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1)当到达A地时,车内速度表如图乙所示,若轿车保持该速度匀速从A地到B地用多少时间?
(2)轿车到达B地后,司机用时30分钟到达了北京,则轿车由A地到北京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站次 | 站名 | 到达时间 | 开车时间 | 里程 |
1 | 黄冈东 | 08∶44 | 0 | |
2 | 浠水南 | 08∶57 | 09∶01 | 33千米 |
3 | 蕲春南 | 09∶140 | 9∶186 | 62千米 |
4 | 武穴北 | 09∶31 | 09∶34 | 97千米 |
5 | 黄梅东 | 09∶46 | 09∶49 | 127千米 |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A.研究声音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平静的水面,观察水花是否溅起。
B.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时,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声音的变化,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C.研究材料的隔声性能时,要用同一声源。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A | 铜 | 60 | 0.76 |
B | 铜 | 60 | 0.89 |
C | 铜 | 60 | 1.02 |
D | 铜 | 80 | 0.76 |
E | 铜 | 1.02 | |
F | 铜 | 100 | 0.76 |
G | 钢 | 80 | 1.02 |
H | 尼龙 | 80 | 1.02 |
人们利用两只耳朵听声音时,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图1所示,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越大,时间差就越大。两耳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近,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产生了“声级差”。当声源在两耳连线上时,声级差最大可达到25分贝左右。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衰减就越大。于是人的双耳听到的音色就会出现差异,也就是“音色差”。一般的录音是单声道的。用一个拾音设备把各种声音记录下来,综合成一种音频电流再通过处理后由扬声器发出,这时我们只能听到混合的乐器声,而无法听出每个乐器的方位,即声音缺失了原来的空间感。用两个拾音器并排放置,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信号由这两个拾音器共同拾取,然后产生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当声源不在正前方时,声源到达两个拾音器的路程不一样,因此,两个拾音器拾得的信号既有声强差又有时间差,等于模拟了人的双耳效应,产生了立体感(空间感)。立体声在播放时,至少必须有两个音箱或耳机放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若左耳听到声音的声级比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大,则声源可能在人的;
A.正前方
B.左后方
C.右前方
D.右后方
(2)以下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这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
B.单声道录音和放音也可以还原交响乐队中个演奏者的方位
C.将两只耳机的位置对调,也能听到立体声的效果
D.有时将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准确判断声源位置
(3)如图2所示,若某人两耳间的距离是0.204m,声速为340m/s,人沿虚线箭头方向向后转动,使声源到O点连线和两耳连线夹角α从0°增大到180°,图甲中,人双耳听到声音的时间差Δt为s,图3中人双耳听到声音的时间差Δt与夹角α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