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高考生物一轮实验专题复习

更新时间:2024-11-15 浏览次数:0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4高二下·秦皇岛期末) 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序号表示相关的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制片时,通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B . ③操作前,可用低倍镜先观察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C . ④观察时,可观察到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小、中央液泡的颜色变深 D . ⑥观察时,可观察到视野中细胞在相同的时间内恢复至原状
  • 2. (2024高三上·贵阳月考) 有同学以紫色洋葱为实验材料,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 制作临时装片时,先将撕下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再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B . 用低倍镜观察刚制成的临时装片,可见细胞多呈长条形,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C . 用吸水纸引流使0.3g/mL蔗糖溶液替换清水,可先后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D . 通过观察紫色中央液泡体积大小变化,可推测表皮细胞是处于吸水还是失水状态
  • 3. (2024高三上·乌鲁木齐月考) 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渗透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该实验可用来探究洋葱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 B .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C . 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 D . 蔗糖溶液浓度的高低不影响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 4. (2024高一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期末)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局部图像,其中①~④标注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5. (2024高一下·北京市期末) 如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观察(d)和观察(b)形成对照,观察(f)和观察(d)形成对照 B . 该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液泡的颜色和大小等 C . 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KNO3溶液,则可以省略e过程 D . 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实验效果会更明显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
  • 6. (2024高一下·昆明期末) 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某细胞的变化示意图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细胞在丙时没有水分子进出 B . 该实验还需设置对照组 C . 不同时刻细胞液的浓度大小为乙>甲>丙 D . 图示变化过程可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自动发生
  • 7. (2024高二下·黔西南月考)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乙过程中,水分子仅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运动 B . 乙→丙过程中,细胞壁的存在使细胞不会膨胀 C . 丙图中的细胞①,可能在甲→乙的过程中死亡 D . 若选用洋葱内表皮为材料,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
  • 8. (2024高二下·浙江期末) 为了测定A、B两种萝卜的细胞液浓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等大的两种萝卜条分别放入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对各组萝卜条称重,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蔗糖溶液浓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丙、戊、甲、丁、乙 B . 萝卜A、B的细胞液浓度分别与甲和戊溶液浓度相当 C . 萝卜A的初始细胞液浓度大于萝卜B的初始细胞液浓度 D . 在丙溶液中达到渗透平衡后,A、B萝卜细胞液浓度相等
  • 9. (2024高三上·新郑月考) 某兴趣小组用浓度分别为0、 0.1、 0.2、 0.3、 0.4、 0.5、 0.6mol·L-1的1~7组蔗糖溶液,浸泡处理一批新鲜的南瓜条。一段时间后,测定南瓜条的质量变化百分比:质量变化百分比(%)=质量变化值/初始质量×100%;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南瓜条由于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而发生质量变化 B . 第6、7组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不同 C . 南瓜条细胞液浓度应介于0.4mol。L-1-0.5 mol。L-1的蔗糖溶液之间 D . 蔗糖溶液处理结束时,第1组~第7组南瓜条渗透压依次减小
  • 10. (2024高三上·安阳月考)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 . 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 . 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 . 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 . 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 11. (2024高二下·北海期末) 科研小组将某植物细胞分别浸泡在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中,并测定其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B段,该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和细胞壁均明显收缩 B . 60s时,2mol/L 蔗糖溶液中原生质体与细胞壁间充满水 C . 乙二醇进入植物细胞导致120s后原生质体体积增大 D . D→E段,原生质体相对体积不变是因为没有水分子流动
  • 12. (2024高二下·赵县期末) 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有关此现象最合理的说法是(       )

       

    A . 清水中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开放 B . 蔗糖进出保卫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 C . 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D . 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 13.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作物根系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导致烂根。为研究酒精对细胞的毒害,某小组用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处理1个、2个、3个单位时间后,制成临时装片,研究细胞质壁分离的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依据酒精处理后的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能否发生质壁分离来判断死活 B . 处理1个单位时间引起细胞死亡的最低酒精浓度小于25% C . 实验表明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对酒精的耐受能力不同 D .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其由细胞膜和液泡膜构成
  • 14. (2024高一下·丽水期末) 在探究外界溶液浓度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利用测微尺对图中的细胞进行了测量。可分析细胞质壁分离程度的数据是(  )

