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15 故乡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故乡》同步练习(培优卷...

更新时间:2024-10-09 浏览次数: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辆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忽然”一词是副词。 B . “一轮”一词中“一”是数词,“轮”是量词。 C . “十一二岁”的“十一二”表约数。 D . “项带银圈”是一个短语,不是句子。
  •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huì)      然(ě)       索(xiāo)   逃(cuàn) B . 色(dài)      然(wǎng)    潮(xùn)    样(mó) C . 姿睢(zì)      寒(jìn)      骨(quán)    瓦(léng) D . (sì)      俐(líng)     脚(huái)    五(xíng)
  • 3. 下列对中年闰士的形象理解正确的项是    (        )
    A . 中年闰土受到多重压迫,生活艰辛,但他仍满怀希望,充满活力。 B . 苦难的生活改变了中年润土的外表,但并没有改变他的内心世界。 C . 中年闰土遵守社会的礼法,并以此处理与“我”的关系。 D . 中年闰土见到“我”时虽然没有很多的言语,但他没有忘却儿时的记忆,他与“我”的心灵又融合在一处。
  • 4. 下列对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21年11月7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成为中国第一次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删掉“第一次”) B . 鲁迅先生的《故乡》,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表现艺术,吸引了许许多多的读者。(将“丰富”和“深刻”调换位置) C . 他在这个问题上痴迷于制造谎言,但谎言终究掩映不了真相。(将“掩映”改为“掩盖”) D .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曲《一起向未来》全新MV正式上线。此曲意在传递全民迎冬奥的正能量,表达世界需要携手共进的美好愿望十分重要。(删掉“十分重要”)
  •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以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话倒有些道理。

    ②故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不晓得有几多“过去”时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时代的思潮凑合而成的。

    ③有的哲学家说,时间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

    ④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 的里边。

    ⑤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

    A . ③⑤①④② B . ⑤①④②③ C . ①④②③⑤ D . ③⑤①②④
  • 6. 关于《故乡》,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以“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的巨大差异为基本内容展开情节,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B . 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使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来表现闰土日益悲惨的命运,揭示当时社会的弊端,从而启发大众去思考,去探索,去走希望之路。 C .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层“厚障壁”指的是“我”和闰土因时隔多年没有见面而彼此无法交流、理解,思想和感情互不相通。 D . 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学过的课文《藤野先生》就是出自该散文集。
二、阅读理解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故乡滋味

    凸 凹

    ①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②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地红起来。我走到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她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③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个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住几天吗?”母亲问。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④晚上,母亲问我:“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的我,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⑤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⑥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日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需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⑦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踅(xué)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发际,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⑧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⑨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1. (1) 结合文章分析第①段中“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2. (2) 如果去掉第②段画线句子中“意外的”“潮潮地”两个词好不好?为什么?
    3. (3) “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第④段中的这句话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4. (4) 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5. (5) 第⑦段说“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感觉”为何“大不一样”?流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感情?
三、语言综合运用
  • 8. 语言表达
    1. (1) 仿照例句填空,使句子完整。

      千里长堤溃于小小蚁穴,全盘棋局毁于一着不慎,——“小”可以毁掉“大”。

      ,——“小”可以变成“大”。

    2. (2) 假如能穿越时空来到鲁迅《故乡》小说里,面对中年闰土,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 9. 为了加深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某班决定开展以“解读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1) 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搜集材料?
    2. (2) 为了全面了解鲁迅的精神品格,你能写出两句反映鲁迅不同精神品质的名言吗?
    3. (3) 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拟写下联,写出你心目中的鲁迅。

      【材料一】

      几个生活细节

      ◎孙伏园回忆:我随鲁迅先生旅行,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

      ◎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材料二】

      两张照片

      上联:简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