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六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年秋季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4-10-11 浏览次数:10 类型:单元试卷
一、基础知识(41分)
  • 1. 读短文,回答问题。
        走进位于山西省新绛县王庄村的绛州澄泥砚文化园,精品馆中陈列的500多方澄泥砚雕刻精美、造型多样,令人大饱眼福。前来参观的游客连连称赞:小小砚台竟能做得这么精致!
        澄泥砚制作起源于西汉时期,唐宋时兴盛,以山西绛州澄泥砚为主要代表。
        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中唯一的陶砚,用经过澄洗过滤的细泥烧制而成,质地细腻,莹润素雅,发墨快,不伤毫。
        澄泥砚制作工艺于明末清初失传。为了抢救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新绛县蔺永茂、蔺涛父子多方搜集资料,多年反复试验,终于恢复了澄泥砚的生产。
        “政府在推动企校合作方面给了我们很大帮助和支持。”蔺涛表示,未来将为高校师生研学和社会实践提供更好的条件,也期待通过跨界合作带来更多创新活力,将绛州澄泥砚打造成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1. (1) 澄泥砚制作工艺起源于西汉时期,在时兴盛,以绛州澄泥砚为主要代表,于明末清初失传。
    2. (2) 根据你听到的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绛州澄泥砚文化园的精品馆中陈列了500多方澄泥砚。 ( )

      ②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中唯一的石砚。 ( )

      ③澄泥砚质地细腻,莹润素雅,发墨快,不伤毫。 ( )

    3. (3) (    )在推动企校合作方面给了新绛县蔺永茂、蔺涛父子很大帮助和支持。
      A . 游客 B . 政府 C . 高校师生 D . 企业
  • 2. 看拼音,写词语。

    他的手指在qín jiàn上chún shú地跳舞,琴声与 xián yuè的交织牵动着观众们sī sī lǚ lǚ, nián huá sì jǐn乐章。

  • 3. 下列加点字读音及词语书写只有一个错误的一项是( )
    A . 相(shǔ)     奖(quàn)     琴弦 B . (miù)    人(pú)     键盘 C . (chù)     尴(gà)     盲人 D . (bēi)    鼓(luó)     棉绣
  • 4. 下列加点字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 . 汤汤乎若流水(像汤一样) B . 尾而斗(摆动,摇) C . 尾搐入两间(大腿) D . 巍巍乎太山(像)
  • 5. 下面是一幅毛泽东主席创作的书法作品《七律·长征》,笔力洒脱很有气势,可以用来赞美这部书法作品的词语是(    )
    A . 妙笔生花 B . 笔走龙蛇 C . 画龙点睛 D . 栩栩如生
  • 6.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的这篇短文十分朴素,却如黄钟大吕 , 震撼人心。 B . 今晚王教授的讲座蕴含了丰富的实践知识,真是余音绕梁 , 不虚此行。 C . 晚会上,人们或轻歌曼舞 , 或促膝交谈,气氛十分欢愉。 D . 古庙墙上的浮雕惟妙惟肖 , 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
  • 7.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 B .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 C . 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D . 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 8. 下列句子与“伯牙鼓琴,子期知音”所体现的主题相一致的一项是( )
    A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9. 下列关于课堂笔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记录老师讲的重要的内容。 B . 记录课堂上的疑问。 C . 记录同学说的话。 D . 记录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
  • 10. 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你尽可转动明眸,欣赏山水花鸟,奇松怪石;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___,你尽可翁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你尽可深尝品味,怡然自乐。

    ①艺术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艺术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艺术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艺术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 . ③④②① B . ①③④② C . ①④③② D . ③④①②
  • 11. 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外积累填空。
    1. (1) 根据《》这个故事,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并用“高山流水”比喻或乐曲高妙。所以,李白说:锺期久已没,
    2. (2) 《书戴嵩画牛》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12. 为体验艺术之美,学校举办了“艺术人生”文化长廊活动,请完成小题。
    1. (1) 程晨想要介绍书法艺术,找到了下面的词语,请你帮助他选择一个最合适的( )
      A . 笔走龙蛇 B . 字正腔圆 C . 妙手回春 D . 粉墨登场
    2. (2) 校社团设计了创意书签,请仿照例句格式,从第二、三、四张书签中任选一张进行介绍。