    A . e/b的比值 B . c/d的比值 C . a/d的比值 D . a/c的比值
  • 15. (2024高二下·唐县期中) 将萝卜A和B的幼根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萝卜条若干,均分为5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记为甲~戊组。浸泡相同时间后,对各组萝卜条称重,结果如下图。假如蔗糖溶液与萝卜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开始时,萝卜A比B的细胞液浓度高 B . 甲~戊组中,蔗糖溶液浓度最大的是乙组 C . 萝卜A和B均未发生质壁分离的是乙组和丁组 D . 戊组中,萝卜B与蔗糖溶液的水分交换处于动态平衡
  • 16. (2024高三上·湖南模拟) 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组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B . 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 C . 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 D . 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小于甲组
二、非选择题
  • 17. (2024高三上·乌鲁木齐月考) 下图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你认为该实验有无对照实验?
    2. (2) 请描述C步骤的操作方法:
    3. (3) 在D步骤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形,请回答:

      ①此细胞发生了现象,是细胞的结果。

      ②图中⑥的结构名称是,②④⑤共同构成了。⑦处的溶液为

      ③在滴加蔗糖溶液的过程中,低倍镜下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液泡缩小

      B.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

      C.液泡颜色变浅

      D.细胞体积没有明显变化

    4. (4) 该学生在F步骤观察时,若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是
  • 18. (2024高三上·长寿开学考) 现有研究者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表,请依据资料回答: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实验步骤

    ①加蔗糖溶液

    0.125M

    0.025M

    0.05M

    0.1M

    0.2M

    a1

    b1

    a2

    b2

    a3

    b3

    a4

    b4

    a5

    b5

    ②加等量叶圆片

    +

    -

    +

    -

    +

    -

    +

    -

    +

    -

    ③放置15分钟

    ④加一粒亚甲基蓝结晶

    +

    -

    +

    -

    +

    -

    +

    -

    +

    -

    ⑤取a管中一滴蓝色溶液置于b管中部

    实验结果

    蓝色液滴


    下沉


    不动


    微上浮


    上浮


    明显上浮

    说明:1." +" 表示添加,"-”表不添加。2.加入的亚甲基蓝结晶极小,溶解后会使溶液呈蓝色,对溶液浓度影响忽略不计

    1. (1) 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当植物细胞或组织放在外界溶液中时,细胞失水或者吸水而使外界溶液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可通过亚甲基蓝蓝色小液滴在对应的无色外界溶液中的沉浮来判断。
    2. (2)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观察指标是,实验结论是
    3. (3) 用某组溶液操作到第3步时,通过显微现察该组叶片细胞发现有质壁分离现象,即可预测b中的蓝色小滴会。若发现这5组的实验结果是蓝色小滴均上浮,实验应如何改进?
  • 19. (2024高二下·聊城月考) 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图象,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植物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细胞壁与由(填数字)共同组成的(填名称)发生分离;图b细胞在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后,在该实验中,质壁之间充满的是

    (2)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是;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最可能是该细胞

    ①是死细胞   ②大量吸水   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④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m与外界溶液浓度n的关系是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

    ①红心萝卜B比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之后,水分子进入红心萝卜A的细胞的速率会(不变,变大或变小)。

    (5)若将图a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mol/L蔗糖溶液和0.5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表示在0.5mol/L尿素溶液中的是

  • 20. (2024高一上·和平期末) 下图的洋葱表层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细胞吸水能力(细胞液浓度越大,该能力越强) 和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细胞壁以内部分) 相对体积(正常状态为 1.0) 的相互关系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和用具:紫色洋葱、显微镜、载玻片、吸水纸、滴管等。

    可供选择试剂:清水、质量分数为溶液、质量分数为 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0.5g/mL蔗糖溶液、95%酒精、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1. (1)  若 B→A 过程发生后可自动发生 A→B 过程,选用的试剂是质量分数为溶液。本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一小块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平展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原生质层(请描述原生质层的位置);

      第二步:在盖玻片一侧用滴管滴该试剂溶液,从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滴加的溶液;

      第三步: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

      此实验是否需要再增设对照组?

    2. (2)  若选择某试剂在完成B→A过程后,无论换用哪种试剂,A→B 过程都不会发生,则选择的试剂是质量分数为溶液,此时细胞膜失去了的功能。
  • 21. (2024高一下·北京市期末) 图乙细胞是将图甲细胞放置于一定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结果;图丙是将另外一种植物的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 mol/L蔗糖和0.5 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层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结果,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中,全透性的结构是,乙图细胞中半透性的原生质层由构成(填编号)。

    (2)乙图细胞在质壁分离结束时, ⑧处充满了

    (3)丙图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表示在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

    (4)bc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增大、减小、不变)

    (5)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B是因为在0.5mol∕L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开始时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C由于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分离后不能发生自动复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