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10-10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4八上·浙江期中) 历史莫敢忘,吾辈当自强。某中学策划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展,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摆放顺序(       )

    ①《鸦片战争》             ②《八国联军》

    ③《甲午大海战》             ④《戊戌风云》

    A . ①③②④ B . ③④①② C . ①③④② D . ①②④③
  • 2. (2024八上·张家口月考) ________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发生巨大变化,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处应填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 (2024八上·长春月考) 1858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该条约是中俄(     )
    A . 《瑷珲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改订条约》 D . 《勘分西北界约记》
  • 4. (2024八上·长春月考) 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帝国主义的炮声”指的是哪一帝国主义国家(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俄国 D . 日本
  • 5. (2024八上·丰城开学考) 使中国开始失去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6. 在近代史上,英国成为侵华先锋的主要原因是( )
    A . 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鸦片商人的利益 B . 英国国内资产阶级革命的唆使和鼓动 C . 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急需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D . 清政府拒绝了英国互派使节的要求
  • 7. (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 . 使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 . 修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 8. (2024八上·张家口月考) 某校兴趣小组整理了以下历史信息,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①虎门销烟   ②火烧圆明园   ③《马关条约》   ④义和团运动

    A . 侵略与反抗 B . 民主革命 C . 内战烽火 D . 殖民扩张
  • 9. (2024八上·长春月考) 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 . 组织强学会 B . 创办《时务报》 C . 百日维新 D . 公车上书
  • 10.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①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开创了用条约的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

    ③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④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 11.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旗昌、英国太古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等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共同议定各条航线上的统一价格。这反映了洋务企业( )
    A . 部分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B . 是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相抗衡
  • 12. 以下是王芳同学整理的关于“戊戌变法”的课堂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背景 B . 人物 C . 经过 D . 结果
  • 13. (2023八上·红桥期末) 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 兴中会 B . 华兴会 C . 光复会 D . 中国同盟会
  • 14. (2024八上·丰城开学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一规定体现的是(     )
    A . 分权制衡的原则 B . 主权在民的原则 C . 限制皇权的意图 D . 自由民主的原则
  • 15. 面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捍卫革命成果的斗争有( )

    ①武昌起义②二次革命③护国战争④广州起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6.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在耶?”是针对( )
    A . 慈禧 B . 溥仪 C . 段祺瑞 D . 袁世凯
  • 17. (2023八上·蓬江期末) “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勃兴,各种群众组织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这说明五四运动(     )
    A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 凝聚了伟大的民族力量 C . 催生了中国的无产阶级 D . 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 18. “东方欲晓现曙光,南湖洪川逐激浪。志和道同辟新天,旗擎马列明方向。”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 .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19.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这里的“两位先生”主要宣传阵地是在(    ) 
    A . 上海和南京 B . 《新青年》和北大 C . 京师大学堂 D . 中国同盟会
  • 20. “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独裁专制统治,国人的民族意识淡薄。而由于五四运动中爱国主义者的有力号召,爱国主义活动普遍开展起来;爱国精神的强烈感染,广泛而深入地唤醒了国民对国家的责任感和爱国的情怀。”这说明五四运动(____)
    A .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 . 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 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 . 标志着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园,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材料二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三  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在1990年讲道:“……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1. (1) 材料一中的“本大臣”指的是谁?对“本大臣”应如何评价。
    2.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鸦片对中华民族的主要危害。
    3. (3) 材料三中“光辉的一幕”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4. (4)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在“拒绝毒品”方面,作为中学生的你准备怎样做。
  •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中每一幅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图1:《条约》图2:《条约》图3:《条约》

    2. (2) 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至少答三点)。
  • 23.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条约一: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条约二: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007年《复兴之路》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四:“民国初期若干年 (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全球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条约二与条约一相比,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何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
    4. (4) 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四中所说的最糟糕时期孙中山为维护共和所领导的斗争。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以来,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大讨论,共和的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文化运动,喊出了时代最响亮的口号。

    材料二: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材料四: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派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新文化运动的起因。
    2. (2) 材料二中的“三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缺陷。并指出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华传统文化?
    4. (4) 依据材料四概括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