”指什么事件?此事件对这场运动造成什么影响?
  • 33. (2024八上·福田月考) 19世纪中叶,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个时候自强一词应有两重含义。一就阶级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太平天国、捻军)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对中国社会来说,这多少是一个被重新提出的古老问题。二就民族意义言,它所寻求的是:在“鹧张弥甚”的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他们(指洋务派)的大政方针分两层:以外交治标,以自强治本。这个治本之策是步步发展的。最初不过练洋枪队;继则买制器之器、以图自己造船;终而设学校、派留学生,以图自己能制这制器的器具。等到光绪年间,他们进而安电线、开煤矿、修铁路、办海军、设招商局、立纱厂。……但是十九世纪的后四十年,外来的压迫节节加紧。……治标没有治好,治本也不足济事。甲午之战是自强运动的失败。

    ——蒋廷胾《中国近代史》

    1. (1) 据材料一指出,“自强”一词提出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治本”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这场自强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自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何积极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