      例句:第一张书签,用方正工整的楷书,书写“艺术人生”。

      介绍:第张书签,用书,书写“艺术人生”。

    3. (3) 有同学认为,现代社会终将迈入无纸化时代,打字可以彻底替代手写,所以不需要再练习书法了,假如你是书法社的成员,你会如何反驳对方?
二、阅读理解(29分
  • 13. 文言文阅读。

    斗牛图

    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牛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注释】①曝:晒。②输租氓:来交租的农民。③牌(bì):大腿。④膂(lǚ)力:全身的力气。膂:脊背。

    1. (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马正惠公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 

      暇日展曝于厅前 

      ③有输租氓见而窃笑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

    3. (3) 请用两个“/”为下列句子划分恰当的朗读节奏。

      马 正 惠 公 尝 珍 其 所 藏 戴 嵩 《斗 牛 图》

    4. (4) 结合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书戴嵩画牛》,说说农民指出了这幅画中的什么问题。
  • 14.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近些年来,传承发扬书法文化,正逐步成为社会共识。一方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卓有成效的工作,书法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书法、学习书法,书法爱好者数量逐年递增。

    书法教育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也是一种文化的修炼、精神的陶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书法教育的开展不仅是培养中小学生书写基本技能、书法艺术鉴赏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材料二:汉字日益键盘化和触屏化,导致学生书写字迹潦草,不合规范,给学校考试电子阅卷带来很大困难,已经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当今社会“草书”盛行,这同许多学生书写违规逾矩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这一方面,学校加强早期楷书书法教育显得举足轻重。

    材料三:

    材料四:俗话说“字如其人”,也就是说能把字写得端正、整洁的学生大都有认真的学习态度。相反字写得马虎、潦草,错别字多的学生,态度会散漫,纪律松懈。因此,我们要通过书法教学来磨炼学生的意志,使之形成严谨、踏实、守纪、耐心的性格品质。在教学中教育指导学生通过硬笔或毛笔书法训练,认真观察、细心思考、用心描画,使学生形成有恒心、有耐心的品性,树立严谨的自学意识。

    1. (1) 根据材料一,请简要概括“传承发扬书法文化,正逐步成为社会共识”的原因有哪些。
    2. (2) 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 开展中小学生书法教育,可以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 B . 许多学生字迹潦草,不合规范,这给学校考试电子阅卷带来很大困难。 C . 能把字写得正确、整洁的学生肯定都有着认真的学习态度。
    3. (3) 从材料三的图一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书写的汉字;从图二中可以看出,学生认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进课堂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4. (4) 针对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的问题,请你为学校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 15. 现代文阅读

    一曲千年的唱腔

    ①犹记得,六七岁时,常将母亲一条粉红细长的绸缎围巾,沿下巴往头顶扎成戏中小姐装扮,对着古老妆镜,学打花瓣,一朵一朵开成青涩初始的闽韵流姿,而后将垂留两旁的围巾当作水袖,轻轻悠悠地甩,小脚丫挪步、前移、后退,并摇头晃指。当时由于个子不够高,还蹬爬椅凳站上绣桌,嘴里咿咿呀呀学唱几句……

