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此细胞发生了现象,是细胞的结果。
②图中⑥的结构名称是,②④⑤共同构成了。⑦处的溶液为。
③在滴加蔗糖溶液的过程中,低倍镜下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液泡缩小
B.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
C.液泡颜色变浅
D.细胞体积没有明显变化
组别 |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第4组 | 第5组 | ||||||
实验步骤 | ①加蔗糖溶液 | 0.125M | 0.025M | 0.05M | 0.1M | 0.2M | |||||
a1 | b1 | a2 | b2 | a3 | b3 | a4 | b4 | a5 | b5 | ||
②加等量叶圆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放置15分钟 | |||||||||||
④加一粒亚甲基蓝结晶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⑤取a管中一滴蓝色溶液置于b管中部 | |||||||||||
实验结果 | 蓝色液滴 | 下沉 | 不动 | 微上浮 | 上浮 | 明显上浮 |
说明:1." +" 表示添加,"-”表不添加。2.加入的亚甲基蓝结晶极小,溶解后会使溶液呈蓝色,对溶液浓度影响忽略不计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细胞壁与由(填数字)共同组成的(填名称)发生分离;图b细胞在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后,在该实验中,质壁之间充满的是。
(2)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是;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最可能是该细胞。
①是死细胞 ②大量吸水 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④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m与外界溶液浓度n的关系是。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
①红心萝卜B比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之后,水分子进入红心萝卜A的细胞的速率会(不变,变大或变小)。
(5)若将图a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mol/L蔗糖溶液和0.5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表示在0.5mol/L尿素溶液中的是。
材料和用具:紫色洋葱、显微镜、载玻片、吸水纸、滴管等。
可供选择试剂:清水、质量分数为的
溶液、质量分数为
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0.5g/mL蔗糖溶液、95%酒精、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第一步:将一小块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平展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原生质层(请描述原生质层的位置);
第二步:在盖玻片一侧用滴管滴该试剂溶液,从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滴加的溶液;
第三步: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
此实验是否需要再增设对照组?。
(1)甲图细胞中,全透性的结构是,乙图细胞中半透性的原生质层由构成(填编号)。
(2)乙图细胞在质壁分离结束时, ⑧处充满了。
(3)丙图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表示在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
(4)bc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增大、减小、不变)
(5)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B是因为在0.5mol∕L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开始时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C由于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分离后不能发生自动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