    ②每每想起这些场景细节,心中常漾起久远的温馨记忆,幼时对戏曲懵懂的爱好,以及对戏中人物忧喜命运隐隐的体悟,是那样逼真,又似乎远隔重山,遥不可及。


        ③家乡长乐梅花镇是个古镇,台风裹挟下是素朴的民风乡情。那时候,这里的空地常传来锣声、铙钹声,以及一块醒木“当”的一声,惊起跌宕起伏的故事。场地中央临时向民居搭借的灯光,亮晃晃地投射于一个简陋的台桌,那些早早就聚拢的乡民,里一层外一层,聆听着:一把折扇,抑扬说吟;二胡三弦,乡音伬唱……每每请神祈福,或有喜事酬谢,便请来闽剧团热闹登场。而我常夹杂于大人中间,睁着好奇的眼睛,看着幕起幕落和或喜或悲的结局,觉察戏中人的喜怒哀乐。每次演出散场后,大人总是一边手拎着手电筒,一边手牵着孩子,沿着曲巷深一脚浅一脚回家。夜深了,脚步声响彻青石板四周,手电筒那细细悠长的光柱盈满故事与传奇,照亮了我的童年

    ④那时,父亲远洋回来,常抱着幼小的我荡秋千。黝黑健硕的他嘿嘿笑着,还时常唱曲,我从此记下了《珍珠塔》《甘国宝》《孟丽君》《白玉堂》等戏名,后来我才知道,这些都是闽剧经典剧目。

    ⑤如今在古城墙边围观听书看戏的场景早已不见,街头巷尾卡带传出的熟悉的唱腔音韵也渐行渐远,戏曲越来越少了……整个世界不由分说地往前疾驶而去,谁也拽不回它前行的步伐,那些曾经辉煌又湮没于时光的珍贵的民间遗产,写满世俗掌故及乡恋。犹记得舞台上那一声声幽叹、一袖袖轻舞,那急切激扬或凄冷之鼓梆,那字正腔圆的古音古韵、诙谐有趣的俚语乡音,无不倾入心魂;那戏里戏外浸润的忠孝仁义、爱憎分明的传统思想;那“邪不压正,历经磨难终现光明"所给予人的希冀;那熟悉的历史典故、鲜活的人物形象、独特的音律曲牌……一声声、一句句、一幕幕如行云流水,荡漾于人生舞台。

    ⑥母亲那条陪了我多年的粉红围巾,后来是如何遗失,我竟模糊了记忆,但稚嫩的花瓣与飘飞的水袖,早已凝结成永久的依恋。直到今天,当我重新捡拾起闽剧——这朵中国戏剧百花园的奇葩,我仿佛又听到、见到中国千年文明的呼唤。它有着如此广博的天地、如此丰硕的过往、如此精粹的技艺,它的神奇与辽阔,为我打开了一扇心窗!

    【注释】①伬唱:福州一种传统的曲艺形式。

    1. (1) 文章回忆了“我”与闽剧的渊源。阅读文章,梳理叙事顺序。(2分)

      扮作角色学唱→→重新捡拾起闽剧

    2. (2)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关于“闽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闽剧是福建地方剧种,经典剧目有《孟丽君》《珍珠塔》等,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B . 闽剧在长乐梅花镇一直很流行,每每请神祈福,或有喜事酬谢,便请来闽剧团热闹登场。 C . 闽剧中的“小姐"会打花瓣,穿水袖,用水袖配合表演。 D . 闽剧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忠孝仁义、爱憎分明的传统思想。
    3. (3) 阅读第③自然段画线句,将批注的横线空缺处补充完整。
    4. (4) 母亲那条粉红的围巾,在文中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5. (5) 阅读材料,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古老的戏曲艺术在今天有什么价值?你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有什么建议?

      2018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更好地凝聚民族精神,江苏省举办百戏盛典,以“戏曲的盛会,百姓的节日”为宗旨,以“汇中国百戏,展戏曲新颜”为主题,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戏曲艺术发展的里程碑。到2022年,百戏盛典一共举办了四届。百戏盛典上,传统与时尚并行,剧场与网络互动,老戏与新编同台,引起社会各界看戏、聊戏、关注戏曲传承发展的热潮。

三、表达运用(30分
  • 16. 习作。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这次作文就让我们来谈谈身边的艺术。可以写你学过的一门艺术或你喜欢的一位艺术家,也可以写你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注意要写清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少于4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